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我薪水太高不利于团结,后来他找我帮忙,我:不利于团结
发布时间:2025-08-11 10:31 浏览量:1
午夜十二点,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紧急新闻:A市龙头企业天行集团股价暴跌,濒临破产重组。
我平静地合上手机,任由它滑落在床头。
天行集团。
这个名字,曾是我奋斗的全部,是我用无数个不眠夜、用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从零开始,将其送上巅峰。
我也曾为此赚得盆满钵满,却被那个人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将所有成就与付出彻底否定——“林薇,你的薪水太高了,这不利于团队团结。”
如今,他终于体会到,真正“不利于团结”的,究竟是什么了。
01
林薇,一个在商界被誉为“女战神”的传奇人物。
在加入天行集团之前,她只是一个刚毕业不久、充满理想的普通大学生。
而天行集团,当时也只是一个在市场中挣扎求生的小型创业公司,由创始人兼CEO王建一手创办。
王建是个有野心,但缺乏执行力和大局观的人。
他画着宏伟的蓝图,却不知如何落地。
林薇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她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员工。
刚入职时,她只是市场部的一个小助理,却总能在会议上提出一些石破天惊的观点。
有一次,公司正在为一个濒临失败的项目焦头烂额。
这个项目投入了公司近半的资金,如果失败,天行集团很可能就此倒闭。
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王建更是愁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在一次内部讨论会上,林薇,这个平日里不怎么发言的小助理,突然举手。
“王总,我觉得我们方向错了。”她清澈的声音在压抑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王建皱眉,但还是示意她继续。
“这个项目的问题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我们对目标用户的理解偏差。”林薇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笔走龙蛇地画出了几个复杂的图表。
“我们一直以为这是一款面向年轻人的产品,但数据分析显示,真正有购买力且有潜在需求的,是中年群体。他们对产品的需求点和我们设定的完全不同。”
她侃侃而谈,从市场调研数据到用户心理分析,从产品迭代方向到营销策略调整,每一个论点都逻辑严密,数据支撑充分。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包括王建在内的所有高管都被她的专业和自信所震撼。
会后,王建破天荒地单独叫住了林薇。
“小林,你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学来的?”他眼神复杂地看着她。
“自学。加上对市场的敏锐观察。”林薇回答得云淡风轻。
从那天起,林薇在天行集团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被破格提拔为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那个“死而复生”的项目。
在她带领下,团队加班加点,按照她的新思路重新调整了产品方向和营销策略。
仅仅三个月后,那个被判了“死刑”的项目,竟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不仅收回了成本,还为公司带来了第一桶金。
这是天行集团的转折点,也是林薇职业生涯的起点。
02
此后几年,林薇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推动着天行集团高速发展。
她主导了公司几次关键的战略转型,每一次都精准踩中了市场的风口。
她亲自谈判,为公司引入了数个重量级投资方,使得天行集团的资金链变得前所未有的充裕。
她更是凭借其超凡的商业嗅觉和谈判技巧,为公司拿下了几个看似不可能的大单,其中一个海外合作项目,更是直接为公司带来了数亿元的利润。
那是一个涉及中东地区能源科技的项目,谈判过程异常艰辛,对方条件苛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谈成。
王建甚至都准备放弃了。
但林薇没有,她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与对方周旋了整整一个月。
她白天谈判,晚上研究当地文化和法律,甚至为了拉近关系,学会了几句简单的当地语言。
最终,在所有人都不抱希望的时候,林薇带着一份完美的合作协议回来了。
那份协议不仅满足了公司的核心利益,甚至还在一些细节上超出了预期。
消息传回公司,整个天行集团都沸腾了。
王建更是激动得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将林薇高高举起,称她为“天行集团的救星”、“公司的功臣”。
那时的林薇,薪资确实高得惊人。
她不仅拿着行业顶尖的年薪,还有巨额的项目提成和股权激励。
她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公司许多部门的总和。但没有人觉得不合理,因为她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她的薪资。
她用实打实的业绩,将天行集团从一家籍籍无名的小公司,推向了行业巨头的地位。
公司的市值从几千万飙升到上百亿,员工数量也从几十人扩展到上千人。
林薇的名字,在A市商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是天行集团的“金字招牌”,更是无数职场人奋斗的偶像。
然而,盛极必衰,功高盖主,这些古老的道理,总是在不经意间,以最残酷的方式,降临到那些不自知的人身上。
03
功成名就的林薇,开始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她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起初,是王建的眼神。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敬佩和感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时是审视,有时是警惕,更多的时候,是难以察觉的嫉妒。
接着,是公司内部的议论。从最初的“林总真厉害”,变成了“林总薪水那么高,一人顶一个部门”,再到后来,一些阴阳怪气的声音开始出现:“林总的功劳确实大,但公司是大家的,不能光她一个人拿那么多吧?”
