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赚钱的六大AI产品
发布时间:2025-08-11 11:19 浏览量:1
和海外 AI 公司赚得盆满钵 满不同,国内 AI 公司要不就是做定制项目,根本赚不到钱;要不就是割韭菜,很难持续经营。
这一方面和国内环境有关系,比如我们以传统企业为主,业务在线化不足,缺乏 AI 落地的基础。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软件公司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方向。
一个 AI 产品要【规模化】赚钱,必须具备 3 个特点:
1、业务场景必须适配 LLM 的能力
比如,容错率高,或者业务逻辑相对简单。
2、必须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
比如,有些 AI 产品只能提高 20% 的效率,对客户来说,付费意愿就不强。
而好的 AI 产品往往可以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更容易赚到钱。
3、应用必须要广泛
有些 AI 产品不是没有价值,而是过于定制化,这种就很难【规模化】赚钱。
那么,【在中国】,到底有哪些 AI 产品已经开始【规模化】赚钱呢?今天就来分享一下。
值得强调的是,这篇文章仅适用于【中国 AI】:因为中国和美国真的是两个市场,不能一概而论。
1、 AI 客服
除了 AI 编程,AI 客服可能是目前最成功的 AI 赛道之一,其场景包括营销外呼、售后服务等。
AI 客服的优点,不仅仅是节省人力,更重要的是:在人力不足的背景下,可以大大提升对客户的响应速度。
一位 SaaS 公司的客户成功负责人告诉我:在以前,由于客户成功经理人手不足,大量普通用户的咨询无法得到及时回应。 AI 客服上线以后,这些用户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秒回”,满意度大大提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 AI 客服是完美的。
实际上, AI 客服的本质是“向量检索”,即根据用户的问题去匹配“相似内容”,但很多问题在知识库中并不存在“直接的答案”。
因此,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 AI 客服往往就会乱说一通。
另外,当用户的咨询带着强烈情绪, AI 客服往往无法准确识别用户意图,更不要说“有温度的回应”。
这就导致在很多场景下, AI 客服给用户的感觉更像是“人工智障”。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对用户和问题进行分级。
以前面提到的 SaaS 公司为例,他们更多是用 AI 客服满足普通用户的咨询。
而核心用户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仍然会延续“真人客服”的服务模式。
2、 AI 员工助手
多位中国 SaaS 创始人告诉我,员工助手是目前他们卖得最好的 AI 产品。
首先,“员工咨询”确实是一个普遍的业务场景,比如咨询年假、查询快递等等。
另外,和传统的机器人相比, AI 员工助手的用户体验和维护效率,也确实有很明显的提升。因此,很多企业都愿意买单。
不过, AI 员工助手仍然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很多员工仍然抗拒使用,在他们看来,既然 AI 的回答不能 100% 准确,那为什么我不直接问行政人员呢?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传统企业。说白了,用户的工作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AI 的落地效果。
另外,AI 员工助手还存在一个商业化难题,那就是产品高度同质化,缺乏竞争壁垒,很容易陷入低价竞争。
我认为, AI 员工助手可能更适合作为增值功能打包售卖,单独售卖将越来越难盈利。
3、AI 面试
AI 面试产品其实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在没有 LLM 之前,AI 面试官缺乏“拟人化”的互动,用户体验很糟糕。
但是,有了 LLM 的加持,AI 面试迎来了大爆发。
以我的一个粉丝为例,他们的 AI 面试产品就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营收: 近100家世界500强青睐的中国AI,是如何打造的?
据我了解,在很多企业,从简历筛选、面试邀约到视频面试、面试评价等全流程,都已经实现了“去人化”,完全由 AI 来完成。
当然了, AI 面试也存在短板。
比如,高级人才的面试非常个性化,并且强调创新、战略等软性思维。AI 的能力还无法应对这样的复杂场景。
目前, AI 面试更多运用于蓝领招聘、校招等相对简单、容错率高的场景。
4、AI 培训
和 AI 面试类似,LLM 也彻底颠覆 了培训软件赛道。
以前的培训软件,说白了就是看视频学习,缺失了最核心的“练习”环节。不但员工消极应对,学习效果也很一般。
有了 LLM 的加持,AI 可以扮演客户、下 属等角色,模拟真实的业务场景进行陪练,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目前,北森的 AI 培训软件已经实现规模化营收,获得了大批头部企业的认可: 从 eLearning 到 AI Learning:北森跨越 AI 鸿沟
5 、 AI 运营
运营工作往往非常繁琐,高度重复,比较适合 AI 的应用。
比如,跨境电商运营就需要频繁生成亚马逊平台的产品帖子,包括图片和文案等。
有了 LLM 的加持,图片、文字生成的工作都可以交给 AI ,大大提升了运营的工作效率。
不过,运营工作往往涉及多个步骤,但并非所有步骤都适合由 AI 来完成。比如,产品帖子的内容生成后,还需要按照一定频率在亚马逊平台发布。
而“在亚马逊平台发布帖子”这个任务,显然不太适合 LLM。
因此, AI 还必须结合 RPA 等软件,从而实现“端到端”的业务支撑。
6 、 AI 营销
前面 5 个业务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业务逻辑简单,容错率很高。
比如,AI 生成亚马逊帖子的图片,其实并不需要太高的图片质量;再比如,AI 面试的主战场蓝领招聘,面试逻辑也相对简单。
营销业务也存在很多高容错的场景,比较适合 AI 落地。
比如:
在拜访客户前, AI 可以给销售人员推荐同行业的成功案例,帮助销售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在拜访客户后, AI 可以根据录音总结拜访记录,可以大大减轻销售人员的总结负担。
另外, AI 还可以进行商机分析,帮助销售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这些场景下, AI 都 能够帮助提高线索转化率,因此企业的付费意愿也较为强烈。
目前,中国的 CRM SaaS 公司比如销售易,已经和客户共创出了不少有价值的 AI 产品,有机会实现规模化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