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是俄乌战争最后一个残酷的夏天吗?

发布时间:2025-08-11 10:56  浏览量:1

本周,乌克兰局势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俄军正在乌军重点设防的城市地带——库皮扬斯克、塞维尔斯克、君士坦丁诺夫卡和红军城全面渗透。

俄军在本月占领了恰索夫亚尔的剩余部分,拿下了这一关键高地。而在针对塞维尔斯克、红军城和康斯坦丁诺夫卡、库皮扬斯克的持续进攻中,俄军渗透部队开始以公里为单位跃进,并且令人意外地渗透到城市中。而乌军的前线步兵好像蒸发了一样,任凭俄军渗透。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崩了

最出乎外界观察家预料的地点是红军城。对峙8个月后,俄军突然就渗透进了城里。7月底,乌克兰方面称,俄罗斯破坏小组利用乌克兰军队155机械化旅兵力耗尽以及错误传递当地情报的机会,通过兹维罗沃渗透到红军村市。双方都证实俄军的侦察-破坏小组已经进入红军村市中心,俄方发布了俄军渗透部队用自动武器伏击了乌军乘坐的皮卡的视频,而乌军发布的无人机打击视频则证明俄军越过城市中心,直逼火车站。

尽管乌克兰频道和西尔斯基每天都在宣称“俄军DRG已经被消灭”,但乌军发布的打击视频和俄军渗透视频越来越多。根据俄乌双方的视频,俄军已在城内推进了1公里,控制索巴切夫卡区并站稳脚跟,而渗透小组占领的区域更多。目前,俄军已经占领了罗金西克以东的矿坑和废料堆,正在尝试控制罗金西克。在城下对峙数月后,俄军终于看见了将红军城化作阿夫迪夫卡、弗勒达和苏贾等城市的可能性。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库皮扬斯克附近。俄军在库皮扬斯克市北部取得了新进展,并沿宪法街和库皮扬斯克保卫者街推进至“斯巴达克”体育场和列宁公园附近。最离谱的事情发生在库皮扬斯克西侧的索博利夫卡——在那里,一个勇敢的西部军区士兵走过了6.5公里,在一个没有乌克兰士兵的地方“打卡”。

对于俄乌战场来讲,这样的场景我们此前确实没见过。弗勒达也好,阿夫迪夫卡也罢,我们总是习惯俄军顶着巨大的伤亡才能通过野地,而乌军总能在背靠城市的情况下打出漂亮的防守战。尽管如今乌军依然在发布各种各样的打击小视频,但这种视频和俄军渗透步兵一起出现,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俄军能大规模步兵渗透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乌军前线兵力不足了。回想起来,2年前,乌军还能在短短20公里的巴赫穆特防线上凑齐二十多个建制旅,在每个街道放上一个排,在每个房子里放上一个班的壮丁。为了让不惧死亡的8万瓦格纳停在巴赫穆特城外,乌军拼了命地从后方增兵。乌军征召的不适龄人员在训练基地里头仅仅训练两天就被一路转运到巴赫穆特。36小时以后,这个临时组建的排在三栋高层建筑物的防区附近战死一半,剩下的被瓦格纳抓去当交换俘虏的货币。然后第二天,又是一个新的排投入战场,一切都宛如《地狱尖兵》一样残酷。

但不管双方有什么深仇大恨,两军人力也有耗尽的一天。等到2年以后,和巴赫穆特同样规模的红军城里,俄军的几个渗透部队越过了一栋又一栋的房子,直达市中心,整个路途中没有什么乌军步兵,他们或许跑了,或许死了,或许从一开始乌军就没有那么多兵力防守正面。

红军村的俄军轻而易举地渗透进城里,而克里米纳森林的乌军抱俄军步兵直接突袭了无人机飞手所在的据点。前线俄军发现,他们步行渗透的效率甚至高于机械化力量,要做的就是躲好无人机,在地下室里等待局势变得稳定。

由于步兵的稀疏,俄军开始系统性歼灭乌军无人机飞手

7月,俄军推进速度恢复到了去年11月的快速。但乌军至少还有一些好消息,7月,在增加大量番号以后,以47机械化旅和225突击团为主的乌军进攻部队打下了苏梅接触线西侧的金德拉季夫卡村,将俄军阻止在了苏梅方向,取得了一次罕见的进攻战斗胜利。