这些议论,林薇并非没有察觉。
她知道这是人性的常态,也知道自己身居高位,难免会招来非议。
她试图用更出色的业绩来回应这些质疑,用更亲和的态度来消除隔阂。
她甚至主动要求将部分项目提成捐给公司内部的公益基金,以此来展现自己的“团结”和“大局观”。
然而,所有的努力,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那天,是公司年度薪酬复核会议。
林薇作为公司最重要的核心高管之一,她的薪酬自然是重点。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王建坐在主位,脸色平静。
他先是回顾了林薇过去一年为公司做出的巨大贡献,语气中带着些许赞扬。
林薇心想,或许这次只是例行公事,或者象征性地调整一下。
然而,王建话锋一转。
“林薇的贡献,我们有目共睹。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公司的整体发展,以及团队的凝聚力。”王建清了清嗓子,眼神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高管,最终落在林薇脸上。
“她的薪资,确实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甚至比许多上市公司的CEO还要高。”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等待众人的反应。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这……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议论,甚至影响到团队内部的积极性和平衡。”王建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他拿起桌上的文件,轻轻敲了敲。
“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团结、向上、共同进步的集体。如果个别成员的薪资过高,导致其他人觉得不公平,那么长此以往,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对团队的向心力,都将是巨大的伤害。”
他看向林薇,眼神中带着一种看似“为她好”的劝诫:“林薇,公司是大家的。你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我们需要一个更和谐的环境。我建议,从下个季度开始,你的薪资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固定工资和项目提成比例,增加部分长期股权激励,但这部分股权的兑现周期会很长。这样既能保证你的长远利益,也能更好地体现公司‘共同发展’的理念,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团队的‘团结’。”
“不利于团结。”
这五个字,像一把无形的刀,狠狠地扎进了林薇的心脏。
她看着王建那副冠冕堂皇的嘴脸,看着他将自己的功劳和薪资,轻描淡写地归结为“不利于团结”的“负面因素”。
她突然觉得,过去几年为天行集团付出的所有心血,所有的不眠夜,所有的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在这一刻都显得如此可笑。
她没有争辩,只是平静地听着。她知道,当老板开始用“团结”这种大义凛然的词汇来掩盖其对功高盖主的忌惮和对成本的算计时,任何争辩都是苍白无力的。
她接受了。不是因为她认可王建的说法,而是因为她心灰意冷。
她开始反思,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奋斗。是为了一个所谓的“团结”的团队?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从那天起,林薇在天行集团的重心悄然转移。
她依然专业,依然高效,但她的热情,她的那种为公司赴汤蹈火的激情,却像被抽走了灵魂一般,一点点消散。
04
林薇的薪资被大幅削减,项目提成也变得微乎其微。
虽然名义上增加了“长期股权激励”,但那笔股权的兑现条件异常苛刻,且周期漫长,几乎等同于空头支票。
她被“明升暗降”了。
从公司核心战略部门,调到了一个新成立的“创新事业部”,美其名曰让她去探索新的增长点,实则将她边缘化,远离了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权力中心。
林薇明白,王建是在用一种“体面”的方式,将她这个“功臣”请离。
他既不想撕破脸,也不想让她继续享有过去的荣光。
在创新事业部,林薇的工作变得清闲。
她不再需要加班到深夜,不再需要频繁出差,甚至连参加公司高层会议的次数都锐减。
她有大把的时间去思考,去观察。
她看到,她曾经亲手搭建起来的团队,在她被边缘化后,开始出现裂痕。
那些曾经对她敬佩有加的下属,在公司风向转变后,也变得小心翼翼,甚至有些疏远。
她也看到了王建的“新宠”,一个年轻有为、善于拍马屁的高管,如何一步步接替她的职权,试图复制她的成功。
但成功,并非那么容易复制。
林薇的离开,带走的不仅仅是她的个人能力,更是她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她对风险精准的把控,以及她与生俱来的谈判天赋。
这些特质,是无法通过指令或模版来传承的。
她被边缘化后的第一个季度,天行集团的业绩就开始出现下滑。
