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在福利院长大高考698分,去寺庙还愿 方丈看见她却突然红了眼
发布时间:2025-08-06 06:47 浏览量:1
“念念,考上698分这么高的分,以后就是真正的大学生了,可别忘了王妈妈和福利院的弟弟妹妹啊。”
王妈妈一边替她整理行囊,一边絮絮叨叨,眼圈泛红。
林念放下手中的书,笑着握住王妈妈的手。
“您放心,福利院永远是我的家。去大学报到之前,我想先去一趟城南的云峰寺,去还个愿。”
01
林念这个名字,是福利院的王妈妈给起的。
十八年前的一个清晨,王妈妈打开福利院的大门,就在台阶上发现了一个襁褓。
襁褓里,一个女婴睡得正熟,小脸冻得有点发紫。
随身的,只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没有生辰八字,没有一分钱,只有一块用红绳系着的,通体乌黑的石头。
石头被婴儿的小手紧紧攥着,像是攥着自己的全世界。
王妈妈叹了口气,把孩子抱进了屋。
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都姓林,取“森林”之意,希望他们能像小树一样,聚在一起,顽强地长大。
王妈妈看着女婴脖子上那块不知是何材质的黑石头,心里一动,给她取名叫“念”。
思念,挂念,念想。
希望她那个狠心的父母,将来能有一丝挂念,能回头找找她。
就这样,林念成了晨曦福利院的一员。
她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不爱哭,不爱闹,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角落里。
别的小孩抢玩具,她就默默地让开。
别的小孩因为想爸爸妈妈而哭鼻子,她就睁着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静静地看着。
她的童年,没有父母的怀抱,没有撒娇的权利,只有福利院那栋老旧的二层小楼,和一群同病相怜的兄弟姐妹。
她很早就学会了独立。
三岁自己穿衣服,五岁帮着阿姨扫地,七岁就已经会给比她还小的弟弟妹妹们洗脸,扎辫子了。
王妈妈总说,念念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她唯一的慰藉,就是看书。
福利院里有个小小的图书室,里面的书,都是社会上好心人捐赠的,又旧又破。
但那里,却是林念的天堂。
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看书上。
从童话故事,到历史名著,再到数理化的教科书,只要是带字的东西,她都看得津津有味。
书本,为她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没有歧视,没有孤独,只有无穷的知识和远方。
她知道,想要走出福利院,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是她唯一的出路。
02
林念的求学之路,比普通孩子要艰难得多。
福利院的经费有限,不可能给她请家教,上补习班。
她的学习资料,大多都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或者是学校里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不要的。
每天晚上,等弟弟妹妹们都睡着了,福利院的小楼彻底安静下来。
林念才会在宿舍楼道的灯下,支起一张小桌子,开始她真正的学习。
昏黄的灯光,拉长了她瘦小的身影。
深夜的寒风,吹得楼道“呜呜”作响。
她常常熬到后半夜,做完最后一道题,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那张吱呀作响的铁架床上。
高二那年冬天,流感来袭,福利院里不少孩子都病倒了。
林念为了照顾生病的弟弟妹妹,忙前忙后,自己也染上了重感冒。
那段时间,恰好是期末考试。
她发着高烧,头晕脑胀,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王妈妈心疼她,劝她请假,别去考试了。
“念念,身体要紧,一次考试算不了什么。”
林念却摇了摇头,声音沙哑。
“王妈妈,我没事。这次考试很重要,关系到我能不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她知道,福利院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她不能因为自己,再给福利院增添任何负担。
那天,她是硬撑着走进考场的。
考到一半,她实在撑不住,吐了一地,最后被老师背出了考场。
成绩出来,她第一次,掉出了年级前三。
那天晚上,林念一个人,偷偷跑到了福利院的楼顶。
她看着城市里万家灯火,没有一盏是为她而亮的。
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
她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就在她最迷茫的时候,她听福利院里打扫卫生的一位阿姨说起,城南有座云峰山,山上有座古寺,特别灵验。
说是有求必应。
那个周末,林念揣着自己省下来的几块零花钱,第一次,一个人坐上了去往城南的公交车。
云峰寺很偏,也很破败,几乎没有什么香客。
她在大殿里,对着那尊漆皮都已脱落的佛像,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
她没有求财,也没有求姻缘。
她只是在心里,默默地许下了一个愿望。
一个对于当时那个一无所有的她来说,近乎奢侈的愿望。
“若我林念,能得偿所愿,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有朝一日,必当回来,为您重塑金身。”
她不知道佛祖能不能听见。
但说完那句话,她感觉心里那块压抑已久的巨石,好像被搬开了一些。
03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对林念来说,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
她必须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高三那一年,她几乎是拼上了自己的全部。
她把一天的时间,掰成两半用。
早上五点起,晚上一点睡。
成堆的卷子,写完的笔芯,厚厚的笔记,见证了她所有的努力和汗水。
考试那两天,天气格外炎朗。
王妈妈和福利院里所有能走得动的弟弟妹妹,都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把她送到考场门口。
“念念姐,加油!”
