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老人网购低价“驼乳粉”,实际含量不足1%!

发布时间:2025-08-11 10:35  浏览量:1

驼奶因富含优质蛋白、钙及多种微量元素,其衍生产品“驼奶粉”,深受中老年人欢迎。然而,近日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家中老人购买的“驼奶粉”可能是假货。事实果真如此吗?请看记者调查。

李先生家住济南,最近他60岁的母亲从某平台购买了一款高钙益生菌“驼乳粉”。李先生说:“这驼奶粉之前都是我给我妈买,一桶就300多块钱,这次她自己买的,买了这3桶,不到60块钱,(驼奶粉)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呢?”

这款驼乳粉的品牌叫修宴堂,配料主要是生驼乳、全脂驼乳粉,三桶共花费了56.7元,每桶价格18.9元,重450克。因为价格过于便宜,李先生怀疑这款驼奶粉可能是假货。正常驼奶粉的价格一般是多少呢?记者联系了多家驼奶粉生产企业。

江苏某食品生产厂家:“340元,含运费,一公斤。”

河北某食品生产厂家:“(净含量)450克(的驼奶粉)按照国家驼乳粉的相关法规,价格是115元6角5分。”“你这个价格在市场上算高还是低?”“算是正常价格。”

记者调查得知,目前市场上纯驼奶粉的平均售价约为每公斤350元。据此计算,单桶450克的正品驼奶粉仅原料成本就需110元左右。然而李先生家人网购的这款驼乳粉每桶18.9元,仅为正品驼奶粉原料成本的六分之一。

李先生还告诉记者:“之前我买的那个驼奶粉,300多块钱那一盒,打开喝的时候是有点咸味的,这次买的喝起来口感很淡,跟之前买的口感很不一样。”

500克的驼奶粉原料价格在120块钱左右。但在某网购平台记者看到,很多标注正品驼奶粉的价格都在13块钱到40块钱之间,远低于原料成本价。

7月22日,记者也在某平台购买了这款修宴堂牌驼乳粉。这家网店销售页面明确标注着“正品骆驼奶粉”字样,显示已售出2.7万桶。这款修宴堂牌驼乳粉上面写着生产地址是安徽阜阳,但发货地却是河北邯郸。

为了弄清楚这款驼奶粉的真假,7月24日,记者根据快递单上的寄件地址,找到了产品发货地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代召乡堤南堡的菜鸟驿站。

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驼奶粉”的发货地址虽然是这里,但实际并不是从这里邮寄出去的,应该是发货人随意填写的地址。

河北省邯郸市堤南堡村聚集了几十家个体商户和小微企业。记者挨家寻找,却没有找到一家生产驼奶粉的商家。

7月25日下午,记者注意到一家门口没有任何信息的门头房前停着一辆快递车,正在收快递箱。这家门头房里面有一间加工作坊,正在打包豆浆粉。这里会不会和这款修宴堂驼乳粉有关呢?记者以电商企业的名义找到了这家作坊的负责人。

记者:“我看网上羊奶、驼奶卖得比较好。”

负责人:“我们做着那个驼奶粉,羊奶粉都做着。”

记者:“你们驼奶、羊奶主要做什么平台?”

负责人:“某平台……”

记者:“你现在有(驼奶粉的)货吗?”

随后,这家作坊负责人从仓库给拿来了两款产品,其中一款跟记者购买的“驼乳粉”一模一样。那这款与正常价格相差如此大的驼奶粉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记者:“你这个我看叫驼奶粉,它这个(驼奶粉)含多少?”

负责人:“这种含不了多少(驼奶粉),里边估计连10%(驼奶粉)可能也就没有了,大部分都是这个植脂末。”

记者:“植脂末能含多少?”

负责人:“它肯定是最多的。”

记者:“能达到50%吗?”

负责人:“肯定能达到。”

这家作坊负责人透露,这款驼乳粉中驼奶粉的含量不足10%,主要成分是植脂末。

今年2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和调制乳粉》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以单一品种的生乳和(或)其全乳(或脱脂及部分脱脂)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其中来自主要原料的乳固体含量不能低于70%。也就是说,产品既然命名为驼乳粉,其中驼奶粉的含量就必须大于等于70%。这家作坊负责人表示,这款修宴堂牌的驼奶粉含量不足10%,按照规定,它就是不合格产品。

记者:“今年不是出了新的国标吗?”

负责人:“对,新国标。”

记者:“像你这种写这种(驼乳粉)的话,它这个含量必须达到70%。是吧?你现在连10%都不到。”

这款产品的主要成分植脂末是一种以氢化植物油、糖类、乳化剂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是改善口感、降低成本。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专家赵昌盛告诉记者:“植脂末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难以被代谢吸收,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引起肥胖,同时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记者还注意到,这家作坊储存的产品生产日期都是2025年2月2日,但从网购平台上订购的奶粉生产日期却是2025年7月19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我看昨天你给我那个生产日期2月份的, 有点靠后了。”

作坊负责人:“这个没事,这个日期的话没事,这个好弄。弄点酒精擦一下(旧生产日期),重新喷(生产日期)码就行,喷码机重新喷一下。”

那么,这款不合格的驼乳粉到底哪里生产的呢?随后,记者向这位小作坊负责人提出大量购货的需求,他现场打起了电话。

负责人:“前面做的那个调制乳粉还能做吗现在?”

某乳粉生产企业:“能做,现在是能做,这个调制乳粉千万不能那样弄了知道吗?2月份的货,你的日期都打7月份了。像之前的话你放1克2克,(现在)检测过不去,现在放百分之三。”

记者:“你是之前从他那里拉过来自己灌装吗?”

负责人:“对对对。”

原来,这款驼乳粉是由这家小作坊购买原料和奶粉桶自己罐装的。而且,这款产品中驼奶粉的含量连1%都不到。

这款驼乳粉标榜“高营养”,实际含量却不足1%,还掺杂大量植脂末。面对这种陷阱,不仅消费者要“擦亮双眼”,更要电商平台严格审核商家资质,对低价异常商品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