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深夜发布讣告:陈开庆教授在广州逝世
发布时间:2025-08-11 10:41 浏览量:1
8月10日深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布讣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主要创建者、首任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陈开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据讣告:陈开庆同志1932年3月生于湖南常德,1952年进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习,195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分配至四川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工作,任审核研究室副主任、工程师。1960年10月,响应党中央号召赴西藏对口支援,任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组组长、工程师;同年调至西藏自治区建工局工作,主持编制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主持林芝市和扎木地区的城市选址工作和城市总体规划;1962年10月至1973年2月,组建西藏工业建筑勘察设计院(现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并任院长,先后主持(或共同主持)西藏自治区多项主要公共建筑项目设计。1973年5月回华南工学院建筑系任教;1979年10月任华南工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1984年任院长,1992年退休。
陈开庆同志是我国建筑设计实践和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是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创院先驱。他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支援西藏,开创全国高校首个建筑设计专业“西藏班”,培养了一大批西藏早期建筑设计骨干力量,为西藏建筑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敢为人先、敢想敢干,开辟华工设计院“产学研”发展道路,在创院初期邀请名师担任设计院研究生导师,开创高校建筑设计院培养研究生机制先河。他率先于八十年代实现了各专业CAD 辅助设计,率先实行设计产值分配等开创性生产改革举措,重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为我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退休后,他仍持续关心我院改革发展,积极发挥余力。
陈开庆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爱党、忠诚事业的一生,是投身建筑设计与教育事业、矢志奉献的一生。他为人正派、心胸开阔,敢闯敢干、锐意创新,举荐贤能、甘当人梯。其援藏奉献精神,如格桑花绽放在雪域高原;其开拓进取精神,似灯塔指引我院创新发展之路。他的逝世,是我院的重大损失,是岭南建筑学派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建筑设计及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
新闻链接:
陈开庆决心担起开办西藏班的重任
20世纪80年代,为了稳定、充实人才队伍,西藏设计院向有关部门提出,希望委托内地高校专门开办西藏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教学,分建筑、结构、给排水等6个专业培养30名建筑工程设计的急需人才。1988年初,西藏设计院书记罗桑先后与“建筑老八校”中的6所沟通,但因单独开班,既无先例,又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各高校纷纷婉拒。
“西藏设计院最后找到了我。”陈开庆曾于1960年到1972年进藏支援,是西藏设计院首任副院长(院长缺)。陈开庆说,他明白其他高校不能单独开班的苦衷,更理解西藏设计院的迫切需求,决心挑起这个重担。
“1988年4-5月间,西藏设计院院长陈复生,副院长陈显顺、陈锦等相继来到华南理工大学请学校帮助培养,先后历时近两个月。”参与接待的主任工程师张寅山说,经过多方努力,西藏班终获批准,由华南理工建筑设计院承办,并由环境艺术创作室全面主持西藏班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
在西藏班入学时担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毕业时担任校长的刘正义回忆说,“当时学校比较穷”,西藏班不仅需要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学校当时非常谨慎,但最终还是果断地做了开办的决策。
“我对西藏有特殊的感情,如果这件事情办不成,我会内疚一辈子。”陈开庆哽咽着说。于是当年高考结束后,学校派遣环境艺术创作室主任、西藏班班主任陈少熙奔赴成都,从西藏考生中择优录取了藏族学生13名、汉族学生15名、回族学生2名。30名西藏籍学生从雪域高原来到南国花城,开启了在华南理工4年的学习生活。
1992年,所有学生顺利毕业,除一位学生留在内地,其余29名学生均回到西藏,进入西藏设计院工作。
这些同学就像29个种子,撒向了雪域高原,在世界屋脊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西藏各个部门的技术骨干和各级领导。据统计,共有18位学生成为西藏设计院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其他学生在拉萨市建筑设计院、西藏大学工学院等部门担任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