王建的新宠尝试了几次大胆的投资,结果都铩羽而归,损失惨重。
公司内部的管理也开始变得混乱,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
王建试图用他所谓的“团结”来弥补林薇留下的空缺。
他召开了无数次团建活动,组织了各种“凝聚力”培训,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但现实是,没有了林薇这根定海神针,天行集团就像一艘失去了舵手的巨轮,在商海中摇摇晃晃,迷失了方向。
曾经那些被林薇亲手谈下的客户,在林薇离开核心岗位后,也开始出现动摇。
他们习惯了林薇的专业和效率,对新接手的团队缺乏信任。
几个重要的合作项目因此受阻,甚至有客户开始转向竞争对手。
王建这才意识到,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团结”,在失去核心竞争力之后,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05
林薇在创新事业部,就像一个旁观者,冷眼看着天行集团一步步走向深渊。
她看到了公司市值从百亿跌破五十亿,再跌破三十亿。
她看到了曾经意气风发的王建,如何变得焦头烂额,头发也白了许多。
她也看到了那些曾经议论她薪资过高的同事,如今一个个愁眉不展,担心自己的饭碗不保。
她没有任何幸灾乐祸的感觉,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
她曾为这家公司倾尽所有,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走向衰落。
这就像看着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愚蠢,而一步步走向歧途。
她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是继续留在天行集团,看着它沉沦?还是另谋高就,重新开始?
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消息像炸弹一样在公司内部炸开:天行集团一个核心项目出现了重大问题,面临巨额赔偿和声誉扫地的危机。
这个项目,正是林薇当年在规划阶段就提出过风险预警的。
当时她建议采取更保守的策略,但王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和所谓的“突破”,一意孤行地采取了激进的方案。
如今,当年的隐患彻底爆发了。
这个危机,足以让天行集团彻底崩塌。
整个公司陷入一片恐慌。员工们开始集体请辞,高管们也纷纷寻找退路。
王建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请来了最好的律师团队,寻求外部咨询,甚至亲自上门求助昔日的人脉,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这个烂摊子太大,没有人愿意接手。
他走投无路了。
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之后,王建终于想起了那个曾经被他“不利于团结”而边缘化的女人——林薇。
他知道,在整个天行集团,甚至在A市商界,唯一有可能挽救局面的,只有林薇。
他犹豫了很久,自尊心在痛苦地挣扎。
他曾是林薇的伯乐,也曾是她的老板,更是那个亲手将她推向边缘的人。
如今,要他去求一个被他亲手“贬低”的人,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然而,公司的命运危在旦夕,他别无选择。
他拨通了林薇的电话。
电话那头,林薇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她从未经历过公司的风风雨雨,也从未感受到王建对她的冷落和排挤。
“林薇,我是王建。”王建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明显的疲惫和焦虑。
“王总,有事吗?”林薇的语气客气而疏离。
“林薇,公司……公司现在遇到一个大麻烦。你应该听说了吧,那个‘深海计划’项目……”王建顿了顿,似乎难以启齿。
林薇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现在,公司面临巨额赔偿,如果处理不好,天行集团可能就完了。”王建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哀求,“林薇,我知道你对公司有感情,你亲手把它带到今天这个地步。
现在,只有你能救公司了。”
林薇沉默了。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王建当年在会议上说出的那句“不利于团结”,以及他脸上那副虚伪的表情。
她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
“王总,您言重了。”林薇的声音清冷而坚定,“我只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创新事业部负责人,能力有限。
而且,您也说过,我的薪水太高,不利于团队团结。”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精准地刺入王建的心脏。
“现在,公司面临这么大的危机,我一个被您认为‘不利于团结’的人,又怎么能站出来,去影响整个公司的‘团结’呢?”
