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观察 | 浙江推动地方慈善立法,构建高质量发展行业生态

发布时间:2025-08-11 11:14  浏览量:1

2025年第18期 | 总第18期 | 公益慈善专题

浙江推动地方慈善立法,构建高质量发展行业生态

2025年7月1日,《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杭州市慈善领域的首部地方立法,该条例在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信托、社区慈善、慈善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推动杭州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

热点微评

2025年以来,浙江省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省级层面,修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在副省级层面,先后修订《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和发布《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宁波市和杭州市均提出了颇具创新和借鉴价值的慈善事业促进措施,旨在搭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场景丰富、公信透明、配套完善的慈善行业生态。


一是明确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慈善促进工作机制。地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将慈善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由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慈善工作。建立教育、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参与,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村(居)民委员会支持协助的工作协调机制。


二是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慈善事业。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参与慈善工作。鼓励企业将公益慈善纳入自身的发展战略,通过开展慈善捐赠、设立慈善组织、设立慈善信托等形式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加快培育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救助等领域的慈善组织。


三是丰富开展公益慈善的场景。推动慈善信托的创新探索,鼓励以实物、房屋、股权等非现金类财产设立慈善信托,支持慈善组织设立慈善信托专户。 鼓励通过培育社区慈善组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慈善信托等形式,推动社区慈善发展。鼓励慈善组织、慈善行业组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支持慈善组织储备救援设备、救灾物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等资源。


四是加快慈善公信力建设。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由相关政府部门委托高校专家或专业机构,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进行评估。建立慈善服务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慈善信息,方便公众查询。推动区域性的慈善联合型、行业性组织建设,加强行业内部规范、自律。鼓励专业机构为慈善行业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审计、会计等服务。


五是完善慈善配套的软件与硬件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由市民政部门完善相关标准,鼓励高校设立慈善专业,支持设立以培养慈善人才为目的的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和慈善项目。在文化建设方面,打造形式多样的慈善广场、慈善公园、慈善商圈等慈善文化地标。在慈善礼遇方面,明确在消费优惠、窗口服务、培训提升、困难帮扶等方面为捐赠人提供关爱礼遇。

相关链接

1.如何高质量发展超大城市慈善事业 上海给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方案

2.首善之都再上新台阶 《2023年北京市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成果》发布

3.《苏州市慈善促进条例》正式实施

4.云南就《慈善事业促进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社会政策观察

社会政策观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服务政府和社会的产品,由关注热点、热点微评、相关链接三个模块组成,侧重关注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四个领域,旨在倡导从实践中求破解热点难点之道,传典范案例,推动实践与政策创新。

关于慈善研究中心

慈善研究中心以“善经济”理念为价值引导,致力于推动公益慈善行业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咨询评估、政策倡导、行业交流等,为政府、企业、公益慈善组织等提供专业智库服务。中心在慈善法律政策、科技向善、金融向善、慈善信托、应急人道、大病救助等领域均有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深度参与了慈善法的立法、实施评估和修改等工作。

联系我们

邮箱:prc@bnu1.org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慈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