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花柱与垂花门,古人建筑审美的绝美体现
发布时间:2025-08-07 19:00 浏览量:2
说起垂花柱,或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若指出实物,估摸着许多人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它也,街上似乎时常可以看到。
垂花柱,其实也是中国古典建筑构件之一。古今中外的建筑中,柱子一般都是用于承重,支撑起,建筑上部的结构。但垂花柱虽称为柱,但它却完全没有托举承重的功能,只因它从建筑上部垂落,却不接立于地面,只是露出那雕花的一小节,虚垂空中,负责貌美如花即可。
垂花柱,亦是独属于中国建筑构件中的高颜值配件,它往往连接在梁架间,由上而下垂落,自底部开始便雕花镂刻,远远望去,就如汉含苞待放的花朵,极其美观,又极具传统的审美特色。因此如今许多门店的装修尤其是带有传统审美的门头设计都喜欢配置上美轮美奂的垂花柱。因此,它虽古老,却也并不陌生。
若要说起垂花柱好处还真是不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占天不占地,既美观又节约空间,还相当有辨识度。但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说的,中国的传统建筑配件,多是美观与实用兼具的。因此垂花柱虽然是典型的装饰构件,但他除了美观外,且可以营造建筑空间的层次感外,其实还具有平衡屋梁受力的功效,并可以延展宅门檐下的空间,这一点功效使得他在传统风格的店铺门头设计上相当受欢迎。
作为一件以修饰作用为主的构件,垂花柱在传统建筑史上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晚。如今能考据到的关于垂花柱的文献,便是讼营造法式上所提到的“虚柱”。但从目前实物考据来看,讼古代建筑上使用垂花柱已经相当的流行了,因此有理由垂花柱的出现应该远早于宋代。
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构建中,垂花柱便是建于垂花门上。我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这“二门”便是所谓的垂花门,因为他一般就坐落于四合院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而得名,又因其特色便是以垂花柱作为修饰,并延展出檐下空间而称垂花门。
垂花门亦是中国传统宅院中的一道屏障,用于区隔内外宅之用,保证内宅空间的私密性之用,又可以以此来体现宅主人的家势财力以及文化素养。甚至通过垂花门的风格,亦可以分辨出宅主人的爱好与个性。因此,旧时的人们对于垂花门还是相当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