“念念,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
林念看着他们一张张充满期盼的脸,用力地点了点头。
她走进考场,内心一片平静。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在此一搏。
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林念看着天边的晚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尽力了。
剩下的,就交给命运。
等待成绩的日子,是漫长而煎熬的。
那段时间,林念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查分那天,王妈妈特意借来了院里会计的一台旧电脑。
福利院里所有人都围在电脑前,比林念自己还要紧张。
当那个查询页面跳出来,一串数字出现在屏幕上时,整个房间都安静了。
语文135,数学148,英语145,理综270。
总分:698。
寂静了几秒钟后,房间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啊!698分!念念!是698分!”
王妈妈一把抱住林念,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重复着。
“好孩子,我的好孩子……你出人头地了,没白费你熬的那些夜!”
弟弟妹妹们也高兴地又蹦又跳。
“念念姐太棒了!”
“我们福利院出了个状元!”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城市。
报社的记者,电视台的摄像机,都涌进了这个平日里无人问津的小小福利院。
林念成了名人。
面对无数的闪光灯和话筒,她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激动。
她只是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校服,安静地站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地感谢着王妈妈,感谢着福利院,感谢着所有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她的眼神,清澈,坚定,一如往昔。
04
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很快就寄到了福利院。
是全国最好的那所学府,物理系。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殿堂,向这个从福利院里走出的女孩,敞开了大门。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奖学金和企业的助学金。
林念的生活,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她再也不用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了。
在准备去大学报到之前,林念决定,先去做一件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她要去云峰寺,还愿。
她没有忘记,两年前,在自己最绝望的时候,是那座破败的古寺,给了她心灵的慰藉和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虽然她知道,所谓的“灵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作用。
真正改变她命运的,是她自己的努力。
但对她来说,那份承诺,必须兑现。
王妈妈知道后,想给她一笔钱,让她风风光光地去。
“念念,你现在也算是咱们市的名人了。去还愿,别太寒酸了,多买些香烛果品。”
林念却拒绝了。
“王妈妈,心诚则灵,不在东西多少。”
她从自己获得的奖学金里,取出了一小部分钱,没有去买那些昂贵的供品。
她只是去集市上,精心挑选了最新鲜的几种水果,又买了一块全新的白毛巾。
她觉得,对于佛祖来说,最虔诚的供奉,应该是一颗干净纯粹的心。
出发那天,是个晴朗的周六。
她还是穿着那身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背着一个帆布包。
她脖子上的那块黑石头,被妥帖地放在衣服里面,紧贴着她的皮肤,传来一丝温润的凉意。
她坐上公交车,在熟悉的颠簸中,看着城市的风景慢慢倒退。
高楼大厦,变成了低矮的平房。
繁华的街道,变成了乡间的小路。
下了车,还要再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云峰寺。
山路还是和记忆中一样,蜿蜒,崎岖,两旁是高大茂密的古树。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山里很安静,只能听到鸟叫声和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
林念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这条路,两年前,她走得彷徨又无助。
今天,她走得坚定而充满希望。
她知道,路的尽头,不仅是一座古寺,也是她对自己过去的一个交代。
05
云峰寺还是老样子。
朱红色的山门,经过上百年的风吹雨打,颜色已经变得斑驳暗淡。
院子里的青石板,长出了青苔,缝隙里还钻出了几棵不知名的野草。