电话那头,王建彻底僵住了。
06
王建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林薇的话,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头,让他无地自容。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薇的语气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疏离的客气,但这份平静和客气,却比任何愤怒的指责都更具杀伤力。
电话那头,林薇给了他足够的时间消化。
她没有挂断,也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她知道,这一刻,是她多年隐忍和付出的一个终极回应。
良久,王建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的哀求:“林薇,我知道我过去做得不对,我承认我小看了你,也低估了你对公司的重要性。但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天行集团是你的心血啊!你真的忍心看着它就这么垮掉吗?”
林薇的眼神透过窗外,落在远处高楼的霓虹灯上。
天行集团的Logo,曾经是那么的醒目,如今在夜色中却显得有些黯淡。
“王总,我确实对天行集团有感情。”林薇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温度,但这种温度,更像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而非对未来的承诺。
“但感情,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当您用‘不利于团结’这种话来否定我所有付出的时候,我的感情,就已经被消耗殆尽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您今天来找我,是因为走投无路。我理解。但您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帮一个曾经如此对待我的人?我为什么要牺牲我自己的时间、精力,去挽救一个将我视为‘不利于团结’因素的公司?”
王建沉默了,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些。
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众人追捧,从未真正站在林薇的角度思考过。
“林薇,我……我向你道歉。”王建的声音里充满了悔意,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放低姿态。
“我为我过去对你的不公待遇,向你郑重道歉。我可以给你任何你想要的,只要你能帮公司渡过这次难关。”
林薇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抹弧度。任何她想要的?这句话,她等了太久。
“王总,您知道的,我向来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林薇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
“我所追求的,从来都不仅仅是金钱。”
“那你要什么?”王建急切地问。
“我要的,是尊重。是话语权。更是,对过去所有不公的彻底纠正。”
林薇一字一顿地说道,“如果我出手,我不会再是那个被您随意边缘化的‘创新事业部负责人’。我要全权负责‘深海计划’的危机处理,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配合我的指令,包括您。”
王建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彻底架空他啊!
