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无人机“开路”
发布时间:2025-08-11 10:04 浏览量:1
“你看,我只要在系统上点击‘开始’,我们基地里的无人机就自动升空了,它会自己飞到指定地方,完成我提交的‘车速监测’指令。”工作人员一边操作一边介绍。
借助一个平台,就能远程操控无人机完成低空飞行、实时数据采集。这样一个“能听懂”人话的智能系统,就是国科(南京)低空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低空飞控平台。
不久前,该平台搭载专业设备在新区中央商务区顺利完成首飞,采集了新区核心区“低空飞行数字底座”的关键数据。
但平台的飞行采集,其实只是研究院关于飞控平台建设中的一环。
“小范围试飞成功,意味着我们的飞控平台正式开始运行。从飞控平台1.0版本起步,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升级迭代,让它技术更智慧、服务功能也更多元。”黄克颖说。
在黄克颖和研究院团队的规划中,未来,当低空飞控平台这个中枢“大脑”愈发完善,研究院将在此基础上,与政府各部门紧密联动,搭建起“3+1+X”一体化解决方案,即规划与管理底座、低空安全底座、低空数字底座这三大核心底座,一个低空遥感托管平台和一个灵活扩展的综合服务体系。
在这样的体系下,整个飞控平台就会化身“集大成者”,成为一个更智能、更便捷的“菜单式”平台,用户登录后,在“菜单”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任务,一键点击就能实现需求。
他举例,比如,当平台与卫健部门联动,120接到急救电话的同时,离事发地最近的无人机携AED“一键”升空,在救护车抵达前就把“救命神器”送到现场,为抢救赢得黄金四分钟;当平台与公安、应急等部门协同运作时,灾情发生后,救援人员可在飞控平台上“一键”获取现场实时状况、地形、空间、气象等关键数据信息,从而立即制订更优的救援方案……
“我们希望,飞控平台不仅可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低空飞行活动及应用场景运行提供便捷服务,还能为监管提供智能决策支撑、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为城市保障安全运行。”黄克颖说,“我们要做的是,与各方形成工作合力,构建更开放、共享、高效、安全的低空数字生态。”
03依托强大资源扎根低空赛道在低空经济的火热风口下,不做简单快速见效的生产制造,而是要从纷繁复杂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一步步为行业铺出新路,研究院勇于迈步的信心,又是源自于何?目前研究院成员近30位,专业背景横跨遥感、地理信息、空管、通信、控制工程及政策研究多领域,均为有着深厚专业造诣与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顶尖专家和学者。
将卫星遥感及低空观测数据,经自研的数据治理管线实时汇入平台“数字孪生底座”,就能为空域建模、航路管控提供高精度的底图。未来,研究院还会深度参与低空经济全链条的标准体系建设,将经过验证的“研究院方案”推动上升为国家标准。
“目前,新区正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发力,发布了‘天空智城概念规划’,也为相关入驻企业提供了良好服务。”黄克颖说,“接下来,研究院将立足新区,全力做好产业化布局,并带动上下游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新区、携手发展。”
本月底,研究院新的展厅就将竣工,飞控平台也会正式亮相发布。我们一起期待,更多有关低空经济发展的想象空间,在这里逐一打开。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