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末伏,老话“末伏大日头,寡妇要发愁”,末伏晴天有啥预兆?

发布时间:2025-08-09 20:11  浏览量:1

时光流转,翻开日历,已至8月9日,今天是步入立秋节气的第3天,也是立秋后的首个“庚日”,意味着从今天开始,今年的末伏正式拉开帷幕。

末伏,是三伏天里最后的一个阶段,它出现的时间,往往是在立秋之后的。立秋时期,气候已经在慢慢悄然发生了变化。因此到了末伏的时候,一般是白天阳光剧烈,那灼热的日光依旧炙烤着大地,盛夏的余威热仍旧强悍;不过等到了晚上和第二天清晨的时候,能感觉到凉意渐升的,晚上出门散步能感觉到凉风的。

末伏是三伏天最后一伏,这个时候,暑热气息仍在,还是要暑天了,农作物仍在铆足了劲的生长。秋天时,能否迎来大丰收,此时的天气就十分关键了。通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末伏到来这天的天气,能够预测后续的天气。

小时候听到老人说过一句话“末伏大日头,寡妇要发愁”,今年就是末伏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天出现大太阳有啥预兆?一起来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末伏到来的当天,出现了大晴天,当天烈日当空,太阳光照毒辣,说明当天气温高,副热带高压势力强悍,那么则预示着,这种晴热的大晴天,后续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降雨非常稀少。

而此时又正是名作为处于灌浆、结籽的成熟关键期,对于水分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一旦出现了持续的晴热少雨天气,那么天气会变的十分干燥,出现秋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最终影响收成。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末伏到来的当天,出现了下雨天气,当天阴雨绵绵,雨水不断降落,那么说明此时暖湿气流活跃频繁,空气中水汽较足,降雨条件好,则预示着后续秋天里,降雨天气比较频繁,雨水会比较充足,不用担心长期出现晴热天气不降雨而出现干旱的情况。

末伏时期,是农作物生长冲刺的阶段,距离收割就差临门一脚了。此时田间各类农作物都积极生长,对于雨水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此时雨水充足,为秋收农作物迎来大丰收提供了保障;同时此时过段时间要开始种冬小麦了,雨水能改善土壤墒情,为冬小麦播种提供坚实的基础,利于后续生长。

此外,还有农谚明确指出了末伏的天气,与当年秋收之间的联系,“末伏大太阳,无粮装粮仓”、“末伏雨淋淋,秋收堆满仓”、“头伏有雨二伏旱,末伏有雨吃饱饭”等等农谚,都指出了,末伏出现了大晴天,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影响收成;反而末伏出现了下雨天气,则预示着当年能迎来大丰收。

这就很好理解“末伏大日头,寡妇要发愁”这句话了。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妇女本就身处弱势,农田耕种本就是力气活,妇女力气一般是不如男人的,如果出现了大晴天,表示后续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需要人工想办法浇水,比如挑水浇水,这对于男人来说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了,更别说是妇女了,一旦浇水不及时,就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从而导致粮食减产,一家人温饱都成问题了,因此才有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