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330斤的安禄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暴虐的他死在儿子手里
发布时间:2025-08-11 01:58 浏览量:1
安禄山:谁在盛世敲响了天命的丧钟
太平年头,糕点格外甜。盛世的唐朝,灯火辉煌,人人都觉得日子还能继续这么好下去。可谁料,一个安禄山,偏偏在这烟火最浓的时候,卷起惊涛骇浪,把这花团锦簇的江山狠狠撕出一道口子。你说他是英雄也好,是乱臣也罢,总之,在唐玄宗的晚年,他做了那件事,谁都放不下。
那年头的唐朝,是真的有点春风得意。大街小巷,诗人哼着新词,百姓盘算盘算,谷价便宜,官府也不算太苛刻——玄宗初登大宝时,活得像个模范班长,管东管西,哪怕夜里灯下也不停看奏章。多少人认为,这日子能绵延百世,羡煞后人。
可唐朝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稳当。你要真翻翻旧账,故事还得从李渊说起。隋朝末年,世道乱糟糟,李渊算是个“活在传言里”的人。传有李氏天子的劫数,满朝满野都怕他,皇帝更是防着他,甚至还差点把命交待了,要不是家里那位窦氏能干,他儿子李世民也能扛事,李渊未必能熬到做主的那天。
那段时间,东突厥越发嚣张。李渊苦捱太原,怕的是上头找他算账;下头又管不住军心,前有隋炀帝,后有自己的小秘密,好在情势推着他上了路。后来谁都知道,他拉起大旗,进了长安,捧着隋家的后代玩了把“禅位”,唐朝就此开盘。从此,李氏家族轮流做天子,上演了一出宫廷大戏。
唐朝的头几十年,風景真好。李世民玄武门那场“兄弟阋墙”,多少功勋,几多血泪。说是手足,实际上心里隔着座山。李世民干脆利落,也确实有点“太能干”,以至于李渊有些怕自己的儿子,毕竟龙椅是烫屁股的。宫里后院,暗流涌动,那些事今天都看得清。
武则天,是个走人生捷径的高手。年纪轻轻进了宫,卷入王皇后跟萧淑妃的乱斗。其实人活着,最难算的就是别人心里的那把刀,王皇后费尽心机想害萧淑妃,把武则天请回来当“同盟”,结果,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武则天一路狂飙,敢做敢当,就连天子都得让着点,这女人把手里的权势抓得死紧。
武则天在位那些年,把吏治一顿猛修,科举开门迎客,一批又一批新官冒出来,都算她账下的人。等武家风头过了,李家的后辈李隆基又登场,玄宗接手那个节节上升的盛唐,短时间内让江山又焕了新颜。
其实说玄宗,也不是一只会唱笑的孔雀。他年轻时是真肯下功夫,白天黑夜泡在奏章堆里不休息。官员里挑贤能的,什么外放、京官,都不拘一格。那时候谁要被外放,不是受罚,反倒觉得得了褒奖。开元、天宝年间,三十多位宰相,堪称“天子脚下文武全才”。
姚崇、宋璟这种人,是官场里的清流。姚崇能变通,但管不住自家孩子,两个儿子吃了贿赂,弄他个狼狈收场。宋璟性格截然不同,规矩刻板,敢顶天子,一点不怕得罪人,可你要真遇着个多疑的皇帝,这种脾气也未免太硬。
玄宗也是个感情用事的人。该狠的时候不手软,该迷糊的时候也不想装清醒。韩休那种大臣,上朝就敢怼君王,把玄宗“捏得死死的”,让他做事都要多考虑一句。其实皇帝也没法,朝堂纷争,谁说了算,最后还得是天子定夺。
盛世只是表面,暗潮却在涌动。安禄山这个人,身世不高,长得也不讨喜,边地混了三十年,靠跑贸易赔本赚吆喝,总算熬出来了点头脸。后来碰上张守珪收他入幕,凭着一股“边地汉子的狠劲”,被提拔做了平卢军使,打契丹了点军功,却一脚踩进死局。
