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排名洗牌:河西学院力压陇东学院,兰大第34,天水师范第349
发布时间:2025-08-09 03:38 浏览量:1
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出炉之后,甘肃省高教发展状况便被学术界和管理界所重视起来,从整体状况看,甘肃高校在传统优势学科维持发展的基础上,尝试着通过特色办学、产教融合途径以及区域服务更新等办法来达成突破性的成长,然而这些高校也面临着新兴领域转型速度慢,资源分配不公等种种压力,各个学校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呈现出多样情况,竞争格局逐渐出现立体化和层次化特点。
兰州大学是甘肃省唯一一所“985工程”高校,一直稳居省内第一,全国排名第34名,是甘肃唯一一所进入全国前50的高校,草业科学、生态学、核科学等学科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科研经费来源稳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连续获得,原始创新能力基础较好。与近几年相比,兰州大学全国排名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兰州大学在国内高水平大学竞争中所面临的压力,尤其是综合型大学扩张、双一流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兰州大学在科研转化、交叉学科布局等方面需要加速。
西北师范大学位列第109位,是甘肃省第二梯队中的优势高校,在西部地区师范类院校中具有传统优势,该校在人文社科和教育学方面具有优势,依托教育部对口支援政策,保障了发展的稳定性、人才培养的连续性,该校在基础教育师资输出方面仍具有重要影响,是甘肃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进入数字教育、智能教育时代,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结构的更新存在困难,教育创新和质量发展的任务更加突出。
兰州交通大学今年排149名,这个学校在轨道交通工程这块技术有优势,还有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成果转化挺活跃,西部交通建设,高铁产业链上培养了不少应用型人才,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力不强,科研创新平台创建比较迟缓的情况也出现。
西北民族大学处在高校里的第212名,这所大学是以民族教育当作办学特色,多民族融合教育,民族政策研究这类方向具有独特的地位,学生的来源地涉及范围很广的少数民族地区,近些年来,该校想要把民族文化同现代科技融合起来,改善民族法学,民族医药这些学科的科研水平,但是学科均衡发展依然是个问题。
兰州理工大学在高校排第157位,其材料科学学科近年拿了不少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在产业化方面有推动作用,兰州理工是甘肃省重点工程技术类院校,自动化,机电工程,能源动力这些学科很强,在本地装备制造业是技术支撑力量,但跟国内顶尖工科学校相比,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还得加强。
甘肃农业大学在高校中排名第163位,筹建黄河流域生态研究院,其重点研究方向是黄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方向,该校在种子工程、旱作农业、农业生态修复等具有地域研究优势,作为服务“三农”力量,研究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契合度较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及区域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
兰州财经大学排在高校中第306位,作为区域性财经类高校,学校经济学、会计学等传统专业较为稳定,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人才培养内容更新较慢,该校在区块链金融、数字审计、跨境电商等新兴财经领域无系统布局,依托“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区位优势,该校可探索跨境金融、国际商贸人才培养路径,打破传统财经教育模式瓶颈。
甘肃政法大学整体排第334位,在省内法学专业依旧名列前茅,学校这几年开始走“小而精”的路子,把精力集中在民族法学,数字法治,生态司法这些特色方向上,学术界也开始有了些影响力,不过学校总体规模有限,经费来源也不多,还得再聚焦方向,集中资源,做到与众不同。
天水师范学院本年度下滑到349名,这是五年来最低的一次,基础教育师资输出率的降低,智能制造相关方向在教育设施投入上的不足,这些都是导致排名下滑的原因,学校在乡村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取得了些许成绩,这些学术成果可以算是一个环,在现代教育方式的使用和工程学科的加强上都有明显的不足。
河西学院在排名中的位次有着明显的上升,位于第379位,超过了陇东学院,河西学院属于区域应用型高校,其校地合作以及产教融合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在生态治理、种子工程等特色专业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果,“校地共生”发展方式强调服务地方产业,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甘肃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较为成功的案例。
相反陇东学院排名395还是留在黄土高原生态研究领域,但是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较慢,竞争力下滑,高校发展越来越注重与区域经济的互动,高校发展如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没有进步,就难以摆脱这种局面。
兰州文理学院在本科院校中排第421名,处在从普通本科到应用型本科转变的过程中,它把文化旅游和新媒体流传当作重点发展方向,这几年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因为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有限,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甘肃中医药大学排在第326名,康养,中医药教育,学校在中药资源,中医诊疗等建设上逐步加强,在区域中医药推广和服务体系构建中,积极对中医药的传播和应用进行推动。
甘肃警察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以公安类专业为主的专业性院校,整体排名靠后,但其在实战型公安人才培养上具有专业性,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学院在公安专业的实战化人才培养上具有专业性、行业影响力。
甘肃高校结构呈“头部稳、中段争、尾部差”态势,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校在学科优势的加持下依旧占据前列,中段高校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服务能力提升,成为竞争最激烈、突破最明显的一层,尾部高校大多数处于转型期,能否实现特色化发展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高等教育格局的改变不再是靠高校的名气,学科专业的发展、服务能力、人才输出的质量等等都是体现高等教育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学生想要知道高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发展潜力如何、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单靠看综合排名是远远不够的,甘肃省内各高校以后的发展仍然需要和区域经济紧密相连,提高教育的适应性和前瞻性,才能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