整个寺庙,都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宁静和沧桑。
林念走进寺里,几乎看不到什么香客。
只有院子里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小沙弥,正在笨拙地扫着地上的落叶。
林念对着小沙弥微微点头示意,便径直走进了大雄宝殿。
大殿里光线有些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正中央那尊高大的佛像,依旧是那副漆皮脱落的样子,但面容却显得愈发慈悲安详。
林念走到佛像前的蒲团上,放下背包。
她先是拿出那块全新的白毛巾,沾了自己带来的清水,仔仔细细地将面前的供桌擦拭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她才把那些新鲜的水果,恭恭敬敬地摆了上去。
做完这一切,她退后两步,双膝跪地,对着佛像,郑重地磕了三个头。
她没有说话,但心里,却充满了感激。
感谢您,在我最黑暗的时候,给了我一束光。
感谢您,让我相信,努力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至于那个“重塑金身”的诺言,她记在心里。
她知道,以她现在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但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回来,用自己的双手,兑现这个承诺。
磕完头,她站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她转身的那一刻,她看到大殿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位年长的老和尚。
老和尚看起来有七十多岁了,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褐色僧袍,身材清瘦,手里拿着一把竹制的扫帚。
他的眉毛和胡子都已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但一双眼睛,却像古井一样,深邃而平静。
他应该就是这座寺的方丈。
林念对着老和尚,双手合十,微微鞠了一躬,以示尊敬。
老和尚也停下了脚步,目光落在了这个年轻的女孩身上。
他的目光,一开始是平和的,带着一丝长者的慈祥。
可当他看清林念的脸,尤其是看到她眉宇间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坚毅时,他平静的眼神,突然剧烈地波动了一下。
他的目光,像是被什么东西钉住了一样,再也无法移开。
他死死地盯着林念,从她的眉毛,到她的眼睛,再到她的嘴唇。
他握着扫帚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连带着那把扫帚,也在地上发出了轻微的“沙沙”声。
那双看过百年风雨,古井无波的眼睛,竟然在一瞬间,毫无预兆地,红了。
水汽,迅速地在他的眼眶里聚集。
他的嘴唇哆嗦着,沙哑的声音从他的喉咙里,艰难地挤了出来。。
“这……这怎么可能……”
06
林念被老方丈这突如其来的反应,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她能感觉到,眼前这位老师傅的目光,不像是看一个普通的香客。
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悲恸,和巨大疑惑的眼神,仿佛要穿透她的皮囊,看到她灵魂深处。
“老师傅,您……认识我吗?”林念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开口问道。
她的声音,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方丈那翻涌着情绪的心湖。
方丈的身体剧烈地一震,像是从一个悠长的梦中惊醒。
他努力地想要平复自己的情绪,但那双通红的眼睛,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姑娘……”他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老衲失态了,请勿见怪。”
他想让自己看起来平静一些,但微微颤抖的双手,却出卖了他。
“姑娘,你……你今年多大了?是哪里人?”他一连问了几个问题,语气急切,充满了探究。
林念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恭敬地回答。
“老师傅,我叫林念。今年十八岁,是在市里的晨曦福利院长大的。”
福利院长大。
这几个字,让方丈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了林念的脖子上。
那里,有一根红色的细绳,若隐若现地藏在衣领里。
“姑娘,你脖子上戴的……可是什么信物?”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变得更加沙哑。
林念愣了一下,低头摸了摸胸口那块从小就贴身戴着的黑石头。
她不知道这算不算信物。
但她能感觉到,眼前这位老师傅,似乎认识这块石头。
在老方丈那充满恳求和期盼的目光下,林念迟疑着,还是从衣领里,拿出了那块用红绳系着的,通体乌黑的石头。
石头不大,被她十八年的体温,捂得温润光滑。
当那块黑石头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时,老方丈的呼吸,瞬间停止了。
