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 滨城记忆 | “路南工作团”激发汉沽地区民众抗日热情
发布时间:2025-08-11 11:20 浏览量: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面对日寇的野蛮侵略,在我党倡导、建立并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侵略者,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在全国抗战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天津滨海地区人民在我党组织领导下,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战洪流,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委党史研究室)、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抗战烽火 滨城记忆》专栏,撷取天津滨海地区抗战的烽火硝烟战场、重要历史事件和英勇革命事迹,重现滨海地区人民浴血奋战、夺取胜利的英勇壮举、精神风貌和宝贵经验,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汲取力量、开创未来,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抗日战争时期,北宁铁路以南(简称路南)、蓟运河以东地区就是现在汉沽一带。1942年,日本侵略者调遣大批部队,在伪军的配合下,对冀东抗日民主政府丰玉宁等联合县进行扫荡,逮捕党的地方工作人员,屠杀抗日积极分子,破坏基层革命组织。在这样的极端严峻形势下,中共丰玉宁联合县委总结经验,开辟北宁铁路以南,蓟运河以东的沿海地区,在全县范围内抽调了20多名斗争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路南工作团。
路南工作团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明确的工作目的、方针和政策,他们采取由秘密到半公开、由上层到下层、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的方法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路南工作团采用向骨干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运用统一战线争取伪职人员等多种方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工作迅速取得成效,在路南开辟了大片活动区。并逐步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从此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自觉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正确轨道。
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汉沽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领导人,武汉兴(前排左起第三),时任路南工作团党委委员
1943年7月,根据开辟工作的进展和群众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党组织相继培养了一批党的积极分子,其中农村骨干分子李树同、陈玉清经培养、考察,于1943年9月入党,这是在汉沽地区发展的第一批党员。1943年底,党组织根据农村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在萝卜坨、看才庄、高庄、付庄、洒金坨等村庄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其中发展党员最多的是付庄,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村就有18名积极分子先后入党。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经当时汉沽地区隶属管辖的丰玉宁联合县八区区委批准,成立了付庄党支部,这是汉沽地区成立最早的党支部。从1944年春到1946年秋,是汉沽地区党组织蓬勃发展的时期,一大批来自农村、盐滩、渔村的骨干力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革命增添了新的力量。
党组织的普遍建立,也推动了群众组织的发展。各村的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民兵等群众组织也相继建立。这些群众组织紧密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开展征粮征款、掩护区干部、坚壁清野、保护物资、站岗放哨、送信带路等工作。还经常配合党的地方武装队伍扒铁路、割电线、抓汉奸、打埋伏,成为抗日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卓有成效地工作和斗争,使游击区更加巩固,抗日斗争掀起了新的高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汉沽地区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如1944年春晒期间,盐业工人在西起八卦滩边沿的大八号、东到大神堂方圆几十里的滩地里举行罢工,前后持续十多天,迫使滩灶户答应给盐工增加工资的条件。这次罢工不但震慑了滩灶户,鼓舞了盐工的斗志,也使党组织的威信得到提高,政权得到巩固。
抗日战争胜利后,汉沽军民团结一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反动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汉沽革命斗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迎来了汉沽的解放。【区委党校(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