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元一杯仍排长队!新茶饮品牌集体闯关美国
发布时间:2025-08-11 13:17 浏览量:3
8月1日,喜茶把美国新店开到了硅谷苹果总部楼下,一杯饮品售价近60元人民币,却依然吸引顾客排起长龙。过去一年,喜茶海外门店数量涨了6倍,目前门店总数超100家,成为在美门店最多、发展最快的新茶饮品牌。
这是中国新茶饮出海盛况的缩影,在美国第二大唐人街——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王子街,聚集了沪上阿姨、茉莉奶白、奈雪、悸动烧仙草、Coco等国内消费者熟知的茶饮品牌,被留学生戏称为“糖尿病一条街”。
一个显著的变化正在发生,过去几年茶饮品牌们热衷于去东南亚开店,而今年,美国成为新的目的地。
霸王茶姬、奈雪的茶、柠季、瑞幸咖啡争相布局,开业排长队的盛况频频发生。预示着新茶饮出海正在走向下一个阶段:品牌打造、供应链建设和文化输出。
小红书博主@Junye制图
从东南亚到美国大多数茶饮品牌曾将东南亚作为出海的第一站。
这里天气炎热、冰饮需求强烈,饮食习惯与中国消费者较为接近、人力租金成本低廉,为茶饮品牌扩张提供了天然土壤。
早在2018年,蜜雪冰城就在越南河内市开出首家海外门店,延续其在国内的高性价比策略迅速扩张,如今成为东南亚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茶饮品牌之一,在印度尼西亚、越南门店数量均超千家。
水芙蓉 摄
霸王茶姬2019年8月在马来西亚开设首家海外门店,截至第一季度末,其在海外门店总数为169家,大部分位于东南亚市场,但在今年首次进军美国。
在国内聚焦三四线城市的甜啦啦,也已在海外开出200多家门店,覆盖印尼、菲律宾、柬埔寨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并计划进一步向欧美及中东市场延伸。
这是一个显著的趋势:在东南亚积累了运营经验和品牌影响力后,更多茶饮品牌开始挑战更高阶的市场。
今年,沪上阿姨、乐乐茶、柠季等品牌相继进军美国。其中,乐乐茶在纽约的门店以烘焙为主、茶饮为辅;柠季则以全新子品牌“BOBOBABA”的身份亮相,考虑到美国消费者嗜甜,其没有延续国内的柠檬茶路线,而是做珍珠奶茶,其品牌名也与当地人对珍珠奶茶的称呼“boba”相似。
为什么美国成为新的出海目的地?
柠季在考察东南亚市场后发现,那里的客单价水平较低且每个国家法规政策差异大,而美国的人口、消费能力、商业成熟度比较理想,综合考虑后决定将美国作为出海首地。
早就进军美国的喜茶表示,美国不仅有强劲的消费能力,更是品牌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展示、积累和辐射的高地。相较于布局新兴市场的规模扩张,其更重视在全球领先的消费市场中建立长期品牌影响力与产品认知。
沪上阿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外新茶饮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年轻消费群体对创新饮品展现强烈需求,为我们提供了机会窗口。”
海外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被沪上阿姨视为核心目标群体。在海外门店选址上,优先选择城市核心地标商圈、购物中心主通道、大学周边及交通枢纽等高客流区域;优选靠近影院、餐饮及娱乐设施的复合型商业区。
喜茶在美国硅谷门店开业当日
有报告指出,美国现制茶饮市场以 9.1%的年增速快速扩张,潜在门店规模存在5—10倍增长空间,若以现制茶饮为核心统计口径,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美元。
从销售表现来看,不少品牌已经在美取得亮眼表现。
喜茶纽约时代广场喜茶海外首家 LAB 店,首日销量突破3500杯。若以每杯60元人民币的价格计算,一天营业额约21万元。霸王茶姬4月在洛杉矶的北美首店,开业当天销售杯数超过 5000杯。茉莉奶白在洛杉矶门店首月营收58万美元,约人民币419万元。
不过,出海想要实现盈利的前提是门店达到一定规模,对于很多品牌而言,这还需要更多时间。
文化输出和供应链建设从门店选址来看,茶饮进军美国会优先考虑华人规模较多的社区,以及高势能城市的核心商圈,但茶饮品牌们想覆盖的人群,远不止华人。
今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霸王茶姬,提出要把东方茶传递到全世界的愿景。喜茶也表示,希望通过在地化产品研发与空间打造,为广泛的海外主流消费群体,提供文化共鸣与差异化表达的茶饮体验。
一杯好茶可能是文化输出的绝佳载体。
据媒体报道,霸王茶姬印尼新店开业期间,许多海外消费者为其茶饮口感和茶叶品质点赞。《国际金融报》记者曾实地前往马来西亚、泰国的霸王茶姬门店体验,开进吉隆坡最顶级商场Pavilion KL(柏威年广场)的霸王茶姬点单处排起了长龙,因人数过多偌大的堂食区已无法完全容纳,佩戴头巾的马来西亚人在取餐后摘下头巾来品尝奶茶。
泰国曼谷的霸王茶姬门店,即便售价高于国内依然不缺用户。
(吉隆坡Pavilion KL的霸王茶姬门店)孙婉秋 摄
据喜茶方面数据,其大单品“椰椰芒芒”在海外累计销量已近250万杯,其中美国市场超100万杯,今年还将羽衣纤体瓶、三倍厚抹等国内热门产品带到海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期BLACKPINK成员Lisa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晒出三倍厚抹,意外带动产品爆火。
出海的机会与挑战并存。全球化不是复制国内,而像是小马过河。柠季创始合伙人汪洁这样形容海外扩张的感受。
由于原料准入标准不同、运输困难、消费口味差异等原因,茶饮品牌往往需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与其他市场相比,美国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汪洁谈到过,柠季进军北美过程中最大的两个挑战,一是供应链建设,茶叶、包装材料等物料需要从国内运送;二是效率,“在国内一天能搞定的审批流程,在美国需要邮件来回一周”,但是又不能着急,需要尊重当地文化。
今年,已经有品牌开始建设海外供应链。
喜茶近期宣布,在美国与Sysco等头部供应商达成深度合作,实现了牛奶、水果等13个核心品类的本地化采购,在北美建立“区域中心仓+前置仓”的供应模式,以保障产品品质稳定统一,其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在海外搭建体系化供应链的新茶饮品牌。
即便有诸多挑战和问题尚待解决,出海依然是新茶饮不得不做的事情。
当下国内茶饮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而海外市场尚处成长期,这意味着更多品牌成长空间和市场机会,从中国奶茶到全球品牌的进阶之路,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