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医美:“美丽” 包装下的健康赌局

发布时间:2025-08-11 10:50  浏览量:1

近年来,医美行业快速发展,但“无证行医”“假药泛滥”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近日,检察机关办理了一起非法行医并使用假药实施医美项目的刑事案件,揭开“美丽”背后的陷阱。

案情简介

小美和小花是一对好闺蜜,小美看到小花因为去美容院做了微调而变漂亮了心里有些羡慕,也跃跃欲试,但由于囊中羞涩迟迟没有去那家美容院。在看到网络上的小广告说只要2千元就可以变美的时候,小美心动了,于是根据网络上的广告找到了美容馆地址。在小美做了微调后,一开始还是很好看的,但是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一些并发症,面部发炎、肿胀等症状。于是小美立刻联系该美容馆,但是该美容馆不接电话,小美就去线下找该美容馆的老板,对方说她这个情况需要加钱修复,费用1万元起。小美为了美丽没有办法,只能四处借钱,但是修复的效果并不好,甚至导致小美低烧不断。小美找到美容馆老板理论,老板让小美再花2万元修复,小美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于是就报案了。

经查,该美容馆老板王某通过网络低价购入无批文、无中文标识、无检验报告的“三无”肉毒毒素,并在朋友圈发布“无痛瘦脸”“快速除皱”等虚假广告,吸引大量爱美人士上门消费。部分顾客注射后出现面部肌肉僵硬、过敏反应等症状。王某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证书》的情况下,长期为顾客注射来源不明的肉毒毒素、玻尿酸等医疗美容产品。经鉴定,涉案药品不含肉毒毒素有效成分,被药监部门认定为假药。王某非法获利金额达30余万元,已涉嫌非法行医罪和销售假药罪。

检察官提醒

“医美”本质是“医”,不是简单的美容服务。广大消费者务必“三步走”:
1.查资质:选择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规机构;
2.验药品:使用前扫描药品追溯码,确认是否为国家批准产品;
3.留证据:保存消费凭证、聊天记录,遇到非法行医及时报警。

美丽有价,生命无价。检察机关将持续亮剑医美乱象,守护群众“颜值安全”!

文字:鄂阳

编辑:阿检郎

审核:艾海哲 孙桂杰 陈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