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府将有10座燃气锅炉房通过互联互通接入城区集中供热大网

发布时间:2025-08-11 13:21  浏览量:2

包头大街施工现场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城市燃热集团获悉,近日,市城市燃热集团有两个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开工建设。从2021年至今,市城市燃热集团已完成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设131.64公里。今年,计划将10座燃气锅炉房通过互联互通接入城区集中供热大网,并继续敷设互联互通的供热管线。

8月7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热亚行贷款项目——呼和浩特市城发公司集中供热工程辛家营区域机场南辅路一次管网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焊接供热管道,土方作业和安装作业交替进行。

据现场施工小组负责人王海英介绍,辛家营区域机场南辅路一次管网工程是今年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西起东二环快速路,东至哈拉更公园北门,管网直径200—1200毫米,沟槽长约2.17公里,供热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即可联通并改善内蒙古文联小区和玖和悦府小区用热质量,同时替换内蒙古文联小区、玖和悦府小区的两座燃气锅炉房,沿途新入网用户如地铁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由原来的燃气锅炉房供热改为清洁热源,并为以后机场南辅路未开发区域清洁热源供热做好准备。王海英介绍,该工程7月21日正式开工,目前跨越哈拉更河段任务已完成,计划9月1日前完成全部管道敷设和回填任务。

展开剩余57%

随后,记者在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呼和浩特市燃煤锅炉“煤改气”项目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包头大街施工现场看到,围挡外,交通秩序井然;围挡内,在钢板的保护下,施工人员正在敷设、焊接管道。

据呼和浩特市燃热集团城发供热公司金桥分公司项目办现场负责人武志辉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7000万元,沿包头大街(呼伦贝尔南路至丰州路段)中心线北侧敷设直径1200毫米一次供热管网,由呼伦贝尔南路起自西向东分别穿越前巧报路、昭乌达路、后巧报路、兴安南路、东影南路、哈达路、展览馆东路、丰州南路等9个路口,长度为4358.21米,设计供/回水温度120℃/30℃。包头大街供热管网向东敷设至丰州路,桥靠分公司规划沿展览馆东路向北敷设直径1200毫米供热管道与桥靠分公司主管网连通;金桥分公司规划沿丰州路向北敷设至南二环,与包头大街供热管网形成F型供热管网。连通后既可将大唐长输供热管网南线清洁热源接入桥靠分公司,为桥靠分公司提供约1400万平方米清洁热源供热能力;又可为金桥分公司沿包头大街热用户提供热源保障,为后续辛家营分公司接入大唐长输供热管网南线作好准备。

据介绍,包头大街项目是大唐长输供热管网接入南部城区的主动脉,工程完成后,可实现大唐长输供热管网、京能电厂长输供热管网、金桥热电厂等互联互通,热源灵活调配,互为保障,当某个热源出现故障时,其他热源能迅速补充,保障居民供热不受影响,整体提升居民供热质量。

“该项目7月初开工,目前已敷设供热管道1.7公里,完成工程的40%,计划9月中旬完工,目前正24小时两班倒抓紧施工。”武志辉说。

据悉,多年来,市城市燃热集团结合引热入呼、市场整合、延链补链等措施,逐步推进城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适应发展、保障民生、环保经济的供热体系。目前已形成城区供热“O”型环网,并与市区原有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管线、长输热源、热电联产热源、各大型热源厂及小型锅炉房相连通,逐步用清洁热源代替原有的燃煤热源,实现“一城一网、一网多源,互联互通、统筹调配,安全稳定、良性运转”的供热格局,全面提升热源相互保障能力,以提高供热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根本,切实做好供热运行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