他死死地盯着那块石头,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涌上了更加汹涌的悲伤。
他伸出手,那只布满皱纹,因为年迈和激动而不断颤抖的手,想要去触摸那块石头,却又在半空中停住了,仿佛那是什么碰不得的圣物。
“是它……真的是它……”
“阴阳石……真的是阴阳石……”
他喃喃自语着,两行滚烫的老泪,再也控制不住,顺着他脸上的沟壑,汹涌而下。
这个看破了七十多年红尘,心如古井的老僧人,在这一刻,对着一个初次见面的年轻女孩,和一块不起眼的黑石头,彻底失态了。
07
大殿里,香烟袅袅,气氛却因为老方丈的失态而变得凝重。
林念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块黑石头,心中充满了巨大的疑惑和一丝不安。
她能确定,这位老师傅,一定知道她的身世。
“老师傅,您……”
“孩子,随我来。”
老方丈打断了她的话,他用僧袍的袖子,胡乱地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然后转过身,朝着大殿的后堂走去。
他的背影,不再像刚才那样平静无波,而是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仓惶和悲恸。
林念犹豫片刻,还是跟了上去。
穿过几道回廊,老方丈把她带到了一间僻静的禅房。
禅房里陈设很简单,只有一桌,一椅,一蒲团,墙上挂着一幅“禅”字。
老方丈请林念坐下,亲自为她倒了一杯热茶。
氤氲的茶气中,他那颗剧烈跳动的心,似乎也终于平复了一些。
“孩子,接下来的话,可能会让你觉得匪夷所思。但老衲以佛门弟子的身份保证,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老方丈看着林念,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在给你讲你的故事之前,我想先给你讲另一个故事。一个关于这座寺庙,和一个年轻人的故事。”
林念没有说话,只是端起茶杯,静静地听着。
“老衲法号慧远。在出家之前,我也有过俗世的家庭。我有一个儿子,他叫江文博。”
慧远方丈的声音,陷入了悠长的回忆里。
“文博他……是个天资非常聪颖的孩子。读书过目不忘,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惜,他的命不好。他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去世了。”
“妻子的离世,让我备受打击,一度万念俱灰。我觉得这红尘俗世,充满了痛苦和无常。于是,我把尚在襁褓中的文博,托付给了他的姑姑抚养,自己则选择在这云峰山上,剃度出家。”
“我以为,斩断了尘缘,就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可我没想到,我对文博的亏欠,成了我一辈子都过不去的心魔。”
“文博在他的姑姑家长大,很争气,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成了研究古代历史的学者。他很优秀,但他的性格,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变得有些孤僻和忧郁。”
“他很少来看我。我知道,他心里是在怨我的。怨我当年,为了自己解脱,抛弃了他。”
慧远方丈说到这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
“我这个做父亲的,不称职啊。”
08
林念静静地听着,她能感觉到,这位老师傅的故事,似乎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慧远方丈喝了一口茶,继续讲了下去。
“大概在十九年前,文博突然来山上找我。那是他长大成人后,第一次主动来找我。”
“他那时候,看起来比以前开朗了不少。他说,他爱上了一个姑娘。那个姑娘,是他的学生,叫苏晴。”
“他说,苏晴就像一道阳光,照亮了他灰暗的人生。他们一起研究古籍,一起去野外考察,有说不完的话。他把那个姑娘,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慧远方丈的目光,落在了林念手中的那块黑石头上。
“这块石头,就是那个叫苏晴的姑娘,送给我儿文博的定情信物。这是他们在一条山涧里捡到的,一半黑,一半白,他们叫它‘阴阳石’,说它代表着他们,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林念的心,猛地一跳。
她低头看着自己手里这块通体乌黑的石头,在茶杯热气的熏蒸下,石头的另一面,竟然真的慢慢浮现出了一抹温润的乳白色。
原来,这块石头,不是纯黑的。
它真的是一半黑,一半白。
“我当时,看到他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心里也很高兴。我以为,他的人生,终于要圆满了。”慧远丈的语气,突然变得无比沉痛。
“可我没想到,那次见面,竟然是我和他见的最后一面。”
“他走后不到半年,我突然接到了他姑姑的电话。电话里,他姑姑哭着告诉我,文博……走了。”
“他得的是一种遗传性的心脏病,是他母亲传给他的。医生说,他最多活不过三十岁。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病,但他谁也没告诉,包括那个他深爱的姑娘。”