“而且,”林薇继续说道,声音更加冰冷,“我要在董事会获得一席之地,拥有最终决策的否决权。此外,我过去的薪资和提成,必须按照原标准补发,并追加一笔专项奖励,作为我这次出手的‘风险补偿’。最重要的是,我要公司内部对我的所有不实言论和负面评价,进行公开澄清和道歉。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谁才是真正为天行集团做出贡献的人。”
王建听着林薇提出的条件,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些条件,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他这个CEO颜面扫地,甚至失去公司的控制权。
但他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闪烁的来电,那是焦急的董事会成员和债权人。
他知道,他没有选择。
“好……我答应你。”王建的声音嘶哑,带着一丝绝望。
“口说无凭。”林薇冷冷地说道,“我需要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权书和协议。明天早上九点,我会在公司等你。希望到时候,您能带着足够的诚意。”
挂断电话,林薇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她知道,一场硬仗才刚刚开始。
但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被动挨打的“功臣”,而是掌握主动权的“救世主”。
07
第二天早上,林薇准时出现在天行集团的会议室。
王建脸色苍白地坐在主位,他身边坐着公司的法务总监和几位董事会成员。
桌上,摆着一份厚厚的协议书。
林薇没有寒暄,径直走到协议前,仔细审阅每一个条款。
她对细节的把控,依然像当年一样精准。
她发现了几处文字上的陷阱,以及一些模棱两可的表述。她没有客气,直接指了出来,要求修改。
王建和法务总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最终,他们都不得不按照林薇的要求进行修改。
直到协议的每一个字都符合她的预期,林薇才拿起笔,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这一刻起,林薇正式回到了天行集团的核心。
但她不再是王建的下属,而是拥有绝对权力的“危机处理总指挥”,更是对公司未来走向拥有否决权的董事会成员。
“深海计划”的危机,比外界想象的更加复杂。
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失败的问题,更牵扯到一系列合同欺诈、技术漏洞和监管失察。
一旦处理不当,天行集团将面临天文数字的赔偿,甚至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林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与“深海计划”相关的负责人开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那些曾经对林薇不屑一顾、甚至在背后议论她薪资过高的部门经理们,如今都低着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林薇没有丝毫废话,直接切入主题。
她用最简洁的语言,剖析了危机的核心症结,然后提出了她的解决方案。
她的方案,大胆而精准。
她要求立即暂停所有相关业务,冻结所有相关资产,并主动向监管机构坦白部分问题,争取从宽处理。
同时,她组建了一个由公司内外最顶尖的律师、技术专家和公关团队组成的专项小组,由她亲自领导。
“我知道,我的决定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甚至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林薇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但现在,公司已经到了悬崖边上,我们没有退路。谁敢在这个时候给我掉链子,谁就是天行集团的罪人。我不会给任何人第二次机会。”
她的威严,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王建坐在角落里,看着曾经被他“不利于团结”的林薇,如今散发出如此强大的气场,心中五味杂陈。
08
林薇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投入到危机处理工作中。
她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亲自带领团队奔赴各地,与监管部门沟通,与受损方谈判,与合作伙伴协商。
她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专业能力和意志力。
在与受损方进行赔偿谈判时,对方提出了一个天价数字,几乎是天行集团全部资产。
所有人都觉得无望了,但林薇没有放弃。
她花了几天时间,深入研究对方的法律文件和商业模式,找到了对方在合同中的一个漏洞。
在谈判桌上,她用精准的数据和无懈可击的逻辑,将对方的漏洞暴露无遗。她没有咄咄逼人,反而以一种冷静而专业的态度,提出了一个既能让对方接受,又能让天行集团承受的赔偿方案。
最终,通过她巧妙的谈判,天行集团的赔偿金额被大幅削减,从最初的天价降到了一个可控的范围。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在处理监管问题上,林薇也采取了不同寻常的策略。
她没有试图隐瞒,而是主动向监管机构披露了部分问题,并承诺将进行彻底的内部整改。
她的坦诚和积极配合,为天行集团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更宽松的处理条件。
在她的带领下,天行集团的危机处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曾经混乱不堪的局面,在她的指挥下变得井然有序。
员工们也看到了希望,开始重新燃起斗志。
王建看着林薇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既庆幸自己当初放下了身段,求助于她,也对自己的短视和愚蠢感到深深的懊悔。
他曾经以为林薇的薪水是负担,却没想到,她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
