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行业探秘,走进某百亿微商集团原创杨晨1989晨哥创业笔记

发布时间:2025-08-11 10:11  浏览量:1

大概两三个月前,我对大健康赛道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我看来,大健康是除AI之外,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黄金创业赛道。AI离普通人太远,而大健康对我们草根创业者来说,更近、更可触及、更易落地。

决定踏入这个全新赛道时,我已不再是十余年前初次创业的“愣头青”。我学会了审视全局、做市场调研、梳理产业上下游。于是在正式布局前,我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走访100位大健康创业者,连接产业上下游资源——这既是计划,也是一个创业者对行业的敬畏。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却觉得,在商业场里,"见万人"或许更重要。与优秀者对坐,听他们讲踩过的坑、破局的招,这种沉浸式学习,比任何商学院案例都来得鲜活。

过去一段时间,我的足迹印在大半个中国。杭州优蜜的直间里,看他们如何把健康内容变成流量密码;陕西缘智的私域后台,见识二十亿药品GMV背后的精细化运营;江西万顺堂的中医生活馆里,听明朝皇室御医后人讲百年配方如何对接现代市场。这些企业像散落在产业链上的珍珠,串起了大健康行业的生态图谱。

这次想写的,是广州两家企业。一家是微商起家,年销近百亿的广东某集团;另一家是坐拥800多名医生ip,抖音头部大健康MCN机构。后者的故事留到下次,先说说前者带来的认知颠覆。

六月末去广州,本是见蚂蚁星球的创始人蔡亮——他在白云区开了家新的大健康直播基地,我此行特意去取经学习。高铁刚到广州南,我发了条带定位的朋友圈,"杨总到广州了?方便见一面吗?"

点开对话框,对方是广东那家未曾谋面某集团负责人,此前他发过不少公司产品资料,我都没细看。倒不是怠慢,实在是他字里行间透露出"微商"气息,让我先入为主地打了折扣。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这领域总带着些"朋友圈刷屏"、"夸大宣传"的底色,加上他提过要办"全球线上发布会",更让人觉得像空中楼阁,听起来不靠谱。我当时心想,这人怕不是骗子——那种没实体公司,靠海报和朋友圈吹得天花乱坠的类型。

到广州后,他又发来“约见”的消息。我动了点心思:此行本来就是来走访大健康企业,当天下午也没别的安排。于是问了两个问题:一是产品销量(若未经市场验证的白牌,便没必要了解);二是公司位置(若没实体公司或太远,也不去)。

他很快回复:年销售额大几十亿,第二天要开3000人高管会议。我一看更觉得离谱:大几十亿体量找我干嘛?我目前也没有这么大的体量啊;3000人高管会议?腾讯、京东等巨头有这么多高管吗?这不是骗子是什么?

当时连连摆手,想干脆不去,晚上吃点美食算了。但他发来公司地址后,我一导航,发现才四公里左右——太近了!于是晚饭后打车过去,心想来都来了,附近看看也无妨。

暮色里的广州塔亮着灯,像根巨大的荧光棒。出租车停在一栋顶级写字楼前,工作人员穿着挺括的制服,大厅里国际友人进进出出,处处透着"昂贵"二字。该集团负责人下楼迎接我,带我走出电梯时说:"这一层是楼我们全款买的,花了四个亿。"

我承认我被震撼到了,要知道我在重庆自购的写字楼还不及他们的零头。这可是在广州地标“广州塔”旁边自购的写字楼啊!办公室的落地窗正对着广州塔,暮色中的城市天际线成了该集团的背景墙。妥妥的土豪配置!

我走进该集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半数工位还亮着灯。负责人说,这是常态——私域运营讲究"人随客动",客户醒着,团队就不能歇着。

他指着一个隔间区说:"那是我们的营养师团队,近百人,专门做售后。"这打破了我对"微商=卖货"的认知——他们早已从单纯的渠道商,进化成了健康服务提供者。

负责人毫不隐瞒的给我介绍,他们靠微商起家,十年间把一个起初不被看好的模式,做成了近百亿规模。现如今集团旗下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众多大健康品类。除了线上销售,目前正积极布局线上。他告诉我,明天要开三千人高管会议,是全国渠道商大会,要发布大健康线下万家实体店连锁计划。"线上私域做得再深,终究要落地到场景里。" 他说这话时,眼里没有微商的浮躁,倒有几分传统实业家的笃定。

交谈中得知,是他们董事长主动推的我微信。“董事长看了您写的大健康文章,然后分享了给我。”这话让我突然明白:能把微商做到百亿的老板绝对有过人之处,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产生价值的连接,绝对不放过任何一次流量的机会。当年多少人嘲笑"朋友圈卖货"是小打小闹时,他们在研究如何把信任经济搬进私域;当别人忙着搭建中心化平台时,他们在编织一张由无数个体创业者组成的分布式网络。

离开时电梯里碰到一群举着自拍杆的女性,妆容精致,谈吐自信。我和其中一位“姐姐”聊了几句,她告诉我,她跟着这家企业做了十年,从一无所有到有车有房,从怯生生发朋友圈到能独立带团队。"别人说我们是'微商',我觉得我们是健康生活的分享者。" 她的话里没有自卑,只有对事业的笃定。

走出写字楼时,晚风带着珠江的潮气扑在脸上。我突然想起吴晓波写过的一句话:"每一个被低估的行业里,都藏着时代的密码。"我们总爱用标签定义行业,用偏见过滤机会,却忘了商业的本质从来简单:解决需求,创造价值,剩下的交给时间。

那些被我们嗤之以鼻的模式,或许正孕育着新的商业文明;那些被轻慢对待的机会,可能就是别人熬了十年的红利。微商如是,直播如是,任何一个新兴领域大抵如是。每一个流量的微光,都可能燎原;每一个小人物的坚持,都藏着破局的力量。

回程的车上,我在备忘录里写下:"别让经验主义变成认知牢笼。"大健康这趟旅程,我才刚刚开启,已明白最该放下的不是行李,是偏见。

晨哥会继续走访优秀的大健康企业,和大家一起踏遍行业的山海,抓住下一个十年的风口。因篇幅和时间原因,广州另外一家大健康MCN的故事,下次再讲。毕竟,好的大健康创业故事,值得慢慢打磨。

备注:本文系“脱敏”重新修改发布,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氢推网络创始人,互联网新媒体领域创业十余年,1000+短视频达人幕后老板,先后出版《年轻就是要折腾》、《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两本商业类书籍。专注大健康领域探索。我的视频号#晨哥创业笔记 #boss商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