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经济”成为石家庄商业新势力

发布时间:2025-08-11 10:32  浏览量:1

▲图为一家服装类主理人品牌店。

▲图为一家店铺主理人正在设计服装。

▲图为一家店铺主理人正在整理花束。

▲图为石家庄某商业街区一家主理人品牌店。

在城市的肌理深处,一种全新的消费活力正悄然重塑着街巷的脉搏。一种新消费经济形态——“主理人经济”正成为石家庄商业领域一股新生力量,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跟普通店主、老板、创始人相比,主理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们自身特质与品牌特征的密切关联。说得通俗一点,无论是服装品牌主理人、咖啡主理人还是民宿主理人,其实都在强调一件事——他(她)跟消费者之间不只是简单的消费关系,更共享着价值上的认同,并且跟某种文化或者生活方式绑定。

审美是“引流”之匙

营造生活美学打卡地

在石家庄永昌里商业街,一家名为“有意思的花”的花店颇有名气,这是主理人姜玥深耕花艺行业十年的成果,也是石家庄新消费浪潮中一个独特的注脚。

前些年,“有意思的花”还是独立花艺工作室时,她随心打理的花草,意外让院子成了网红打卡点,她索性在外出工作时打开院门、关闭小门,让大家自由拍照打卡,不知不觉积累了一批忠实客群,这些顾客不仅复购鲜花,也会将这间充满温度的小店推荐给身边朋友。

与传统花店“卖产品”不同,姜玥的逻辑是“造生态,做品牌”。从市政公司宿舍楼的小院,到先天下商场的门店,再到现在的艺术空间,每一次搬迁都暗含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捕捉。“客户说‘你们的作品很美,但工作室的空间展示不出你们的专业’,这提醒我们需要一个能承载设计感和美感的空间。”姜玥解释道。于是,她从最初的工作室逐步搬迁,最终将选址定位在永昌里。

走进空间,充满艺术性的植物展览映入眼帘,你可以到吧台享受咖啡、甜品等配套服务,亦可以在此体验插花、养花课程。这里不仅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更吸引着众多品牌来此进行布展商谈,实现了“花艺+多元业态”的跨界赋能。

“不能让大家只觉得这里适合拍照,要让他们看到花艺背后的价值。”姜玥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对高品质花材和高质量设计的追求背后是对品牌品质的坚守,也是对自己爱花艺、爱生活的人生态度的坚持。

“这个店环境特别好,我平时就算不买花,也会跟朋友来这边喝喝咖啡,聊聊天。”正在店内消费的顾客孙蕾说。永昌里商业街总经理陈建飞说:“‘有意思的花’是永昌里重点孵化的文创品牌,这家不到300平方米的小店,年营业额可以做到200万元,销售数据是石家庄同品类里的头部,每年在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曝光、打卡400余万次,异业联动品牌活动50余场次,每年会在全国其他城市展览3-5场,是一家较典型的从永昌里走向全国的主理人品牌。”

热爱是前进动力

精神共振解锁新玩法

货架上陈列着小浣熊干脆面、小虎队贴纸、铁皮火柴盒小车,背景音乐循环放着90年代金曲,斑驳海报与老式零食包装瞬间将顾客拉回20世纪……这是石家庄青园街105号院内Mr.5 coffee咖啡店的场景,主理人小武——一位80后,他将儿时记忆浓缩于一店。

小武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开店的初衷是“带客人尽情玩,享受旧时光”。他表示,“小时候与长大后的世界截然不同”,这种反差催生了强烈的怀旧情结。店内设计虽无固定风格,但老物件的自然堆积形成了独特氛围。

在饮品设计上,小武兼顾经典与创新:新手推荐复古拉花的醇厚拿铁,猎奇者可选原创特调“黑武士”(竹炭咖啡)或“凛冬”(薄荷冷萃),资深咖友则推荐手冲系列。经常有一些和小武年龄相仿的客人前来消费,一边品尝咖啡边回忆童年,一位带着孩子的80后顾客薛女士边展示麦芽糊精边感慨:“这些零食是我童年最爱,现在让孩子尝,也是在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