他甚至开始反思,当初自己为了所谓的“团结”而牺牲林薇,是多么荒谬的决定。
真正的团结,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对价值的尊重,是对贡献的认可。
当一个公司的核心价值被否定时,再多的团建和口号,也无法挽回人心。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王建主动提议,让林薇在公司内部进行一次公开的经验分享,并对她过去所受的不公待遇,进行正式的澄清和道歉。
“我曾经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我听信了一些不实言论,也因为一些短视的考虑,对林薇女士做出了不公正的对待。”王建站在发言台上,声音洪亮而真诚,“我曾经说过,林薇的薪水太高,不利于团队团结。现在我明白,真正不利于团结的,是我的偏见和狭隘。是我的不识人,不重才。”
他转向林薇,深深地鞠了一躬:“林薇女士,我代表天行集团,向你致以最诚挚的歉意。是你的无私奉献和力挽狂澜,才让天行集团得以延续。你不仅是天行集团的救星,更是所有人心中的榜样。”
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许多老员工甚至眼眶湿润,他们知道,这一刻,林薇终于得到了她应得的尊重和认可。
09
经过林薇近半年的努力,天行集团的“深海计划”危机终于得以解决。
虽然公司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避免了破产的命运,声誉也得到了挽回。
林薇没有居功自傲,她依然保持着她特有的冷静和专业。
在危机解决后,她主动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整改方案,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风险控制体系重建、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
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她的方案,并一致决定,任命林薇为天行集团的常务副总裁,兼任首席战略官,同时保留她在董事会的否决权。这个职位,意味着她将拥有仅次于CEO的实权,成为天行集团真正的“二把手”。
王建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他知道,林薇的能力和远见,远在他之上。
他甚至主动提出,将自己手中的部分股权转让给林薇,以表达他的诚意和对她未来领导的信任。
林薇接受了,她知道,这不仅仅是股权,更是王建对她的彻底认可,也是她多年奋斗的最终回报。
天行集团在林薇的带领下,开启了新的篇章。
她不再仅仅是救火队员,更是公司未来的掌舵者之一。
她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淘汰了那些不思进取、只知内耗的部门和人员,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
她重新构建了公司的薪酬体系,明确了绩效与贡献的挂钩,让每一个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正的“团结”,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和尊重基础上的。
天行集团的股价开始止跌回升,市场信心也逐渐恢复。
曾经那些离职的优秀员工,在听到林薇重掌大权的消息后,也纷纷表达了回归的意愿。
林薇没有拒绝,她敞开大门,欢迎所有有能力、有抱负的人回归。
她相信,一个真正强大的团队,不是靠平均主义维系,而是靠每一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共同愿景支撑。
10
一年后,天行集团成功走出危机,业绩再创新高。
林薇的名字,再次响彻商界。这一次,她不仅是“女战神”,更是“公司再造者”。
在一次重要的投资者大会上,林薇作为公司的代表,站在台上发表演讲。
她回顾了公司过去一年的艰难历程,也展望了未来的宏伟蓝图。
在提问环节,有记者提到了当年她被“不利于团结”而边缘化的往事。
林薇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从容。
“是的,我确实经历过被认为‘不利于团结’的阶段。”林薇的声音清晰而有力,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但我认为,真正的团结,不是要消灭差异,也不是要压制贡献。真正的团结,是承认每一个人的价值,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付出,是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并获得应有的回报。”
“如果一个团队因为某个人贡献大、薪资高而感到‘不团结’,那么问题不在于这个人,而在于团队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她顿了顿,目光坚定地扫过全场,“我很高兴,天行集团现在已经重新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拥抱贡献,奖励价值,也因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团结,共同走向成功。”
台下掌声雷动。
坐在台下的王建,看着台上自信从容的林薇,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林薇已经超越了他,成为了一个更伟大的领导者。
他为自己当初的短视和愚蠢感到羞愧,但也为天行集团能拥有林薇这样的领导者而感到庆幸。
他想起当初自己对林薇说的“不利于团结”,那时的他,是多么的狭隘和愚蠢。
而现在,当林薇再次提及这个词时,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警醒,一个教训,更是天行集团浴火重生的标志。
林薇,这位曾经被“不利于团结”而边缘化的女人,最终用她的实力,证明了谁才是真正的“团结”的缔造者,谁才是真正能带领公司走向辉煌的领路人。
而那些曾经的误解和伤害,最终都成为了她加冕为王的垫脚石。
她的复仇,不是撕裂,而是重建;不是毁灭,而是新生。
而这,才是最高级的“不利于团结”的完美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