这一次作战乌军投入大量的技术装备和人力。其中,乌军在7月通过一次有效的海马斯火箭弹的打击消灭了俄军著名指挥官、“俄罗斯英雄”获得者155旅旅长谢尔盖·伊林上校及其指挥机构。在瘫痪了155旅的指挥机构后,乌军225突击团效仿俄军,用大量摩托车、沙滩车和焊接成“蛆”的装甲车组成突击队卸下登陆部队,再用FPV无人机和投弹无人机拦截增援部队,最终乌军打下了金德拉季夫卡村。

这是乌军时隔半年以后,首次在俄军火力下“顶牛”夺占了一个村庄,证明其依然有能力组织反攻。但从俄方发布的视频来看,乌军的进攻和俄军一样惨烈——在进攻中消耗的载具和损失的人力,与其取得的收益不成正比。虽然这次有效进攻振奋了乌军的士气,但依然说明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乌军的资源不支持他们通过进攻收回更多的领土。

熟悉笔者的人都知道,笔者不轻易说俄罗斯人好话。但如今,残酷的战场现实让笔者不得不承认,在经历了三年半的消耗以后,乌克兰的人力问题正滑向一个灾难性的临界点。

根据乌克兰议员的说法。现在前线的乌克兰武装部队人数只有30万人;基辅政权每月号称动员约3万人,但只有约1.6万-1.9万人在执法机构正式登记;战场上的实际损失每月达5000至8000人,加上逃兵则可能高达2.5万人,有时高达4万人。这意味着乌克兰武装部队人数每月按照1-1.5万的速度减少。

正如乌军93旅旅长对CNN抱怨的这样:“我们面临着灾难性的人员短缺。没人想打仗。对他们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老兵还在,他们疲惫不堪,需要补充,但没有人给他们补充。我们也累了。每个人都厌倦了这场战争,我认为其他国家也厌倦了帮助我们。”

这种人力鸿沟也体现在了征兵上。就在俄军进攻的过程中,乌克兰军队正在主动进行重组,这充分说明了乌军的捉襟见肘。

当下乌军大概分为三种类型:1.进攻单位,只有突击团、突击营和特战单位,这些单位能优先获得年轻的壮丁、囚犯突击队和年轻志愿兵(包括女兵);2.核心单位,用于稳定战区的重机械化旅和少量编制还完好伞兵部队和民族主义部队,比如第三突击旅和亚速系一些部队,这些单位尽可能保持员额完整,同时确保炮兵和无人机供应;3.填线和用于拆分的血包部队,基本就是各类机械化旅、海步旅和其他领土防卫旅,这些旅目前作为人力“血包”,以连为单位向前线“堵漏”。

在大规模改组背后,乌军的动员体系也从高效的苏联体制转变为支离破碎、各自为战的“乌克兰特色”体系。举例而言,在乌克兰统帅部赋予部分前线乌军番号征兵权后,各个旅级番号其实高度英军/日军化——成了某种行政机构。政治可靠、损失小、战斗力强的旅会优先从征兵机构(TCC)拉人,泽连斯基会给他们资金和装备,维系其战斗力。比如几个领土防卫旅就获得了一些翻修的机械化装备,扩编成重机械化旅。有些旅则基本只剩下行政性质,主要负责训练士兵,然后提供给需要的部队当“血包”,像大名鼎鼎的93机械化旅,在一线很难得到装备和人力的增援。

影响乌军增兵的因素很多,持续的伤亡和乌克兰糟糕的暴力影响了老百姓对战争的热情,财政资源的捉襟见肘则是压死乌军兵力补充的最后一根稻草。据笔者了解,乌军接收自己货物200(苏东对阵亡士兵尸体的代称)的问题上存在大量寻租。现在乌军甄别死者的方式主要是靠DNA,需要包括父母在内的直系亲属提供,但很多家属提供DNA以后就再无下文,如果询问乌克兰内政部,就是没有匹配上或者没找到。

而这些抚恤金不幸地变成了产业链,乌克兰人抱怨这东西现在就是一个买卖,因为做基因测试的钱甚至都要家属自己出——出得越多,DNA就能越早检测出来。从乌军的角度来讲,每具尸体都是五百万格里夫纳的抚恤金,决定这些尸体归属的官员实际上权力极大,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箱——无人认领的尸体,就是无人认领的五百万格里夫纳。

俄罗斯人知道这一点。自库尔斯克大反攻胜利以来,俄罗斯人在持续不断地运送乌军尸体给泽连斯基。几十万失踪士兵家属都会被这几千具尸体调动起来询问自己儿子的下落。这会有效迫使家属向泽连斯基当局施加压力,同时增加TCC(征兵机构)的征兵难度和基辅的财政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见了这场民族仇杀战争中的“黑色幽默”。当下,俄罗斯人开始系统性攻击乌军征兵处的办公地点,并要求乌克兰人提供征兵处地理位置。当然,傻子也知道这么直接问会被无效信息灌满,俄罗斯人想的方法是,为了检验诚意,乌克兰人需要向毛子提供一笔钱(通常用比特币支付)以后,再提供征兵处信息。

