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贵州:让“村超”的风吹到更远处

发布时间:2025-08-11 10:25  浏览量:1

8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重启之后,迎来收官之战;放眼未来,吸引更多人一起玩——让“村超”的风吹到更远处》,报道了8月9日晚,经过多轮比拼,2025年贵州“村超”迎来收官之战。当晚,“村超”全国赛开幕式接续进行。一个月前,两次洪峰过境,淹没了贵州榕江的“村超”球场。洪水退去,球场用20天完成重建。具体报道如下:

8月9日晚,经过多轮比拼,2025年贵州“村超”迎来收官之战,忠诚村足球队通过点球大战击败龙泉井村足球队夺得总冠军。当晚,“村超”全国赛开幕式接续进行。

一个月前,两次洪峰过境,淹没了贵州榕江的“村超”球场。洪水退去,球场用20天完成重建。7月26日晚,国际足球明星罗伯托·巴乔、罗伯托·卡洛斯亮相“村超”球场,在现场3万多名观众的欢呼声中,“村超”重启。榕江县委书记徐勃感慨,感谢各方救援力量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村超”办得更好。

8月9日,贵州“村超”足球联赛总决赛“榕耀之夜”暨“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开幕式在榕江县“村超”足球场举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摄

“村超”“苏超”双向奔赴

7月20日,江苏苏州的“苏超”赛场,一件来自贵州“村超”的球衣,在球迷们手中传递。大家展开球衣,纷纷留下签名与祝福。“‘村超’加油!”“贵州加油!”“榕江见!”……一句句暖心鼓励,折射出足球跨越山海的独特魅力。

几个月前,“苏超”火爆出圈。这是继“村超”之后,国内涌现的又一个顶流业余足球赛事。一个是乡村足球联赛,一个是城市足球联赛,一个接地气,一个气象新,两“超”联动,会擦出什么火花?

“今年6月,‘苏超’刚火起来,‘村超’便通过新媒体为‘苏超’加油。”贵州“村超”传负责人王永杰说,“当时常州队成绩不理想,我们给他们加油打气,两‘超’有了第一次联动。”

不料榕江突遭洪灾,曾经载满欢笑的绿茵场变成厚厚的淤泥地,重建之路困难重重。

“许多受灾村民,灾后第一时间直奔球场,想为重建出一份力。”贵州“村超”办副主任高松直言,“村超”是全县群众共同打造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太多人的热爱和期待,但重建球场耗资巨大,县里压力不小。

关键时刻,江苏威腾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动伸出援手,捐赠专业草皮,解了燃眉之急。“患难见真情!这是两‘超’的再次联动,意义超出了足球范畴,榕江人民会记住这份情谊,也会尽力回馈。”高松说。

好消息接连传来。“除了传统赛事,今年我们还要举办首届‘村超’全国赛,陆续跟28个省份33个赛区完成签约。之前已经和江苏赛区签约,目前正在加速推进合作,球迷很快就能看到两‘超’双向奔赴。”“村超”全国赛办公室副主任石方介绍,首届“村超”全国赛分两个阶段,先决出各赛区冠军队伍,再汇聚榕江进行总决赛,斩获总冠军的队伍将获邀参加后续举办的“一带一路”村超国际友谊赛。

上图为6月29日,下图为7月25日的村超球场。

赛事更团结、更开放、更共享

走在榕江县,洪水肆虐的痕迹仍未抹去。

当地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清洗路面、装修店铺、组织比赛……大家铆足了劲儿,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洪灾过后一个月,全县95%的餐饮、住宿恢复营业,目前群众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

“人们关心‘村超’,赛事回归正常,大家就看到了希望,心里就有了底气。”石方说,之前每周一到周四没有比赛,“村超”重启后,几乎每晚有两三场赛事,人们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自2023年出圈,“村超”迈入第三年,赛事更团结、更开放、更共享。立足多彩的民族文化、淳朴的乡俗民风、深厚的足球底蕴,榕江县打造县域体育文化IP品牌。

今年,榕江县举办第一届“村超”全国赛,同时第二届“村超”国际交流赛启动报名,将于国庆假期正式开启,为明年举办“村超”小世界杯、2028年举办第一届“村超”世界杯探路。

“开放和共享是‘村超’保持活力的关键,足球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努力打造国际传播新IP。”推动“村超”走出去,徐勃信心不减。

截至目前,“村超”已吸引法国、阿根廷、巴西等52个国家和地区共1200余名球员前来交流。“村超”的风还吹到非洲,贝宁和南非相继办起非洲“村超”。“村超”向世界展现着中国乡村的蓬勃活力,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扇窗口。

小足球撬动大梦想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村超”着眼走出去的同时,也积极深耕足球发展土壤。

接到队友传球,榕江县古州镇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刘禹芊用胸口一挡,稳稳将球接下,随即带球向前,依靠盘带摆脱防守,精准打门。看到女儿在训练赛中的精彩表现,刘应江站起来鼓掌加油。

刘禹芊是班级足球队的主力,并入选校队。刘应江是学校体育教师,主抓足球训练。父女俩见证着榕江校园足球的发展。

2024年3月,围绕体教融合发展、夯实校园足球根基,榕江县以“村超”为参考,面向全县中小学打造“班超”,实现校校有规划、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人人都参与。

“推广‘班超’,要争取家长支持,有的家长担心踢球影响学习。”刘应江说。为打消家长顾虑,学校一般在体育课上和放学后组织训练、比赛,不少孩子因为踢球变得开朗、找到自信,该校校队多次夺得州级、省级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并受邀出国交流,还有3个孩子凭借足球特长考上大学,这些成就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观念。

今年以来,榕江县已有46所中小学校863个班开展了2875场“班超”比赛,累计覆盖近3万人次。

“县里还请来专业足球俱乐部,让他们从全县中小学校里选苗子,组建‘逐梦’足球队,开展集中培训,希望有一天能为中国职业足球输送更多人才。”刘应江说。让他骄傲的是,女儿不仅学习成绩拔尖,还通过选拔进入“逐梦”足球队。

小足球撬动大梦想。今年5月,榕江推出县域系统性足球发展10年规划,将足球升级成全县发展的主战略,构建起“本地联赛—全国赛事—国际交流赛事”三级矩阵,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作者 苏滨

来源 人民日报

图源 天眼新闻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