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的价值:持续净化组织 助推组织进化

发布时间:2025-08-11 10:46  浏览量:1

♦真正的效率,并非做得更多,而是更聪明地做正确的事。

7月25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年度的第二场直,在此衷心感谢所有来到直播间的新老朋友!直播不仅是一次分享,更是一次深度思考的触发点。直播后,围绕“精益价值”的探讨在我们团队内部持续发酵,让我们对其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这场思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直播前几天与宋老师的一次出差,途中我们聊起对精益的核心认知,宋老师提到一个精炼的定义:“精益是*化组织”。彼时,我理解的是“精益是净化组织”从彻底消除浪费的角度看,这简直直击要害!想象一下,一个被各种无效流程、冗余库存、管理内耗所堵塞的组织,不正像一个急需排毒净化的“身体”吗?我深以为然。

然而,在后续核对宋老师的直播课件时,一个有趣的“误会”浮出水面:课件上赫然写着“精益是进化组织”。从高质量降本增效、驱动组织能力螺旋上升的视角审视,这“进化”二字同样精准有力。更有意思的是,在后期编辑直播视频时,团队小伙伴再次对“净化还是进化”产生了分歧,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精益本质”的深度思辨。

这场讨论,恰恰揭示了精益价值的一体两面:它既是锋利的“净化之刃”,亦是强大的“进化之翼”。

消除浪费,净化组织

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信条之一,便是“彻底的消除一切浪费”。丰田对浪费的定义:“凡是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必需的绝对最少量的物料、设备、人力、场地和时间的部分,都是浪费。”这意味着,除了我们熟知的过量生产、等待、搬运、加工、库存、动作、不良品等“七大浪费”之外,还有一个隐蔽而影响深远的敌人“管理的浪费”(如无效会议、复杂审批、职责不清、信息失真等)。它如同组织血管中的杂质,不易察觉却严重阻碍价值流动。

詹姆斯·沃麦克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用“LEAN”(原意为“瘦的、脂肪少的”)来定义丰田生产系统(TPS)。这个比喻极为形象:如果我们把组织看作一个“人体”,那么组织中的各种浪费就是多余的“脂肪”。脂肪堆积导致人体臃肿、行动迟缓、健康受损;同理,浪费充斥的组织必然效率低下、反应迟钝、成本高企。

丰田强调“持续改善”,这就像人体为了保持健康需要持续运动、养成良好习惯一样。组织的存在价值,在于其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更准确地说,为了向客户交付“价值”,组织必须高效执行“增值活动”。任何不能直接或间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是导致组织“增肥”的元凶,必须被“彻底的消除”。

国人将“LEAN”翻译为“精益”实在是神来之笔——“精”指向精准、精炼、去除冗余;“益”则强调增益、效益、创造价值。“净化”,正是精益这柄利刃挥向组织冗余脂肪的过程,是回归价值本质的“瘦身健体”。

降本增效,进化组织

推行精益,持续“瘦身”,优化流程,消除浪费,其直接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更高效的生产、更顺畅的流转、更低的成本。但这仅仅是开始,精益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驱动组织的“进化”

约翰·科特在《领导变革》中提出的“领导变革八步法”,其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将成果融入文化”。精益的推行同样如此。如果缺乏“持续改善”的文化土壤,再精妙的精益工具,如5S、看板、价值流图、单件流也极易沦为“短期运动”或“表面功夫”。

工具是“形”,文化是“魂”。

“TOYOTA WAY”的两大支柱:“智慧与改善”及“尊重人性”深刻揭示了精益的灵魂。当“持续改善”从管理要求内化为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成为组织的文化基因时,它所带来的改变是深远的、系统性的:

1.目标迭代升级:优秀的组织不会满足于“达成目标”。它们通过持续改善,不断挑战现状、突破瓶颈,在达成一个目标后,立即将其确立为新的基准,并设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形成“目标达成 → 组织能力进化 → 设定更高目标”的自我驱动、螺旋上升的正向循环。

2.能力持续跃迁:在达成某一阶段目标并形成标准后,组织不会止步不前。它必须以“新标准为新起点”,主动设定更高的目标,以此倒逼组织突破舒适区,激发创新潜能,实现从流程效率到创新能力、从局部优化到系统协同的整体进化。

3.韧性显著增强:“瘦身”后的组织更轻盈、更敏捷。小批量、柔性化生产能快速响应需求波动;压缩的交付周期让创新更快触达市场;减少的流程淤堵则赋予了组织在VUCA环境中快速调整方向的能力。速度与适应性,成为其在不确定性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优势。

当然,组织的“进化”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指明方向、提供动力;需要正确的工具与方法论支撑;需要与之适配的、崇尚改善与尊重的文化氛围;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强大的系统支持;更需要全员的积极参与和智慧贡献。在组织迈向“自驱进化”的艰难旅程中,“持续改善,彻底消除一切浪费”的精益管理哲学与实践,无疑是最强劲、最可靠的助推引擎。

净化组织与进化组织,VUCA时代的双生引擎

回到最初的那个“美丽的误会”——“净化”还是“进化”?答案已然清晰:精益的价值,在于二者兼得,且相辅相成。

“净化”是基础,是起点。它聚焦于识别并坚决剔除一切形式的浪费(包括最易被忽视的管理浪费),为组织“减脂瘦身”,疏通价值流动的管道,释放被无效消耗的资源。这是组织保持健康、提升效率的根基。

“进化”是升华,是目标。它着眼于通过持续改善的文化和机制,驱动组织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使其变得更敏捷、更智能、更具创新力和韧性,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创造卓越价值。

在充满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的VUCA时代,精益的这双重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珍贵。“净化”让组织轻装上阵,降低风险;“进化”则赋予其灵活应变、持续创新的核心能力。这双引擎共同驱动组织穿越迷雾,构筑持久的竞争优势。

精益之路,始于对价值的清醒认知(客户需要什么?),成于对浪费的坚决消除(净化),久于持续改进的文化深耕(进化)。它不仅仅是一套工具或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存哲学。

让我们以精益为罗盘,执“净化”之刃,展“进化”之翼,在湍急的时代洪流中,驾驭更轻盈、更强健、更敏捷的组织之舟,破浪前行。

在湍急的河流中航行,

轻舟不仅更快,更能敏捷转向。

减少每一克无谓负载(净化),

锻造每一次破浪之能(进化),

正是应对风浪最深的智慧。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对“精益是净化还是进化”的见解,或您在推行精益过程中关于消除浪费、驱动组织进化的经验与感悟!

♥诚挚邀请您加入我们!8月23日(周五)直播间,我们将继续这场关于“精益价值”的深度对话。相聚云端,共同探寻精益赋能组织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