日本很可能将重复历史?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亲自表态

发布时间:2025-08-07 18:43  浏览量:1

大江健三郎,这位出生于1935年的文学巨匠,亲身经历了日本最动荡的年代,看着国家从军国主义狂热走向战败的灰烬,又在核爆的阴影下艰难重生。

1994年,他凭借深刻反思战争与人性的作品登上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成为日本知识分子的良心标杆。但这位老人没有安享荣誉,反而在晚年一次次敲响警钟:日本很可能正在重复历史

2021年,86岁的大江面对右翼势力日益猖獗的日本社会,发出了这个石破天惊的警告。这不是一时感慨,而是他穿越近一个世纪风雨后的洞察。

年幼时他目睹军国主义如何将国家拖入深渊;老年时又看到政客们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悄悄美化侵略罪行。尤其当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烟尘飘向天空时,大江在《纽约客》上写下一篇长文,痛心发问:“日本从广岛的悲剧中学到了什么?

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熔毁的噩耗传来,大江健三郎彻夜难眠。就在地震前一天,他刚写完一篇关于比基尼环礁氢弹受害渔民的文章,这仿佛是命运的不祥预兆。面对核泄漏的恐怖阴影,他猛然意识到:日本从未真正走出核灾难的循环

在大江的剖析中,一部日本当代史完全可以透过三类人的血泪来解读:广岛长崎原爆受害者、比基尼氢弹试验牺牲者、核电站事故遇难者。这三重悲剧像三棱镜般折射出日本对待历史的矛盾态度。

当福岛核污水不断涌入太平洋时,他悲愤地写道:“核反应堆所造成的危害是不争的事实...日本的历史已然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灾难看似天灾,实为人祸,与地震海啸不同,核灾难的恶果总是如影随形

尤其令大江忧心的是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他引用已故思想家加藤周一的分析,后者曾借千年古籍《枕草子》感叹:“远而近的东西,于弹指顷,即可到达。”

核电站被包装成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恰如当年广岛悲剧被迅速遗忘。更讽刺的是,这个曾遭核爆的国家,竟躲在美国核保护伞下空谈“和平主义”。

大江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日本社会的种种迹象,让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嗅到了与战前惊人相似的气息。历史修正主义的暗流涌动,表现为对侵略历史的系统性粉饰。

文部科学省多次审定通过淡化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等史实的教科书,试图在年轻一代心中重塑一个“清白”的日本形象。同时,靖国神社的官方参拜行为,尤其是部分政客不顾邻国强烈抗议的顽固姿态,被大江视为“国家意志的危险转向”。

他在演讲中痛斥:“这些行为是对亚洲战争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和平宪法的公然践踏。”

更令人警惕的是军事扩张的悄然加速。2015年,安倍政府强推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突破了战后日本“专守防卫”的原则。日本自卫队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军费开支连年攀升,甚至公开讨论发展“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这种动向让大江深感不安,他在《朝日新闻》的专栏中写道:“当政客们开始轻描淡写地谈论‘战争选项’,当‘正常国家论’掩盖了重新武装的本质,历史正在重演的开场锣鼓已经敲响。”

他将这些现象与上世纪30年代军部逐步架空议会、推动战争机器的过程进行对比,指出两者在舆论操控(将扩张包装为“自卫”与“国家正常化”)和压制异见(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等赋予政府更大权力)上的相似性。

面对这些趋势,大江健三郎将守护和平宪法第九条视为最后的堡垒。这部诞生于战后废墟、明确规定“放弃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的宪法,被他视为日本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庄严承诺。然而,这块基石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修宪势力的长期运作从未停止。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起就将“自主制定宪法”写入党纲,近年更是明确将修改第九条作为核心目标。安倍晋三在任内多次公开表达修宪意愿,试图将自卫队的存在写入宪法使其“合法化”。

右翼舆论工具则不断渲染“周边威胁论”,将和平宪法描绘成束缚日本手脚的“战败国枷锁”。大江对此发出严厉警告:“修改第九条,等于抽掉了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脊梁。这不仅是法律条文的变动,更是国家灵魂的背叛!”

他深知宪法精神面临的真正危机,不仅来自政治高层的推动,更源于民众记忆的断层与冷漠。战后的经济奇迹带来了繁荣,也冲淡了战争的惨痛记忆。年轻一代对历史缺乏切肤之痛,对和平宪法的珍贵性认识不足。

大江在2004年发起“九条会”,集结知识界力量奔走呼号。他在集会上疾呼:“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用广岛长崎的焦土、亚洲数千万亡灵换来的教训。

守护宪法第九条,就是守护我们生存的底线!” 超过九万人响应了他的呼吁,但这股守护和平的力量,能否抵挡住国家机器和右翼思潮的合力冲击?答案依然悬而未决。

大江健三郎的预言,如同一面映照历史与现实的镜子。他指出的危险轨迹,历史修正、军事松绑、宪法危机,并非臆想,而是基于对日本社会肌理的深刻观察。

当权者试图用“积极和平主义”的漂亮辞藻掩盖扩军实质,用“正常国家”的目标模糊战争责任,这与战前军国主义势力利用“国家利益”和“民族生存空间”煽动民粹、走向战争的道路,何其相似!

历史的悲剧是否会重演?答案掌握在当代日本人手中。大江的警示,核心在于呼唤一种真诚的历史自觉,不是选择性地遗忘或美化,而是勇敢地承认错误,将惨痛教训转化为维护和平的坚定意志。

这不仅关乎日本自身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日本真正的“国家正常化”,不应是重拾武力旧梦,而应是成为一个以反省赢得尊重、以和平宪法为荣的负责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