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引灌文化“活水”,擦亮“工”字品牌
发布时间:2025-08-09 02:30 浏览量:1
51网讯 近年来,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会积极探索“主题年+文化月”医院新文化建设模式,持续深化“三型工会 + 四暖工程”,通过引灌文化“活水”,打造具有卫健行业特色的“工”字号职工文化品牌,为扎实稳健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上下”联动 以“主题年+文化月”模式提振文化动能
一是“上”强部署,精心谋划。医院工会积极探索实施“主题年+文化月”模式。围绕年初医院党委确立的年度管理目标,融合“劳动节”“青年节”和“护士节”元素,集中开展囊括职工人文关怀、技能培训、劳动竞赛、文体活动等系列多维度、多形式的“职工文化月”活动。
二是“下”强落实,长效常态。对标年度“管理年+文化月”主题,医院工会拟定“职工文化月”活动实施方案,各部门主动认领责任清单,将“项目管理”模式引入文化建设体系中,有序推进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在连续17届的“管理年+文化月”工程中切实发挥了党委“中场线”、工会“先锋线”和文化“能量线”的作用。
“内外”兼修 以“工”字号文化品牌建设提振团队动能
一是“内”化于心,大力弘扬职业精神。“职工文化月”载体丰富形式多样,深耕奋斗文化,厚植关爱、廉政、惠民文化,让广大职工在8大类别50种形式的职工文化活动中锤炼政治品格、提升综合素养、展示岗位风采、厚植医院文化,“主题年+文化月”项目荣获国家卫健委中国生命关爱协会“人文创新案例”。
二是“外”立于形,精心讲好职工故事。在本地区率先建设了“院史陈列馆”,制作了《关爱,因我在》院歌,编印了《院志》《医者情怀》《医路前行》《战疫风云》等职工文艺文化作品集10余册,职工自导自演《医述》《点亮生命》等短视频20余部。开展“优质服务集体”“岗位服务明星”等争先创优活动;医学检验科作为绵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成功创建为ISO15189国际认证医学检验实验室;创评“四川省爱岗敬业最美家庭”1个;建设市级“名医工作室”2个;通过职工岗位创新创效,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专科4个、绵阳市重点专科19个、绵阳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80余名职工在国家、省市级等技能竞赛中斩获大奖,10余个项目在国家卫健委、省市级案例评比中载誉而归。
“点面”结合 以“三型工会+四暖工程”提振发展动能
一是着眼于“点”,深入开展“四暖工程”。医院工会推行了“清单化+菜单式”服务模式,定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意见征集等活动,精准把握职工需求。近年来梳理和完成职工“微心愿订单”160余个,深入推进“四暖关爱”行动,即:暖心走访、暖心课堂、暖心普惠、暖心赋能。同时,通过职业压力心理辅导、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六一亲子观影周等“小切口”多形式的关爱活动,提升职工政治使命感、集体荣誉感、岗位责任感和职业幸福感。
二是立足于“面”,致力建设“三型工会”。积极推进职工运动场所、休息区、图书室、读书角、母婴室、风采栏等15处关爱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川工之家”“职工普惠”等信息平台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以民主管理为抓手,进一步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等工会制度体系,近3年征集和落实职工代表提案、讨论意见256条,提案答复率100%,职工岗位满意度89%。通过“家”文化、“工”字号品牌建设工程,切实畅通“毛细血管”,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建设忠诚、生动、有为的“三型工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会多次荣获江油市“十佳工会组织”“群团工作先进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等荣誉。下一步,该医院工会将持续优化工会服务方式,聚焦职工急难愁盼,用“工会工作温度”增加“职工幸福厚度”,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江二医 记者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