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深陷舆论漩涡:碰撞测试惹争议,紧急改配置难挽口碑滑坡
发布时间:2025-08-11 14:03 浏览量:1
一场“史诗级碰撞”视频引爆车圈,卡车四轮离地、驾驶室倒扣,理想股价单日蒸发330亿港元。
碰撞风波:安全测试还是营销闹剧?
7月29日,理想i8上市发布会上播放的碰撞测试视频引发轩然大波。视频中,重2.6吨的i8以100km/h相对速度对撞8吨乘龙卡车,卡车驾驶室瞬间分离倒扣,而i8车身结构完好无损。这一反常识结果迅速遭质疑:
- 物理规律遭挑战:网友指出,按动量守恒定律,卡车动能应为i8的3倍,但结果却似“卡车装了反向推进器”;
- 测试条件存疑:东风柳汽质疑卡车锁止装置“被动手脚”,且未说明空载/满载状态(满载可达22吨),中汽研仅称此为“非标企业自测”;
- 舆论反噬:理想高管微博喊话“直播复撞”,乘龙车主回怼“全险已就位”,双方隔空交锋演变为公关灾难。
风波直接冲击资本市场:理想港股单日蒸发330亿港元,美股一周跌超13%。
紧急自救:砍版本、降价格,回归用户策略
面对销量压力(7月交付量同比下滑40%),理想8月5日火速调整i8配置策略:
- 取消Pro/Ultra版本,仅保留Max版,售价降至33.98万元(原34.98万);
- 标配宁德时代720km电池、英伟达Thor-U芯片、冰箱,后舱娱乐屏改为1万元选装;
- 决策源于用户数据:98%订单集中在Max/Ultra车型,且用户吐槽“冰箱需选装”。
调整后单日订单增3倍,但能否挽回口碑仍存疑。
影响解析:营销翻车暴露理想深层危机
1. 安全公信力受损:非常规测试被指“表演化”,业内担忧引发车企“视觉内卷”,削弱技术严肃性;
2. 品牌形象陷入负循环:从MEGA“棺材造型”到i8“碰瓷营销”,理想两次新车发布均偏离产品本质,公众情感关系恶化;
3. 战略转型遇阻:增程式技术优势被纯电补能提速削弱,问界M9、小米SU7等竞品挤压市场份额,理想亟需重塑产品差异化。
当卡车驾驶室砸向i8挡风玻璃的那一刻,理想撞碎的不只是测试壁垒,更是用户对“安全初心”的信任。
新能源竞争的下半场,流量狂欢终将退潮,唯有敬畏技术本质者能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