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刚刚消停,就有人“背刺”中国?当着泰国的面,中方把话说得很明白,洪森坐不住了
发布时间:2025-08-11 11:16 浏览量:1
当地时间8月7日,柬泰边界总委员会特别会议签署停火文件,央视新闻报道了这一消息。这场持续多日的边境冲突暂歇,却有暗流在舆论场涌动。
冲突从7月24日爆发,五天时间里,炮火让两国边境百姓不得安宁,也给东南亚和平局势蒙上阴影。关键时刻,中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多方介入调停。马来西亚主办、美国协办、中国参与的谈判中,特朗普提出停火倡议,泰柬领导人7月28日在吉隆坡握手言和,约定从当日24时起无条件停火,后续还安排了区域军事指挥官会议和边境联合委员会会议。
停火协议达成后,局势并未立刻平稳。双方仍有零星交火,互相指责对方违约,马来西亚不得不派出监督团队到边境盯着。直到8月4日至7日的边界总委员会会议召开,4日到6日的秘书处会议为7日的特别会议铺路,最终双方在特别会议上签署文件,才让和平的希望更实在些。
中国在这期间的动作不少。王毅外长分别和柬泰两国外长、东盟秘书长沟通,外交部和两国保持密切联系,多次传话,亚洲事务特使还两次穿梭劝和。7月30日,孙卫东副部长在上海主持中柬泰三方非正式会晤,柬泰双方都表态会遵守停火共识,还肯定了中国的作用。中方做这些,就是想推动停火协议落地,让边境尽快恢复稳定。
就在局势向好时,有些外媒跳了出来。他们说中国向柬埔寨卖无人机,支持柬埔寨和泰国打仗,还配了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在柬埔寨上空的图片。这说法一出来,很容易让泰国那边产生想法,毕竟刚停火,双方关系还敏感着。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很快就回应了,说这是假消息,图片其实是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在柬埔寨搞飞行表演时拍的。中国说得很清楚,作为柬泰两国的友好邻居,调停这事上没半点私心,就盼着双方赶紧停火,好好过日子。这话既是澄清,也是说给泰国听的,免得误会加深。
看到中方表态,柬埔寨前首相、现任参议院主席洪森也连夜发了文。他说最近有传言,日本和中国分别给泰国、柬埔寨提供无人机援助,韩国还卖给泰国敏感军事物资。但他觉得,不管柬泰的武器装备从哪来,都不该把这些和其他国家扯到一起,毕竟这些国家都在帮着调停,想让冲突停下来。
洪森这话有意思,没直接说传言是假的,却把话题引到了“调停者”这个身份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这是在帮中国圆场,不想因为这些传言影响了各方好不容易促成的和平局面。
为什么洪森会这么做?看看柬泰两国的实力差距就明白了。柬埔寨的经济总量还不到泰国的十分之一,人口也只有泰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国防预算更是差得远。真要是打下去,柬埔寨肯定占不到便宜。现在停火了,最怕的就是泰国反悔,等缓过劲来再动手。所以柬埔寨需要找外力制衡泰国,确保停火协议能算数。
特朗普这个人大家都知道,爱面子,还一直想拿诺贝尔和平奖。这次调停泰柬冲突,他觉得自己功劳大得很。洪森看准了这一点,之前在感谢的时候,花了不少篇幅夸特朗普,说他的倡议有远见,救了好多人,连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都排在后面,提到中国时就简单一句“感谢支持”。
洪森这么做,无非是想让特朗普更上心,毕竟泰国再横,也不敢轻易得罪美国和特朗普。但这并不代表他不重视中国。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就公开感谢过中国,说中方在调停中出了不少力。
其实这次泰柬能坐下来谈成,中美联手起了不小作用。中方的努力更是关键,不然也不会专门搞三方会晤推动落实停火。中美能一起帮忙解决地区冲突,这事儿挺难得,也给其他国际争端的解决提供了点新思路。要是美国能少点零和思维,和中国好好合作,很多地区热点问题说不定都能找到和平解决的办法。
西方媒体这时候跳出来抹黑中国,不是第一次了。他们炒作“中国递刀”,却对泰国F-16战机依赖美国洛马公司技术支持的事装聋作哑。要按他们的逻辑,美国这算不算支持泰国打仗?显然不是这么回事。武器买卖和军事合作是一回事,直接支持冲突是另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西方媒体这么双标,说到底是怕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和柬泰两国的关系摆在那,柬埔寨很多主干道都是中国贷款修的,泰国的旅游业也离不开中国游客。这种深度的经济融合,让中国在调停两国冲突时有独特的优势。西方看不惯,就想通过造谣抹黑,破坏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削弱大家对中国的信任。
中国一直坚持的是全球安全倡议,想构建一种大家共担安危、求同存异、靠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亚洲安全模式。在泰柬冲突里,中方的立场很明确:
(1)不偏不倚,只帮着劝和,不帮任何一方打仗
(2)支持东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地区问题
(3)愿意和相关国家保持沟通,继续为巩固停火出力
说到底,泰柬冲突能停火,是各方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这时候最该做的是珍惜和平,推动局势进一步稳定,而不是搞小动作,挑拨离间。中国不怕被抹黑,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那些想“背刺”中国的人也该明白,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上一篇:断供背后:一场关于房子的清醒剂
- 下一篇:生意社:供应阶段缩量 丙烯腈市场震荡上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