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无人机+地面智能眼 师市构建立体化安全防控体系

发布时间:2025-08-11 10:45  浏览量:1

科技的力量在守护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采用“空中+地面”“智能+人力”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民警操作警用无人机进行巡查。

在防溺水领域,科技手段的应用成效显著。8月2日,五十三团金胡杨镇二连一水渠上空,一架搭载喊话器的警用无人机正在执行巡航任务。当监测到数名儿童在危险水域附近嬉戏时,无人机立即降低高度发出语音警告。

这一设备是金胡杨派出所配备的防溺水巡查无人机,沿水渠巡航时可实时观测地面情况,发现险情迅速调度就近工作人员处置,同步循环放防溺水提示,实现“空地联动”预警,让安全劝导直达职工群众身边。

“我们正玩水,无人机突然飞来喊话‘危险!别靠近水边’。我随后就告诉伙伴们不能在水边游泳玩耍,这里危险。”经劝阻立即上岸的阿不杜拉·热合曼说。

五十三团金胡杨镇着力构建“科技+人力”防溺水双重防线。辖区重点水域布设智能监控系统,能实时捕捉戏水、游泳等危险行为,同步启动智能广播定向预警,工作人员可实时喊话提醒靠近水域人员注意安全、规避危险。

金胡杨派出所民警余照介绍,此前人力巡逻存在盲区,如今通过智能摄像头24小时电子瞭望,配合无人机快速覆盖周边水域,“高清摄像头巡检+远程喊话”形成闭环处置。自5月系统运行以来,已精准识别并劝阻涉水危险行为300余起,有效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安全。

同时,科技防控网络在该区域持续拓展。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在危险水域布设12处智能监控点,实现全天候智能巡防。系统一旦识别到人员靠近危险区域,将自动触发警报并通知值守人员。而无人机作为空域感知延伸单元,还同步赋能交通管理场景,助力构建天地一体防控体系。

在交通管理领域,警用无人机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勤务边界。据图木舒克垦区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李鑫鑫介绍,2023年,该局在图木舒克市前海街与人民路交叉路口启用警用无人机,该机型搭载云台摄像与扩音设备,集成违法取证、事故快处、安全警示等功能。在交通高峰时段,它以20米悬停高度向非机动车流精准投送安全提示,实现城市路网立体化巡控效能升级。

“无人机巡飞形成有效威慑,骑行者就会自觉遵守交规。”市民王一博坦言。监测数据显示,无人机执法区域头盔佩戴率不断提升,进一步为出行者创造了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此外,警用无人机的动态感知系统可实时捕捉交通违法行为。在人流密集、警力易分散的高峰时段,设备凭借机动部署能力突破固定监控盲区,实现违章行为靶向干预。

目前,图木舒克垦区公安局已建立含17名持证飞手的专业队伍,警用无人机已成为处理警情的好帮手。民警李鑫鑫作为首批警用无人机操作员,已完成多起空中取证任务,印证了科技兴警在基层警务中的实战转化效能。

三师图木舒克市通过科技装备与警力资源深度融合,构建起立体化城市安防体系。“图木舒克垦区公安局紧扣‘四新’警务部署,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模式,聚焦守护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核心职责,现已配备无人机、电击枪、网枪等现代化装备,广泛应用于巡逻防控、普法宣传、服务职工群众等警务工作。”图木舒克垦区公安局警务保障室主任申永平说,该局正推进构建空地一体化巡逻防控网络,持续拓展智能装备在工作中的应用维度,切实强化科技强警的平安保障能力。(三师融媒记者 陈明珠 依马木买地·吐鲁甫 摄影报道)

实习编辑/孙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