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初一是“忌日”,记得:1不说、2不去、3不吃、4不做
发布时间:2025-08-11 13:54 浏览量:1
导语:今年七月初一是“忌日”,记得:1不说、2不去、3不吃、4不做
农历闰六月已经过半了,哈尔滨这边天气明显凉了下来,早上开窗吹着肚子疼,您那边的天气情况如何呢?
农历闰六月一过,我们将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月份--农历七月,民间百姓称为是“鬼月”、“七月半”、“七月十四”、“吉祥月”、“施孤”、“斋孤”。尤其是七月十五这天更为重要,佛教称为是“盂兰盆节”,而道教则称为是“中元节”,主要的习俗包括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一方面是因为,古代时农历七月有些作物已经收获了,人们把农历七月半作为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粮食获得了丰收,除了向土地爷汇报收成以外,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还有一方面,古人认为“七”是一个充满变化与神秘色彩的数字,既象征复生,又渗透在生活的诸多维度中。例如:天上有“七星”(如“七星高照”的说法),人有“七情”,色彩分“七色”,音乐含“七音”,诗歌有“七律”,人体有“七窍”。
同时,“七”也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相关:七岁开始接受教育,十四岁进入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完全成熟……在民间,“七”在时间概念上具有阶段性意义,计算时间时常以“七七”作为终局与复生的节点。
正因如此,七月被视为吉祥月、孝亲月,而十四日(二七)作为“七”数的周期节点,古人选择在这一天(即七月半)祭祖,便与“七”所蕴含的复生之意息息相关。
今年的七月初一这天不一般,不仅是“朔日”、“杨公忌日”,还是“处暑节气”的交节时间以及“开地门”的日子。下面具体来看:
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称为是“朔日” ,每个农历的十五称为是“望日”,每个农历月的最后一天(小月二十九,大月三十)称为是“晦日”。
七月初一这天是农历七月朔,当天月球和太阳黄经相等,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我们站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
“杨公忌日”又称为“杨公十三忌”,相传是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根据“二十八星宿”顺数所订定的。
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广为流传,相传古时候有个杨姓老人,人们称他为杨公,他生了十三个儿子。邻居没有儿子,杨公便总在他面前炫耀显摆,惹得邻居十分恼火,忍不住诅咒道:“别太嚣张!生老病死自有天命,你怎么就敢保证儿子们都能长命百岁?”
杨公听了也毫不在意,甚至口出狂言:“我有十三个儿子呢!就算老天妒忌,每月收走一个,最后也能留一个为我送终!”
没想到这话竟一语成谶。从正月十三起,他的儿子果然一个接一个离世。偏偏那年是闰月,农历有十三个月,到了十二月,十三个儿子竟全都没了。
后来,人们就把这十三个儿子去世的日子称为“杨公忌日”,以此作为警戒。
处暑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四个节气,秋季里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8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交节,标志着暑气终结、炎热结束。
处暑一到,农人就进入秋忙时节了,人们不仅要强晴收割和晾晒中稻,还要为种秋菜和播种冬小麦和大蒜等越冬作物做好蓄水准备,以防出现秋旱延误播种。
处暑这天,民间流传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农业谚语。例如,有“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不热,五谷不结;寒冬不冷,六畜不稳”、“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处暑落雨又起风,十个橘园九个空”等民谚。
古时候,人们称农历七月为“鬼月”,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这天,便会打开鬼门,放出饿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
七月初一是鬼月的第一天,也是私宅“开地门”的特殊日子,按照传统,这天得举行祭拜仪式。
祭拜方式分大祭和小祭两种:大祭时,人们会精心准备一桌丰盛菜肴,鸡鸭鱼肉、时鲜蔬菜应有尽有,摆满一桌,以表敬重;小祭则相对简单,摆上几样新鲜水果,像苹果、香蕉寓意平安吉祥,再放上一些酥脆饼干,也是一份心意。
不管是大祭还是小祭,都饱含着人们对祖先和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敬意。以及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安康,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今年七月初一是“忌日”,老辈人提醒,不论多忙,也要记得:1不说、2不去、3不吃、4不做!都是指什么呢?下面早点来了解一下!
农历七月初一这天是“杨公忌日”,老辈人提醒,不要说狂话,因为,根据民间传说,杨公就是因自恃有众多儿子而口出狂言,最终遭遇家庭不幸,落了个晚景凄凉。
另外,老话还说“满招损,谦受益”、“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提醒我们,为人处世要保持谦逊,不能做的太过了。
1、不去河里游泳或者洗澡
今年的农历七月初一恰逢处暑节气,这个时候暑热的天气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了,天气渐凉,我们贸然下水游泳或者洗澡,容易出现腿抽筋,引发危险。
并且,这个时候我国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较多,导致河水水位上涨、水流湍急,下河游泳,容易出现意为。因此,家里有孩童的,一定要时常叮嘱。
2、不去偷吃别人家或者自家祭拜的祭
七月初一这天是私宅“开地门”的日子,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这天举行祭祀活动。通常会准备一些酒肉饭菜或者糕点饼干之类的,恳请祖先以及逝去的亲人享用。人们认为,他们享用了这些祭品之后,就少来世间添麻烦,保佑家人平安顺遂 。
所以,我们这天不要去偷吃这些祭品,即便有些地方可以吃这些祭品,也是要和家人一起分享,不能单独享用,何况是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尤其是,更不能偷吃他人家准备的祭品,以免出现矛盾,给自己引来麻烦。
另外,这些祭品通常都是排在地上的,在烧纸钱的时候,可能会落上纸灰,甚至还可被蛇虫鼠蚁爬过或啃咬过,不是很卫生,吃了可能容坏肚子。因此,从这点来看,还是不要去随便去人家的祭品。
今年七月初一这天是处暑节气的交节时间,时至处暑,我们要采取一些行动来顺应时节的变化。例如,不宜急于增加衣服,要适当进行“春捂秋冻”;晚上暑睡觉时要记得好门窗,并且,腹部要盖上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不宜开空调,要每天开窗通风,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此外,处暑一到,下面这三类食物就不易再吃了:
1、过于寒凉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冰饮、冰镇水果、寒性食材(如西瓜、苦瓜、绿豆等)。
2、过于辛辣燥热的食物不宜多吃,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以及羊肉、狗肉等温热性食材。
3、过于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如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等。
七月是“鬼月”,而七月初一又是“开地门”的日子,以下4件事,最好不要做。即便我们不在意,也难保他人不忌讳。
1、不拍打他人肩膀
2、晚上不要直呼人家姓名;
3、不要踩他人冥纸或纸灰;
4、看到他人祭祀不要大声议论和调侃。
总结,七月初一这天是非同一般的,这天是“开地门”的日子,同时这天还是朔日、杨公忌日、处暑节气的交节时间。因此,提醒自己,要遵守:1不说、2不去、3不吃、4不拍,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农历七月快到了!七是变数,有“逢七必变”“否极泰来”的说法,快来为自己和家人祈愿吧!祝愿自己和家人接下来平安健康,万事遂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