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县新农人人大代表联络站赋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1 13:38 浏览量:1
千亩稻田上,无人机巡田绘制着“科技+农业”的图景;火龙果基地里,点点夜灯如繁星缀满天幕,映照着枝头饱满的硕果;电商直播间内,杏花鸡、丝苗米等土特产走出乡村,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在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现代农业正焕发勃勃生机。
这幅生动图景的背后,一个以新农人为主体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着独特作用。16名来自省、市、县、镇四级的新农人人大代表汇聚于此,依托“联络站+”模式打破地域限制,用科技为农业赋能,以产业链思维盘活乡村沉睡资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注入了人大力量。
“联络站 +”构建农业协作新生态
“过去农户闯市场,好比散兵游勇;现在联络站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成了‘集团军’作战。”市人大代表、新农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余益耀的比喻,道出了联络站的核心理念。
2023年12月,封开县人大常委会探索“联络站+”模式,打破代表履职的地域限制,聚合农业产业领域人大代表力量,整合681名新农人个体、82个经营主体中的95名人大代表资源,创建封开县新农人人大代表联络站。
联络站最初设在封开县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今年6月迁至肇庆市益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从“孵化平台”到“产业一线”的落地。这一选址调整,让联络站更贴近农田、更贴近产业。
“联络站+”模式的生命力,在于跨界融合。驻站的16名代表覆盖种植、养殖、电商、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省人大代表莫淑燕是火龙果种植专业户,市人大代表余益耀专注生猪养殖与种养循环,市人大代表伍幸辉擅长农村电商,县人大代表袁宝华深耕稻米全产业链。
“联络站不是简单的‘代表开会点’,而是农业产业的资源对接枢纽。”余益耀介绍,联络站成立后,一直在积极促进合作:袁宝华的稻米加工生产线与余益耀的猪场粪肥资源化项目对接,莫淑燕的火龙果通过伍幸辉的“封味购”平台上线销售,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
这种打破边界的创新,还体现在履职方式上。联络站将16名代表分为4个小组,覆盖封开16个镇(街道),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活动。他们通过上门走访联系群众和企业,听取意见建议,围绕行业发展出实招、谋思路、找路子,努力做好群众的代言人。
扎根基层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联络站,办公区墙上代表信息、工作流程、季度活动计划等一目了然。但比硬件更重要的,是一套接地气的工作法,让联络站真正成为“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
联络站通过收集民意,搭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以前农户反映灌溉难题,要层层上报;现在代表每月上门走访,问题直接记在民情笔记本上。”河儿口镇农户李大伯说。据统计,2024年以来,联络站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39个(条),形成代表建议31件。相关意见建议按照分类处理机制,由封开县人大常委会转交办理,已经解决25件,暂时未能解决或已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有6件。
人大代表们还持续开展调研,为助推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他们围绕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以及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等履职活动,形成多份调研报告,为助推封开县农业现代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联络站还引导进站代表发挥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企业(实体)做大做强,主动投入封开县“百千万工程”主战场,自觉当好助力封开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员、监督员、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市人大代表余益耀计划在封开县域内建设莲都石山羊产业园,全面建设和打造高品质石山羊全产业链。目前已建成羊舍存栏达1.5万头,年出栏肉羊达2万头;市人大代表、封开县电商工会主席伍幸辉牵头组织举办了粤桂“电商大讲堂”新农人直播助农培训班,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等签订电商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就直播带货、电商赋能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粤桂农副特产展销点,推动杏花鸡、竹荪等封开本地特产走进广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也把梧州的六堡茶、草莓、圣女果等特产引进来,切实推动粤桂产业协同发展、互促共进。
凝聚合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7月25日,联络站组织驻站人大代表开展调研与助农活动,先后走访丽雄蔬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灯光火龙果种植基地、益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至牛鸽业养殖场及白垢镇坚果种植区,深入了解产业发展实情。座谈会上,代表们达成共识:“唯有加强交流、碰撞思想、取长补短,才能实现抱团发展,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封开县新农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实践,为同类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以新农人为主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实效性为导向,推动人大代表履职从会场延伸至田间。
这一实践的根基,在于“专业人做专业事”的代表构成。16名驻站代表均为农业领域的一线实践者,既懂技术又通市场,提出的建议兼具可行性与前瞻性。封开县人大代表袁宝华提出的农机托管服务,因贴合小农户“买得起农机却用不好”的现实痛点,很快在全县推广落地,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问题导向的闭环机制,则为实践成效提供了坚实保障。联络站从收集民意到形成建议,从推动落实到跟踪监督,每个环节都有明确流程。针对农户反映的“农产品物流贵”问题,代表牵头推动建立“县域仓储中心+村镇配送点”体系,直接使物流成本降低25%,让农户切实受益。
而科技赋能的发展理念,始终为产业升级注入动力。联络站聚焦农业现代化需求,积极推广无人机植保、灯光促花、电商直播等新技术,助力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目前,封开县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2%,高于全省山区县平均水平,科技赋能的成效显著。
在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征程上,封开县新农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探索从未止步。正如封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文河所说:“这里不仅是人大代表扎根田野、履职为民的‘责任田’,更是撬动乡村振兴、激活产业动能的动力源。”随着更多深耕产业链的新农人加入,这个凝聚智慧与力量的平台,必将持续释放聚智联农的强大效能,为构建更具活力、更富韧性的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输送源源不断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