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丨北京:高质效涉外公证服务 架起“一带一路”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5-08-11 10:49  浏览量:1

视频来源:中央广电视总台热线12栏目

随着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加快,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和深入,对涉外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法治的护航。

伊拉克是最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两国在2015年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近年来,也有许多中企积极参与到了伊拉克基础设施重建之中,为伊拉克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然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法律体系复杂多样,且各国法律的制定和修订频繁,也使得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可能面临较为复杂的合规风险。前不久,一家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进行备案工作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

这家企业承担了伊拉克某大型项目中的部分工程,且是整个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该企业在向伊拉克备案时,却被告知该公司的英文名称与该国贸易黑名单中的一公司雷同,很可能因此被拒绝参与合作,而按照申诉流程,该企业自证周期可能需要近两个月,这意味着项目随时面临夭折风险。在此情况下,这家企业向北京市长安公证处紧急寻求法律帮助,尽快证明自己与黑名单上的企业并非同一企业。

长安公证处的专业涉外团队在分析了该企业和黑名单企业的具体信息之后,制定出了通过办理证据保全公证来解决两企业区分问题的方案。长安公证处以最快速度出具了中文和阿拉伯语的双语公证书,并代其办理了外交部和使馆的双认证。最终,这家中国企业成功取得伊拉克方面的备案,项目也得以顺利推进。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由于国家数量众多,宗教、风俗习惯和法律各不相同。因此,长安公证处的涉外法律团队根据每个国家的要求,都有不同的应用方案,并尊重当地的风俗和法律。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近年来长安公证处涉外类公证业务呈逐年飞涨的趋势,2025年上半年,长安公证处办理涉外类公证超2万件,其中将近70%的涉外公证书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使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热线12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