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8.11-8.17)

发布时间:2025-08-11 10:01  浏览量:1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四史”人物志专题

8.11(周一)

1945年8月1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指示》,在《指示》指出: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准备夺取抗日胜利的果实,这一争夺战,将极其猛烈。我党的任务分为两阶段:目前阶段集中主要力量扩大解放区,占领一切可能与必须占领的大小城市与交通要道,夺取武器与资源;将来阶段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迅速加强城市工作,特别加强党可能夺取与必须夺取的那些城市的工作。

连环画《掉转枪口的日本兵》讲述了日军士兵小林清在被八路军俘获后加入反战同盟,并在日本投降后代表八路军接受日军受降的故事。

8.12(周二)

恽代英(1895—1931),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建共存社,传新思想、新文化与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后参与组织南昌起义,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曾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在上海被捕,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遇害。

连环画《中国青年的楷模 恽代英烈士》讲述了恽代英因顾顺章叛变,导致身份暴露,最后遇害的故事。

8.13(周三)

1920年8月13日,身处法国的蔡和森在致毛泽东的信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改造世界的有效方案,中国也不例外。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途径是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他特别强调,应首先组织党,即共产党,因为共产党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者、先锋队与作战部。只有先建立共产党,工会、合作社才能有效组织起来,革命运动与劳动运动才有核心中枢。

连环画《蔡和森》讲述了蔡和森从少年立志救国,到求学时组织新民学会,再到为革命奋斗直至英勇就义的故事。

8.14(周四)

高志航(1907—1937),奉天通化(今属吉林)人,东北陆军军官学校炮科毕业。1925年赴法国陆军航空队学习,1927年回国后任东北航空处飞行员。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4日,日军出动轰炸机,企图炸毁停在地面的中国空军战机。高志航率队迎战并果断开火,连续击落、击伤日军多驾战机。同年11月,高志航在河南周家口机场待命时,突遭日机偷袭,不幸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连环画《中国大空战》讲述了抗日民族英雄高志航指挥空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故事。

8.15(周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获胜利。毛泽东获悉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挥笔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1945年9月3日,《新华日报》刊载了这一题词。这不仅是对胜利的欢呼,更是对民族解放的宣告。这幅笔力遒劲的题词,抒发了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喜悦和豪迈。

连环画《抗日战争胜利》讲述了中华儿女浴血抗敌,最终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故事。

8.16(周六)

焦裕禄(1922—1964),山东淄博人,生前系河南兰考原县委书记。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调任兰考。时值该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使该县面貌大为改观。虽身患肝癌,但仍坚持工作,于1964年5月14日病逝于郑州。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追授“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被誉为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

连环画《焦裕禄》讲述了焦裕禄赴兰考任县委书记,虽重病在身,但仍带领干部和群众抗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8.17(周日)

1952年8月17日,以周恩来为团长,陈云、李富春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应邀访问苏联,就“一五”计划轮廓草案与苏联有关方面进行正式磋商。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谈判援助中国的“一五”计划,历时8个多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举措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一五”计划作为新中国首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聚焦重工业建设,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

连环画《第一个五年计划》讲述了“一五”计划从筹备到实施,推动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故事。

编辑:潘 濛

初审:高小敏

终审:李 丹

地址

岳阳市南湖新区桃树山路螺蛳岛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8:30-17:30周一闭馆

总服务台电话

公共交通

3路、5路、7路、18路、30路、31路、59路

“南湖大桥站”下车,步行200米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