“他之所以跟苏晴分手,之所以从她的世界里消失,是因为他不想拖累她。他不想让她嫁给自己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病人,不想让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了所有的痛苦。他甚至没有告诉苏晴真相,只是找了一个拙劣的借口,就从她的生活中,彻底蒸发了。”
“我接到死讯,赶下山去。在他的遗物里,我只找到了这块石头,和一封他写给那个姑娘,却永远没能寄出去的信。”
慧远方丈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再次滑落。
“孩子,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
09
林念呆呆地坐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
她手里的那块阴阳石,此刻变得无比滚烫。
一个她从未听过的名字,江文博。
一个她从未谋面的学者。
一个为了爱,宁愿选择孤独死去的男人。
这个人,是她的父亲。
而眼前这位悲伤的老僧人,是她的亲爷爷。
这个真相,太过突然,也太过沉重,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十八年来所有的孤独和迷茫,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她不是被抛弃的。
她是父亲用生命,去保护下来的。
“孩子,”慧远方丈睁开眼睛,用一种充满了慈爱和愧疚的眼神看着她,“你的母亲苏晴,在被你父亲分手后,伤心欲绝,一个人回了老家。她那时候,已经有了你,但她自己并不知道。”
“等她发现的时候,已经再也找不到你父亲了。她一个未婚的姑娘,要独自生下孩子,在那个年代,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
“她生下你之后,实在没有能力抚养,又怕自己的存在,会给你带来不好的名声。万般无奈之下,她只能把你放在福利院门口。她把这块你父亲留下的阴阳石给你,就是盼着,有一天,你能凭着它,找到自己的根。”
“这些,都是后来,我派人多方打听才查到的。可惜,等我查到你母亲的下落时,她因为积劳成疾,也已经……去世了。”
原来,她的母亲,也已经不在人世了。
林念的眼泪,终于决堤。
她不是没有父母。
她的父母,用一种最悲壮的方式,给了她生命。
慧远方丈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用布包着的小本子,递给林念。
“这是你父亲的日记。里面有他的诗,他的画,还有他对你母亲的爱。我想,你应该看看。你应该知道,你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
林念颤抖着手,接过了那本日记。
日记的扉页上,是她父亲一手俊秀的瘦金体。
写着一句话:赠吾爱妻苏晴,盼来生,共白头。
“孩子,你的名字,不应该叫林念。”慧远方丈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伸出苍老的手,轻轻地放在她的头顶。
“你的父亲姓江。你应该叫,江念。”
江念。
林念在心里,默默地念着这个属于她的,真正的名字。
10
那天,林念,或者说,江念,在云峰寺待了很久。
慧远方丈,她的亲爷爷,给她讲了很多很多关于她父亲江文博的故事。
讲他小时候如何调皮,讲他读书时如何刻苦,讲他如何热爱历史,也讲他,如何深爱着她的母亲。
江念听着,哭着,也笑着。
她那缺失了十八年的,关于“父亲”的形象,在爷爷的讲述中,一点一点地,变得清晰,变得丰满。
他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憾的,真实的人。
临走时,慧远方丈将江念送到山门口。
“爷爷,”江念第一次,叫出了这个称呼,“您……跟我一起下山吧。我给您养老。”
慧远方丈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平静的微笑。
“傻孩子,爷爷是出家人。这座古寺,就是我的归宿。我哪儿也不去了。”
他看着江念,眼神里充满了不舍和慈爱。
“你父亲,没能走完他的人生。你要替他,好好地走下去。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就要好好念书,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这里,永远是你的根。以后,随时都可以回来。爷爷就在这里,看着你。”
江念重重地点了点头,眼泪再次滑落。
她对着爷爷,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她转过身,迈步走下了山。
下山的路上,她感觉自己的脚步,前所未有的踏实。
她不再是那个无根的浮萍,不再是那个孤单的林念。
她是江念。
她有家,有根,有一个在山上为她祈福的爷爷,还有一个在天上看着她的,了不起的父亲。
她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大殿里许下的那个诺言:为您重塑金身。
现在,这个诺言,被赋予了全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那不仅仅是对一尊佛像的承诺。
更是对血脉,对亲情,对一个家族传承的承诺。
她要让云峰寺,这座见证了她父母爱情,守护着她爷爷的古寺,重新香火鼎盛。
她更要让自己的人生,像那尊金身一样,闪闪发光。
走下山,回头望去。
夕阳的余晖中,云峰寺静静地矗立在山巅,庄严而温柔。
江念知道,她的人生,从今天起,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