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拒付52万引纠纷,报道媒体遭起诉
发布时间:2025-08-11 10:09 浏览量:1
#直击河南郑州暴雨内涝现场#一场本应喜庆的婚宴,却因为52万元的食材款纠纷,掀起了惊涛骇浪,如今更是牵扯到媒体报道侵权诉讼,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纠葛?
奢华婚宴背后的付款风波
今年4月,浙江桐乡的钱老板为女儿筹备了一场盛大无比的婚宴,酒席连摆三天,共计252桌,每桌配备28道菜,尽显隆重与奢华 。而负责采购食材的,是与钱老板相识十多年的猪肉商王先生。两人基于长期的信任,在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也未明确付款方式的情况下,仅凭口头约定,就开启了这次合作。王先生凭借自己在菜场熟络的人脉,垫资52万元完成了包括猪肉、羊肉、海鲜、蔬菜、调料品等全品类的食材采购,并按照厨师菜单将食材送至现场,由钱老板方面委托的朋友当场称重、验货。
然而,婚宴结束两个月后,钱老板却以“海鲜价格虚高、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这笔费用。不仅如此,钱老板还要求王先生提供供货商的成本价单据,并提出按照“成本价加20元”来结算。这一要求让王先生难以接受,毕竟海鲜进货价涉及商业机密,且作为中间采购商,他并无义务披露上游供货商的出货价信息。
双方各执一词,媒体介入报道
此后,双方多次协商均无果,矛盾不断升级。无奈之下,王先生选择向嘉兴电视台《小新说事》栏目求助。今年6月,该栏目以《老板为女儿办252桌婚宴花50万嫌贵,怀疑采购商吃回扣拒付款》为题,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细报道,并采访了王先生以及其他未收到货款的供应商。
报道中提到,记者曾建议钱老板先支付没有争议的十多万猪肉钱,钱老板当时同意了,可随后却又反悔。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谴责钱老板的“赖账”行为,他的公司信息也被网友扒出,甚至还被曝出存在其他债务纠纷。王先生表示,自己按要求把海鲜采购原单拿给钱老板,可钱老板却认为此事被曝光很丢脸,所以无法支付货款。
但钱老板却有着不同的说法。他认为自己要求核查价格、提供单据是合理诉求,是王先生不愿配合,且海鲜实际品质与价格不符。在他看来,媒体的报道片面采信了王先生的说法,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反将媒体告上法庭,事件走向法律较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钱老板并没有积极解决欠款问题,而是一纸诉状将嘉兴电视台诉至桐乡市人民法院,索赔12.22万元,并要求删除相关视频、公开道歉 。
钱老板在起诉状中称,媒体的报道侵犯了他的名誉权、肖像权及隐私权,导致他和家人遭受了严重的网络暴力,自己甚至产生了抑郁和焦虑的症状。而王先生则表示,自己做猪肉生意30多年,这次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所有食材采购价格都属市场正常水平,他愿意作为证人出庭,并已委托律师事务所提起诉讼追讨货款。
从法律层面分析,根据《民法典》第999条,媒体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时,可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肖像、个人信息 。在这起事件中,钱先生作为商业纠纷的核心当事人,其行为具有一定公共属性,媒体报道符合舆论监督的正当性。并且节目内容基于王先生提供的采购单据、现场验货记录等证据,并无捏造事实的情形。关于隐私权争议,媒体报道也未涉及钱先生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仅围绕公开的商业纠纷事件本身展开。
9月10日下午的庭前会议,将成为这起事件的关键转折点。若法院认定媒体报道属实且无过错,钱先生的诉讼请求很可能被驳回,其商业信誉或许会进一步受损;反之,若媒体被认定存在侵权行为,则可能引发关于舆论监督边界的重新界定 。这场由婚宴欠款引发的纠纷,已然从简单的商业矛盾,演变成了一场法律与舆论的双重较量,而最终的结果,不仅关乎钱老板和王先生的权益,也将对媒体的舆论监督尺度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