消费者为情怀买单,主理人则为了情怀开店,这是“玩痞社”老板“老刘”最好的写照。老刘的店坐落于市政公司宿舍,正对勒泰中心,藏在一排栅栏后方,热闹中藏着几分宁静。门店在老旧居民楼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设计,融合街头艺术和摇滚文化。作为大院长大的80后,主理人老刘在闹市中打造着自己的精神栖息处。

“小的时候对变形金刚可望而不可及,长大后有能力了就想买玩具来追忆自己的童年。”老刘对记者说道。在“玩痞社”可以买到各种年代的玩具,也可以买到来自遥远非洲的块茎植物,还可以喝咖啡、交朋友。“我希望我能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大家,我的朋友通过我能结交更多朋友,这就是‘玩痞社’存在的意义。”老刘说。

潮玩产业的演进,本质上是文化表达方式与消费需求的共振,同怀旧咖啡馆一样,深刻反映着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和品质化升级。主理人作为品牌的核心和媒介,驱动着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精准匹配多元精神需求。

原创是立命之本

主理人商业的进化之路

一个工作日的中午,位于中山路的“温小暖”旗舰店门庭若市,顾客张雨晨正在试穿温小暖夏季的最新款式,“他家衣服在新中式的基础上又不失时尚感,已经快成为我的私人‘衣柜’了”。

据“温小暖”的主理人李东辉介绍,“温小暖”的生产方式与传统流水线截然不同:每件新中式衣物由一位工艺师独立手工完成,从裁剪到成衣耗时7至15天,衣物不再只是简单的蔽体之物,而是被赋予灵魂的生命体。

工艺师白晓坤解释说,每件衣服的货号都是独一无二的,顾客能由此追溯设计者、工艺师甚至面料的原件来源。“曾有位顾客带来一件5年前购买的衣服修补破损处。我们凭借货号调出原始数据,连缝线颜色都精确复原。”李东辉表示。设计师注入灵魂,工艺师给予骨血,穿着者赋予生命旅程,让衣物的传递充满温度,正如其品牌“温小暖”的内涵。

开店早期,由于没有原创产品、自身风格定位模糊以及同行的价格战,“温小暖”一度面临倒闭,“没有原创的品牌,就像无根的浮萍。”李东辉痛定思痛,解约关店,她组建原创团队:请来老裁缝,并招聘设计专业大学生。从学习面料成分开始,前往北京服装学院深造,逐步形成独特风格。此外,“温小暖”虽有设计力,但生产依靠南方代工厂,却发现质量与工期不可控。李东辉果断招来样衣工设立工坊,将生产权收回。

品牌的新中式风格由主理人李东辉一手打造,灵感源自一本书《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李东辉在北京故宫游玩时购得此书,月白、星灰等色彩命名令她心动:何不用新中式服装展现中国色彩之美,唤起传统文化热爱?她把书分发给员工,并带领团队常访博物馆和服饰展,将中国元素的盘扣、纹样融入到了服装设计中。

“越深入文化根脉,创新空间越大。”李东辉表示。如今,“温小暖”成功复苏,去年七夕,怀特国际商城门店重开;今年,先天下旗舰店、食草堂店和万达广场店等纷纷开张,全省门店达7家。年内计划再开15至20家店。

记者快评

求异路上筑牢质量防线

“主理人经济”不是商业洪流中的巨舰,却像一泓清泉注入城市的灵魂中,让我们看见城市中“小店”存活的根本奥秘。

他们将个体审美与志趣倾注店铺,以强大的“品牌人格化”带动了一股新的消费浪潮。姜玥的花艺空间如一座流动的植物艺术馆,以审美引力重构人与自然的对话;小武的咖啡馆里旧物堆积如山,是80后集体记忆的博物馆,顾客在拿铁里品尝的不是咖啡豆,而是童年那段回不去的经历。

主理人不再是幕后操盘手,更是前台价值的传播媒介,成为顾客情感记忆的锚点。“主理人经济”塑造的个人品牌特性和对细分领域的不断挖掘,正逐渐打破传统商业运作模式,丰富城市的消费业态,打破连锁品牌的同质化,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

此外,“温小暖”的故事告诉我们,除了个人风格的注入,创新才是吸引消费者叩开品牌之门的钥匙,而品质才是撑起持续信任与口碑的地基。主理人唯有在求异路上同步筑牢质量防线,以“求新”点燃市场热情,用“求质”守护长久忠诚,才会赢得消费者最为真实持久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