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莫迪如此强硬,接连三招反制,还要切断美国财路

发布时间:2025-08-11 14:28  浏览量:1

特朗普大概没料到,印度会用这样的姿态接招。

当他宣布对印度加征额外关税25% 时,或许以为这个常年在大国间 “走钢丝” 的国家,最终会选择妥协,停止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转而多买美国武器。

可莫迪的反应超出了美国人的预期,不仅硬扛关税,还接连甩出三招反制,甚至隐隐有切断美国财路的意思。

莫迪到底出了哪三招?他的底气从哪里来的?

特朗普的关税牌,本来以为会打在印度的 “痛处” 上。

美国给印度加额外的关税,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印度要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多采购美式装备。

可对印度来说,这两条都难接受,从俄罗斯买的低价石油,精炼后高价卖给欧洲,这几年成了印度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相当于家门口有个 “摇钱树”,怎么可能说砍就砍?

至于军购,印度虽然装备依赖进口,但也不想被美国 “卡脖子”,毕竟,谁也不愿在被施压的情况下花钱买东西,更何况是动不动就价值数十亿的军火。

所以莫迪的回应很直接:“印度是主权国家,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长期有效。” 这话语气平平,但是在习惯了印度妥协的美国看来,却透着一股硬气。

印度的强硬,估计也是积累了长期对美国的不满,在印度看来,美国的关税本质是 “逼选边站”,而印度早已不是那个只能看大国脸色的国家。

这些年,印度经济有所增长,在国际舞台上也总想展现 “大国姿态”,特朗普的施压,反而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要知道,印度一直有一个大国梦,这次美国越逼,印度越要证明自己能做主。

当然,更重要的是经济原因,印度算清了一笔账:硬扛关税虽然会有损失,但妥协的代价更大。

如果停了俄油贸易,国内炼油厂利润会暴跌,相关产业工人就业会出问题;如果被迫多买美国武器,不仅要花更多钱,毕竟美式装备向来不便宜,维护起来也要很多钱。

而且一味听从美国,还可能得罪俄罗斯,要知道,俄罗斯至今仍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之一,很多装备的维护还得靠俄方支持,而印度和俄罗斯也是签订了长期的能源单子。

两害相权当然取其轻了,对比得罪俄罗斯的后果,还不如不听美国的,因此,莫迪选择了 “硬扛”。

特朗普大概没搞明白莫迪的这层逻辑,他习惯了用 “关税大棒” 逼盟友就范,觉得印度也会像其他国家一样,在压力下让步。

可他忘了,印度这个国家不仅有一个大国梦,还擅长在美俄之间找平衡,既想拿美国的投资,又不想丢俄罗斯的实惠。

如今印度被硬生生逼二选一,对美国当然要反弹了,而且反弹做法比特朗普预期的更激烈。

莫迪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每一招都打在美国的 “利益点” 上。

反制的第一招是取消对美国军售的订单,路透社披露,印度防长辛格原定访美的行程被取消,随之泡汤的还有一笔价值不菲的军购,包括装甲车、反坦克导弹和 6 架 P-8I 反潜侦察机。

这可不是小数目,对美国军工企业来说,印度虽然有拖欠尾款的前科,但也算是个“大客户”了,毕竟印度装备 “万国牌”,溢价采购是常事,后期维护还能持续赚钱。

现在订单黄了,等于直接断了美国的一条财路,无独有偶的是,此前印度已经婉拒了 F-35 战斗机的采购,理由是 “时机不合适”。

先有F-35战机不购买,后又取消了军售订单,这是不是印度不想在被施压时, “送钱” 给美国?

莫迪反制的第二招,是抱紧多边组织 “取暖”,过去,莫迪对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的态度不算积极,还想着在 “西方圈子” 里刷存在感。

可这次关税危机后,他突然变了调:公开表态 “不会离开金砖”,称其是 “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平台”;还宣布要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积极喊话中俄,希望恢复三方合作谈判。

这步棋很聪明,金砖和上合里有俄罗斯,有中国,有众多发展中国家,印度想借这些平台告诉美国:我不是只有你一个选择,实在不行,我还有别的朋友圈。

当印度有了别的选择之后,美国还会觉得印度“非他不可”吗?

印度反制的第三招,是继续巩固与俄罗斯的合作。

就在美国关税生效后,印度不仅没减少俄油进口,反而有消息说,双方在商量用本币结算扩大贸易范围。

这等于明着告诉特朗普:你的施压没用,我该怎么合作还怎么合作,甚至合作的更紧密更愉快了。

对美国来说,这更加的不给面子,比取消军购更让人气愤,毕竟,他们加税的初衷就是想孤立俄罗斯,结果印度反而成了俄罗斯的 “突破口”,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当然莫迪敢这么做,也是有底气的,不是 “硬撑”逞强。

一方面,印度国内需要这种 “强硬”,很多人早就看美国不顺了,莫迪的反对者们还骂过他 “对美软弱”,现在硬扛关税,正好能堵住批评者的嘴。

另一方面,国际格局也给了印度空间,美国忙着处理俄乌冲突、对华博弈,未必有精力真和印度计较那么多,而俄罗斯也乐得看到印度制衡美国,自然会在多边场合给印度一些支持。

更关键的是,印度还有美国的 “软肋”,美国军工企业需要印度的订单来维持利润,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布局也需要印度配合,真把印度逼急了,对美国没好处。

美国需要印度,不亚于印度需要美国,这种相互需要,让莫迪有了 “讨价还价” 的资本。

用对付小国的方式对付印度,行不通,不知道特朗普现在看明白了这一点没有。

印度这个国家,看似 “左右摇摆”,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盘算,既想赚大国的钱,又不想被大国控制。

莫迪的三招反制,本质上是在说:“可以合作,但得平等;想施压,我就敢反击。”

接下来的美印关系,大概率会进入 “拉锯战”,美国可能会降低关税施压的力度,印度也可能在军购上做些 “让步”,比如象征性买一点美式装备,但根本矛盾不会消失。

美国想让印度当 “棋子”,印度想当 “棋手”,这种错位,注定了他们的合作永远带着 “博弈” ,不会真正信任对方。

而莫迪的强硬,或许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未必只有 “妥协” 一条路,只要算清自己的利益,找对盟友,硬气一点,反而可能争取到更有利的局面。

这大概是特朗普最没料到的,他的 “关税大棒”,不仅没打服对手,反而让更多国家看清了 “自主” 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外媒:回应美国加征关税,印度搁置购买美国武器的计划,2025-08-08 21:30·,参考消息

莫迪表示“准备好了”,卢拉联络金砖国家,美“对等关税”生效,印度巴西不屈服,2025-08-08 07:02·,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