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文脉流长丨作家团刷新“临夏印象”

发布时间:2025-08-11 09:29  浏览量:1

八月初秋的陇原,天高云阔。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以清凉绿意与深厚文脉迎来一批特殊的访客。8月9日,在“黄河远上·文脉流长”全国著名作家临夏行活动中,文化观察团的成员们深入临夏州腹地,开启了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深度探访之旅。

对话远古:在岩层中翻阅高原史书

从兰州一路向南,短短一个半小时车程就到了临夏州境内。首站是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藏4万余件化石标本,占据“十项世界之最”的馆藏——世界上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的聚集地、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独一无二的和政羊……这些凝固于岩层中的远古生命密码,让临夏行的作家们大开眼界。

“非常震撼!”著名评论家、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莉直言,这些珍稀化石不仅展示了久远的历史和惊人的生物多样性,更让她深刻感受到“和政乃至整个黄河上游地区,真是一个充满宝藏的地方”。著名诗人、湖南诗歌学会副会长张战同样被深深触动。她特别提及馆内保存完好的中国本土古动物化石,如“真猫”“铲齿象”等,“这些名字对大多数人都是陌生的,尤其是‘真猫’与现代猫的渊源,激起了我强烈的探索欲”。在她看来,这些化石不仅是地方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为研究黄河远古文明与生态变迁提供了关键样本。

松鸣如涛:绿意盎然的“西北江南”

带着对远古的惊叹,观察团随后来到了被誉为“陇上绿色明珠”的松鸣岩。这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2700多米的海拔、33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其间古松参天,青峰接云,峡谷间小峡河奔腾不息。每当山风掠过,松涛阵阵,其名“松鸣岩”便由此而来。高达36.56%的森林覆盖率及95%的植被覆盖率,让这里成为临夏州的天然氧吧。著名评论家施战军赞叹此地展现了“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自然之美。从大山、高山草甸到林下景观,层次丰富,充满活力”。

张莉的观感则更具颠覆性。“这里的风景完全颠覆了我对西部地貌的刻板印象,”她坦言,“它更像江南,如此葱郁优美。”眼前满目苍翠、游客如织的景象,让她不禁流露出对临夏、和政、兰州人能在节假日畅享此等美景的“羡意”。

午后,行程沿壮美的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继续延伸。这条全长286公里、宛如丝带缠绕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景观廊道,将观察团引向耳子屲梁。立于梁上,远处雄伟的太子山雪峰被云层笼罩。山名“太子”的两种传说——秦始皇长子扶苏戍边或西秦太子乞伏炽磐的遗迹,更为其增添了历史厚重感。施战军对此地的文旅发展活力印象深刻,他认为展现了“自然与人文资源的深度融合”。

天籁“花儿”:泥土里长出的朴素诗行

耳子屲梁脚下,河州“花儿”在青山间千回百转,一场露天“花儿”赏析会在这里进行。

《河州大令》的苍茫、《白牡丹令》的婉转、《雪白的鸽子》的灵动、《脚户令·下四川》的坚韧,在民间歌者未经雕琢的嗓音中流淌。男女对唱的古老形式,传递着最本真的情感。著名翻译家曹元勇虽未能尽解方言歌词,却敏锐捕捉到曲调中蕴含的“对生活的向往与美好感受”。他将其与西班牙弗拉门戈的炽烈对比,认为“花儿”的情感表达更显内敛悠长。这来自大地的朴素歌声,让曹元勇决心“回去补课”,探寻歌词背后的深厚文化密码。张莉则被这“来自大地的朴素歌声”所感动,称其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著名作家王跃文则完全沉浸在“花儿”的艺术魅力中。他惊叹于当地歌手即兴创作的能力:“触景生情,张口即唱,连日常对话都能化作歌谣。”在他看来,临夏人仿佛“人人都是歌手,个个堪称艺术家”,这种流淌在血液中的艺术天赋,让每一首“花儿”都成为“从生活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诗行”。

古巷新生:市井烟火中的文脉绵延

当天文化探访的最后一站,落在临夏市充满烟火气的八坊十三巷。这片占地41万平方米的古老街区,曾是典型的“城中村”,经保护性开发后涅槃重生,成为国家4A级景区和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漫步在由八座寺坊和十三条巷道编织的网络中,砖雕、木刻、彩绘装饰的古典建筑群鳞次栉比,手工艺馆、盖碗茶广场等特色节点展示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这里居住着回、汉、东乡等8个民族 1.7万余人,改造后已接待游客超 2000万人次,成为丝绸之路民族交融的活态见证。

曹元勇对沿途建筑、路况、自然风景及居民精神面貌赞不绝口,认为“整体环境洋溢着幸福生活的时代感”。张莉则通过这一天的密集探访,对黄河上游的认知从抽象走向具象:“这次亲身体验,对黄河上游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这是视频、电影无法替代的。”

施战军的感触更为综合。他坦言此行“远超预想”,无论是自然馈赠还是人文积淀都带来强烈共鸣。脚踏这片土地,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充盈着“对现实的热爱”。“自然美、生活美、人文美在此交织辉映”,他也发出了诚挚邀约:“希望更多人能亲自前来,感受这份独特魅力。”

当作家们以脚步丈量黄河上游的山水与街巷,临夏大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正通过他们的解读,向更广阔的世界传递一个崭新的西北印象——这里远非只有茫茫戈壁,而是绿水青山与多元文明共生的神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