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女博士拒绝给弟弟买房,睡梦中被父亲砍死,还被骂白眼狼

发布时间:2025-08-11 12:35  浏览量:2

2002年3月26日,天还没亮透,山东省烟台市辛庄镇贾家庄子村66岁的赵玉令轻手轻脚地推开了女儿女婿的房门,他手里,紧紧攥着一把斧头。赵玉令看着他们,一股邪火直冲脑门。他举起斧头,朝着熟睡中的两人砍了下去。事后被捕,赵玉令毫无悔意,甚至骂女儿是“白眼狼”。

到底发生了什么?亲生父亲为何对高学历的女儿女婿下此毒手?一切,还得从赵庆香的出生说起。

1972年,赵庆香出生在贾家庄子村赵家,她的到来,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多少喜悦。父亲赵玉令一看是个女孩,连月子里的妻子都没多看一眼,转身就出门找兄弟喝酒去了。

两年后,弟弟赵庆泉出生了。这可把赵玉令高兴坏了,郑重其事地给儿子取名“庆泉”,就盼着这个儿子能给老赵家延续香火。全家人的宠爱,一下子都集中到了赵庆泉身上。

可惜,赵庆泉小时候得了脑炎,落下了癫痫的后遗症。这更让父母觉得亏欠了他,把他当成了“宝贝蛋”。而作为姐姐的赵庆香,从记事起就被灌输“要照顾弟弟”的思想。弟弟但凡有点闪失,挨打挨骂的总是她。饭桌上,弟弟考个70多分,父母就喜笑颜开,拼命给他夹菜,夸他有进步。赵庆香默默吃着饭,布袋里那张满分的数学试卷,始终没敢拿出来。

1990年的夏天,对赵庆香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她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南开大学化工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在那个年代,大学生都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南开这样的名牌大学。消息传开,村里人都羡慕不已,觉得赵家出了个金凤凰。

然而赵玉令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抄起扁担就骂:“一个女娃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早点出去打工挣钱,找个婆家嫁了才是正经!” 他打心底里觉得,女儿读书就是浪费钱,不如早点给家里做贡献。

赵庆香这次没有像往常一样默默忍受。她太渴望走出这个小山村,改变自己的命运。趁着暑假,她自己跑到镇上打工,一分一厘地攒学费和路费。村里人看不过去了,纷纷来劝赵玉令:“老赵,你就让庆香去吧!现在大学生金贵着呢,毕业了工资高,以后不就能更好地帮衬你儿子庆泉了吗?她现在出去打工,能挣几个钱?”

“帮衬儿子”这几个字,像钥匙一样打开了赵玉令的心锁。对啊,女儿读出来能挣大钱,不就能更好地养弟弟了吗?他这才勉强凑足了赵庆香的学费,但一分钱生活费都没给,还板着脸说:“这钱算我借你的!以后你上了学,打工挣的钱,每个月都得寄一份回家!”

赵庆香心里一阵发苦,但她知道,这是她能抓住的唯一机会。她咬着牙点了点头。这张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此刻更像是一张“卖身契”。

拎着简单的行李,赵庆香踏进了南开大学的校门,大学生活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大学这个思想碰撞的殿堂里,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赵庆香逐渐明白了,老家那种对儿子无底线宠溺、把女儿当摇钱树的做法,就是严重的“重男轻女”。她彻底看清了父母偏心的本质,也明白自己在这个原生家庭里,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关爱和公平。

没有了家庭的打压,赵庆香的天赋在大学里充分展现。她学习刻苦,年年都能拿到奖学金。后来,她加入了老师的实验室,有了稳定的补助,终于不用那么辛苦地到处打工了。

在实验室里,她认识了同系的魏斌。两人志趣相投,渐渐地,两颗年轻的心走到了一起。两人互相鼓励,共同备考研究生,最终双双被南开大学化工专业录取。

赵庆香靠着自己的努力,真正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底气,她坦诚地向魏斌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表明自己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负担。魏斌非但没有嫌弃,反而更加心疼她的遭遇,两人的感情日益深厚,开始谈婚论嫁。
当赵庆香把结婚的消息告诉家里时,赵玉令夫妇难得地“高兴”了。他们高兴的点在于,魏斌是天津本地人,家境不错。在赵玉令看来,女儿这是“钓到了金龟婿”,以后更能帮衬家里了。不过,到了女儿真结婚的时候(1996年),赵家一分钱嫁妆都没出,父亲甚至都没有来参加女儿的婚礼。