那回安禄山几乎要送命,张守珪不舍得杀他,又觉得这孩子还有点本事,拼死保了一条命。玄宗惜才,见了安禄山还挺喜欢,明明犯了错也没下狠手,削了官职算作警告。安禄山这回福兮祸所伏,非但没有垮掉,反而更是如鱼得水。
从边地到官场,安禄山越活越有手腕。这时候的唐玄宗,对安禄山印象极好,提拔连连。安禄山也够聪明,没多久成了三镇节度使,权势熏天。可权力这东西,是把慢慢发烫的刀,没有谁能永远握得那么稳。
风头一转,宫里也起波澜。杨贵妃那张脸,是唐玄宗的软肋。原本杨氏是太子寿王的正妻,被玄宗一眼挑中,成了贵妃,从此恩宠无边。人啊,爱的太狠总有反噬的时候,玄宗一点点丢了天子的锐气,朝廷满地流言,都说玄宗沉溺女色,江山前途也让人捏把汗。
安禄山见机不误,跑去投杨贵妃这条线,关系可算打得紧。杨国忠当了姻亲后,借着裙带关系扶摇直上,跟李林甫死磕了好几年,还留下了诸多后患。宫内宫外,安禄山开始威胁朝堂大势。
安禄山本想要宰相的位置,杨国忠一闹腾,官场如同关门赶狗,每个人都想着下一步怎么自保。安禄山改了心思,他开始收攒人马,一个蛰伏等待的局,终于等到安史之乱那一夜打响。
动手前,安禄山可没急眼。他把唐朝的军备、地形全都摸了个六七分,还摆足了姿态喊“清君侧”,说是为去杨国忠之“祸”。可是时势弄人,他的长子安庆宗死了,当父亲的嚎啕大哭,却更添士兵一腔仇气。
有些事,冥冥中注定。安庆宗死,是注定的炮灰。安禄山虽然疼儿子,终究还是没能护住。消息传来后,安禄山兵锋更狠,洛阳一下被打破了。
这头的唐玄宗心里七上八下,天天盯着败报,气得跟杨国忠生闷气,有半夜想退位的心思。杨国忠没那么容易松口,纵然贵妃也在一旁帮腔,玄宗到底还没真舍得江山。
安史军队一路打疯,各路唐军疲于应付。这时颜真卿兄弟硬气,拦下安禄山派兵,挡住一口气。高邈、何千年,这两人,一个在路上被截,另一个投了唐朝。何千年熟悉安禄山的部队,变节之后,安禄山的所有底牌都露了出来。河北十七郡失守,三镇军力一下就瘪了。
走到这一步,安禄山没路可走,在洛阳称帝,号燕。但饭碗刚端稳,史思明又杀回来,帮他收复河北,一股脑弄得烽烟遍地。可惜了,这盟友能打,也能丢。一次被李光弼揍败,形势又回到原点。
安禄山称帝之后,各种病祸缠身。视力渐失,疽肿发作。战场上郭子仪、李光弼北上,准备俘虏安禄山军家属,把安军逼到死角。兵败如山倒,士气全失,内忧外患,谁看都觉悬了。
世事难料。这时唐朝内部又起乱,玄宗逃亡,长安乱成了一锅粥。临走前,兴庆宫里一场舞宴,歌舞徘徊,像极了末世的狂欢。明天一来,天子一行人撂下城中百官,仓皇跑路。百姓失序,抢劫暴动,城池糊成一团。
皇帝逃了,也没万事大吉。一路躲,吃饭果腹都难得,百姓怨声载道,玄宗想起自己年轻拼命的光景,只怕心头堵得更紧。后来马嵬坡一场惨剧,唐玄宗带着伤悲让位于太子,算是一场长梦终醒。
可是这时候,安禄山也突得暴毙,一群心腹加上自己的儿子安庆绪密谋,夜里就把他给做了。那年头的人,各有算盘,大家想着的无非一句“权力不可信”。最后逆子登基,燕国就此乱成一滩泥。
安禄山这人,说是泼辣也有三分血性,有勇气有手腕,三百多斤身板,在阴谋和权势间斡旋得风生水起。可他没防住自己人,李猪儿、严庄,都在身边,亲儿子也加入一刀捅来的行列。人心难测,英雄也许不到最后一刻,才知自己输在了哪里。
唐朝的辉煌,终归还是被打碎了;安禄山的故事,后人咂摸半天,也不过是权谋与人心交错的缩影。历史从来不讲情面。盛世如梦,梦醒时分,总有几个人在角落里发问:什么是破坏一个盛世的真正原因?是个人的野心,时代的错位,还是每个人心里的那点贪念?没人能说清。只留下一地烟尘,让我们慢慢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