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饮料:1665亿!年轻人正在批量购买“提神刚需”
发布时间:2025-08-11 13:52 浏览量:1
8月10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4年,功能饮料市场规模达1665亿元,功能饮料已然被喝成了堪比奶茶的千亿赛道。
功能饮料行业的主要细分品类包括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和营养素饮料等。其中,能量饮料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在2023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中占比高达70.72%,其次是运动饮料(13.38%)和营养素饮料(11.28%)。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并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这一势头。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7%,而2024年至2029年的CAGR预计将达到10.2%。从细分市场来看,运动饮料在2019年至2024年的CAGR为9.6%,并在2024年至2029年进一步加速至12.8%;能量饮料的CAGR分别为7.7%和10.2%;其他功能饮料的增长相对较低,CAGR分别为4.8%和5.8%。
功能饮料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糖类、电解质、维生素B族、咖啡因等关键原料,这些原料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由品牌商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包装,核心企业包括东鹏特饮、红牛、宝矿力水特等。下游则是销售渠道,涵盖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多种形式,近年来电商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业链的核心在于中游的研发与制造能力,这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例如,东鹏饮料通过推出“补水啦”系列,在2024年实现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同时,下游销售网络的建设同样重要,随着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品牌需不断优化渠道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202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竞争格局明显,东鹏饮料以26.3%的市场份额居首,显示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华彬集团、农夫山泉、达能集团和达利集团分别占据11.8%、8.8%、8.6%和6.1%的市场份额,形成第二梯队。剩余38.4%的市场份额被中小品牌瓜分,表明市场竞争激烈且集中度较高。
数据来源: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当前功能饮料行业正向健康化、定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健康化趋势尤为突出,消费者对低糖、低卡甚至无添加产品的需求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例如,元气森林推出的“外星人电解质水”凭借健康概念迅速崛起,而红牛和东鹏特饮也推出了“0糖0卡”产品线以迎合年轻消费者。
定制化趋势体现在企业针对细分市场需求开发精准产品。国际品牌如雀巢和可口可乐推出轻运动人群专用饮料,强调补充电解质和“0糖0卡”特点;国内品牌如农夫山泉和达能则专注于营养素饮料,满足膳食补充需求。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竞争力,还增强了用户粘性。
数字化转型也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元气森林通过数据驱动技术优化产品口感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成功开拓新赛道。数字技术的应用还简化了物流和销售流程,例如固体饮料形式的创新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可持续性。
此外,品牌开始向生活方式领域拓展,通过赋予产品情感价值来增强竞争力。例如,一些品牌关注心理健康和减压需求,将产品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深度绑定,同时引入社交货币概念,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展望未来,功能饮料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消费场景拓展。一方面,富含天然成分且低糖或无糖的产品将更受欢迎;另一方面,针对特定场景设计专门配方成为新潮流,例如助眠型饮品或学习伴侣型饮料。此外,结合数字技术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也将成为趋势,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
总之,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功能饮料企业需持续优化战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