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赵庆香和魏斌在学业上齐头并进。为了在专业领域有更深的造诣,出国留学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但留美的费用高昂,两人都是学生,积蓄有限。赵庆香试探着向父母提起留学的计划和困难,父母只担心地问:“那你去了美国,每个月寄回家的钱还能保证吗?”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斌的父母,得知小两口为留学费用发愁,公婆二话不说,拿出了辛苦积攒的2万块钱,全力支持他们赴美深造。

到了美国,为了不再给公婆增加负担,也为了继续履行对原生家庭的“义务”,两人一边刻苦攻读博士学位,一边挤出时间拼命打工赚钱。赵庆香的压力尤其大,她不仅要学习、打工,还要每月雷打不动地往家里寄钱。

1998年,赵庆香意外怀孕了,生活的担子骤然加重。孩子出生后,高昂的医疗费用几乎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为了继续学业和打工,他们实在无力照顾年幼的儿子,只能忍痛将孩子送回天津,由爷爷奶奶抚养。

2002年,经过数年的拼搏,赵庆香和魏斌双双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无比思念远在祖国的亲人,尤其是从未见过面的儿子。两人努力工作攒够路费,终于踏上了归国探亲的路程。

回到天津,看到日夜思念的儿子已经长大,夫妻俩既心酸又感激。他们深知公婆这些年照顾孩子的辛苦,拿出了一万元交给老人,聊表心意。

虽然与原生家庭感情复杂,但终究是血脉相连。赵庆香也想带着儿子回山东老家看看外公外婆。然而,就在出发前几天,儿子突然生病哭闹不止,夫妻俩只得遗憾地决定这次不带孩子回去了。

回到贾家庄子村,赵庆香发现父母和弟弟已经卖掉了老房子,在原址盖了一栋新房。父母见到他们,异常热情,嘘寒问暖。这久违的温情让赵庆香心头一暖,她赶紧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2000元红包递给父母。

然而,这温情很快就被撕破了。饭桌上,赵玉令开始大倒苦水,讲述儿子这些年如何因为没文化、生病等一直找不到对象,眼看都快28岁了,老赵家的香火要断了。最近好不容易托媒人找到一个愿意跟儿子处对象的姑娘,但人家提了两个条件:一是赵庆泉得有个工作,二是必须在城里买套新房。

盖新房已经把家底掏得差不多了,他理所当然地把算盘打到了“有出息”的女儿和“有钱”的天津女婿头上。赵庆香一听,心立刻沉了下去。她和魏斌刚刚毕业工作不久,这次回国探亲花销不小,还要预留返程的路费,手头实在不宽裕。她委婉地拒绝了:“爸,我们现在刚起步,真拿不出那么多钱买房子。”

赵玉令脸色立马变了,强压着火气。接下来的几天,他让老伴儿不断在赵庆香耳边念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赵庆香始终没有松口。她深知,这房子一旦买了,就彻底坐实了“扶弟魔”的身份,将是一个无底洞。

3月26日,是赵庆香夫妻在老家待的最后一天。晚上,两人在房间收拾行李,赵玉令和老伴再次进来“谈判”。当赵庆香再次明确表示拿不出钱给弟弟买房时,赵玉令积压了几天的怒火彻底爆发了。他指着女儿破口大骂:

“好哇!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算白养你了!自己在美国吃香的喝辣的,让你帮帮你亲弟弟买套房都不肯!白眼狼!没良心的东西!”

多年的委屈瞬间涌上心头,赵庆香的眼泪夺眶而出。一向温和的魏斌再也忍不住,将妻子护在身后,对着赵玉令怒斥:

“我们叫你一声爸,你心里真有这个女儿吗?在你眼里,她就是个摇钱树!赵庆泉一个有手有脚的大男人,凭什么要姐姐给他买房?丢不丢人!”

说完,魏斌“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把气急败坏的赵玉令和老伴挡在了门外。

回到自己房间的赵玉令,越想越气,觉得女儿完全被女婿“教坏了”,不听话了。一个极端疯狂的念头占据了他的脑海:既然养不熟,不如毁掉!凌晨时分,万籁俱寂。赵玉令摸出了那把早已备好的斧头,悄悄的走向女儿女婿的房间,残忍的朝他们砍去......

2002年10月,法庭上。当法官询问赵玉令是否后悔时,这个亲手杀害女儿女婿的老人,脖子一梗,毫无愧色地大声说道:

“不后悔!这个白眼狼,活该!”

旁听席一片哗然。人们震惊于他的残忍,更震惊于他至死不悟的冷酷。最终,赵玉令因故意杀人罪,手段极其残忍,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赵庆香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她的弟弟赵庆泉,终究也没能等来城里那套新房。而那个到死都骂她“白眼狼”的父亲,在扣动扳机前的最后一刻,可曾想起过油灯下那个默默写作业、渴望被爱的小女孩?可曾有过一丝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