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疏解或将放缓!北京出现“原拆原建+平房上楼”新方式!
发布时间:2025-08-08 19:48 浏览量:1
202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已经结束。
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两个新原则:
第一,城市从扩张性发展转向内涵性发展。
第二,城市发展模式从大拆大建式的棚改模式转向拆改留的城市更新模式。
这两个城市发展的新原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城市发展,依然要把人留在城市中心。
而不是再像以前那样,通过大拆大建把常住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区疏解,来实现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这就意味着,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常住人口从市中心向郊区的强制疏解可能将会放缓。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人口虽然可以不离开城市核心了,但是危旧房还是要更新的。
新的更新方式是什么呢?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的报道:北京已经出现了第一宗“原拆原建+平房上楼”的危旧房改造案例。
这个案例就是“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路68号院2号楼”,这个楼建造于1977年,早在2023年就被官方专业机构鉴定为“D级危房”。
根据中央最新的文件要求:要加快拆除全国范围内的D级危房。
也就是说,只要被官方专业机构鉴定为“D级危房”,就必须要列入拆迁或原拆原建的范围,加快拆除速度。
而北京丰台区这个危旧房改造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楼房的“原拆原建”和平房的“腾退上楼”相互结合了起来。
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路68号院2号楼,原来的楼房住户一共有73户,但是院内还有17户平房住户。
经过研究,最终确定的原拆原建方案是:
第一,将院内17户平房纳入到楼房的原拆原建的范围,确定改建户数为90户,平房在原地实现腾退后直接上楼。
第二,原来的楼层是4层楼,原拆原建后变成6层楼,原来的住户数是73户,原拆原建后变成90户。
第三,总投资额4384万元,政府出资26%,居民自筹出资55%,产权单元出资19%。
第四,原拆原建后,公房直接变私房,全部的住户都可以拿到大产权房本,房龄全部从零开始计算。
第五,居民平均每户仅出资 26.8 万元,但是40平米的新房屋价值至少增值了200-300万元,房屋增值了10倍。
其实关于北京危旧房的“原拆原建”,北京早在2020年就已经出台文件来支持,只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2020 年 6 月,北京住建委、规自委、发改委、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京建发 [2020] 178 号)》。
这个文件被称之为“178号文”,就是这个文件,正式拉开了北京危旧房“原拆原建”的试点浪潮。
而到了2025年,北京丰台区再次出现创新:实现了北京首个“原拆原建+平房上楼”的改造项目。
把楼房的危旧房改造和平房腾退结合起来,一起搞“原拆原建”,实现原地上楼。
这对于很多老居民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案。
北京东西城核心区目前一共有8万套平房等待腾退。
按照北京市原来的平房腾退方案:就是把东西城的平房退出来,然后国家给老居民钱,让老居民去五环外买房。
这样就可以实现两大目标:一个是老居民实现了居住升级和改善,一个是北京实现了人口的市中心疏解,缓解大城市病。
但是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老居民可能不太愿意离开东西城核心区。
因此如果能够把东西城的“楼房原拆原建”和平房“腾退”相互结合起来,让老居民能够在原地实现平方上楼。
这可能将是比较完美的方案。
一方面可以加快东西城D级危房的改造速度,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加快核心区平房的腾退工作。
2025年是北京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2026-2028年北京马上就要启动新的核心区三年行动计划。
预计北京东西城新的危旧房改造方案和平房腾退计划马上就会出台。
原拆原建和整院退租,目前看依然是最重要的方向。
综上所述,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本质上就是启动了中国城市新的发展模式:城市更新全面启动。
而在这一场城市更新行动中,城市核心区的老破小是当仁不让的核心主角。
他们未来的命运,即将在未来5年的城市更新中最终确定:
能获得拆迁或原拆原建的机会,这部分老破小自然价值会得到“暴涨”;
相反,如果没有得到拆迁或原拆原建的机会,这部分老破小的价值自然只能逐渐沉沦。
所以不是所有的老破小,未来的命运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手里的老破小没有拆迁或原拆原建的机会,不如趁早出手。
最后大家可以加入我的房产群,请发私信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