即便如此,乌克兰人依然每天向俄罗斯方面提供不少征兵处信息,并支付了不少比特币——很多乌克兰人已经拿不出几百美元的比特币,因此他们不得不几个人集资一笔钱,付费给俄罗斯人换取一架见证者炸了令人讨厌的TCC。

说到见证者,俄罗斯日益增加的武器产量让俄军有富余的见证者轰炸乌军。西方推测,俄罗斯每月可生产多达5000架“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为了生产如此多的无人机,俄罗斯人雇佣了朝鲜、阿富汗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工人。

而产量的激增已经体现在战场上。7月,俄军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和各种导弹打击乌克兰境内目标的数据大幅度上升:7月发射的“天竺葵-2”(Герань-2)自杀式无人机和诱饵目标达到6298架次,相比6月的4514架有大幅增加。此外,喷气式自杀无人机“见证者-3”(Shahed-238)的使用增加,单日发射纪录也被更新,目前为单次728架无人机。当下,俄军终于有了笔者心心念念的“空地-88替代品”。

除此之外,俄军各种先进导弹月产量已达200-250枚,包括“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口径”巡航导弹、Kh-101巡航导弹、“缟玛瑙”岸基导弹和“锆石”导弹,年产量将突破3000枚。这些兵器,无疑将对破碎的乌克兰防空系统带来新的压力。

这意味着俄军可以对30公里外的“浅近中等价值目标”挥霍火力

此外,俄军还在储备预备队。据西方开源人士的分析推测,俄工业部门2025年计划交付1500辆坦克,主要为苏制坦克现代化改型,其中俄罗斯军工联合体每年从头开始生产(包括铸造车体)250-300辆全新的T-90M主战坦克。同时,还通过翻新生产250-300辆T-72B3M和大约100辆T-80BVM主战坦克。事实证明,俄罗斯每年能够生产600-700辆现代化主战坦克,并翻修800辆苏联坦克。这意味着,俄军目前手里会有一批富余的导弹和一批可用的载具。而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俄军一直在珍惜载具,看起来俄罗斯统帅部在等待一个合适时机将这些兵器投入战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俄军可以挥霍进攻兵力——一如他们的苏联统帅部前辈那样。当下,俄军的人力和财力并不支持他们继续试错,国际局势也并不总是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变换。布鲁塞尔清晰地认识到,目前整个北约的武装力量都在用“AAA华强北王哥”啄得有来有回,俄罗斯也没有办法得到“AAA十堰王哥汽车”来实现“载具自由”。俄罗斯尽管不满,但这种常态他们终究是可以接受的——胜利总比战败强。

兵器之外,俄罗斯更加接受不了的是人力损失。当下,俄罗斯的人力-土地交换比依然没有升值或贬值,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消耗10名俄罗斯士兵。俄罗斯现在每个月获得600平方公里土地,代价就是阵亡5000人。尽管俄军每个月依然能征召4万人,但在持续的损失和轮换之下,俄军总兵力就如西尔斯基说的那样——每个月正增长9000人。

虽然大体上俄军的员额数量仍持续增长,与之相对的,乌克兰兵力在持续降低,但在战争持续1200天以后,俄罗斯统帅部比谁都明白,俄罗斯的人力资源和欧美、乌克兰一样有限,再高昂的士气在经历3年半和15万阵亡的挥霍以后,都会让进攻兵力变得珍贵。

但无论如何,攻势还在继续。就在乌克兰前线四座城市苦苦支撑之际,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得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的湾流G650ER飞机再次离开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向那个咋咋呼呼的总统带回了普京的态度。随后,决定世界命运的几个人互相通了电话,之后美俄共同确认,两个核大国的领导人决定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会面,谈谈欧陆的前途和命运。

尽管所有人都推测俄军要打到年底,但在北风席卷欧陆以后,谁也不怀疑来年硝烟会暂时散去。乌克兰和俄罗斯本来可以在2022年的春天达成协议,少死100万人。但民族仇杀战争的特点就是人没死够是不会停下来的。如今,两方都已筋疲力尽,而乌克兰已愈发难以为继。这些迹象说明,在斯拉夫人互相血腥厮杀3年半以后,这或许是东欧平原最后一个残酷的夏天,战争中的一切都在迈向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