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方花16亿打捞韩国世越号,为何最终只收到5亿?
发布时间:2025-08-11 10:07 浏览量:1
世越号本来是日本造的船,1994年下水,原名叫费里奥尼克斯号。2012年,韩国青海公司买过来,改名世越号。为了多赚钱,公司对船大动干戈,加了客舱和货舱,减少了压舱水,还省了些救生设备。
这些改动让船重心上移,稳定性差劲。公司没走正规程序,靠行贿和假报告过关。船上能载921名乘客和180辆车,但实际操作常超载。
事故那天,船上除了乘客,还塞了超过2000吨货物,远超规定。
船长李俊锡把船交给三副朴涵洁开,这姑娘航海经验浅,才两年工龄。早上8点48分,在珍岛附近海域,船遇到侧风和浪,朴涵洁转舵转过头,船身急转弯,失去平衡。货物滑动,船倾斜加剧。
李俊锡回来后,没及时下令疏散乘客,反而广播让大家待在原地。他联系海警,但没说清位置和情况。海警反应慢,救援乱套。李俊锡和部分船员看到直升机来,先自己溜了,扔下乘客不管。
船9点38分完全沉没,很多人困在舱里淹死。这事儿暴露了韩国海运监管松散、船员失职、海警无能等问题。
事故后,韩国社会炸锅。民众抗议政府救援不力,朴槿惠总统支持率跌谷底。遇难者家属要求打捞船体,找回遗体和真相。
韩国政府起初犹豫,因为打捞难,船重6825吨,长145米,沉在45米深海底,还侧翻90度,船头船尾埋进泥沙和岩石。国内公司没这能力,之前试过也没成。
2015年4月22日,政府决定打捞,预计花1.5亿美元,18个月完成。通过国际招标,选了上海打捞局领头的联合体,包括韩国公司。
上海打捞局是中国交通部下属国企,经验丰富,之前捞过印尼沉船啥的。报价851亿韩元,大概5.16亿人民币,中标。合同后来加了916亿韩元,因为要装防流失网,防止遗物和污染物散失。
打捞从2015年8月开始,动用上千工人、几十艘船,包括吊船、潜水船、气囊、吊索。方法是分段抬升,先切船尾,用气囊和吊索浮起,再处理船头,最后整体运走。这保证船体完整,不切割分块。
海况恶劣,风大浪急,潜水员下水勘探时风险高,两名潜水员之前搜遗体就死了。船体变形严重,内部有水和油,周围是海洋保护区,得防污染。工期从18个月拖到24个月,2017年3月23日船体浮起,4月9日运到木浦港。过程中找到9具遗体和200多件遗物,都交给韩国调查。
2017年船体检查,确认超载是主因,货物固定差,转弯不当加剧倾斜。法庭判李俊锡无期,朴涵洁10年,其他船员5到30年。青海老板俞炳彦潜逃后尸体被发现,死因不明。公司腐败曝光,侵吞资金,只花2美元培训船员。
朴槿惠政府被指隐瞒信息,干扰调查,2017年她下台,这事故是导火索之一。
韩国修了海运法,加强监管,增加救生设备检查。遇难者家属建纪念馆,每年4月16日悼念。十年过去,韩国人还讨论责任,谁该赔。国际上,这提醒各国海难防范重要,别超载,别省安全成本。
中方角度,这打捞虽亏钱,但提升形象。上海打捞局技术牛,捞起万吨船,世界纪录。费用争议暴露合同风险,以后国际项目得细化条款,防意外超支。
韩国政府态度,让人觉得不地道,花中国钱办事,却不全付。总的说,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关乎信任和责任。
固定价合同,风险在中方。韩国说超支自担,中国觉得额外工作应补。2017年后,韩国新政府文在寅上台,推更彻底调查,但费用事没完全解决。
这事儿给国际合作的教训,帮人得算风险,别吃哑巴亏。中国企业走出去,多签灵活合同,防纠纷。
跨越四千天的追问:韩国“世越号”倾覆事件调查风波始末 北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