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战场”——“强城”添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11 15:01  浏览量:2

“‘三江口’区域的发展规划,与企业的核心投资项目完美契合。”近日,我市举行“三江口”协同发展区项目推介活动,与2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计划投资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将“三江口”区域打造成为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实践地。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对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了具体部署,吹响了奋力挺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战场”的号角。

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突出以“强城”为重点带“兴村”促“融合”,丽水正迈上具有山区特点的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八百里瓯江段的核心区,“三江口”是连接“三城”的关键枢纽。丽水锚定建设浙西南中心城市的目标,以“三江口”协同发展区为牵引,融合北城、南城、碧湖新城一体发展,开启城市发展新篇章。

白桥邻里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两路一桥”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项目加速落地……“三江口”区域正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勾勒城乡协同新图景,用产业集聚的“强动能”激活山水城市活力。

图为三江口户外运动公园。

高水平的城乡融合,要发挥城的引擎作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消费场景、技术支撑。近年来,丽水引育壮大特色半导体、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发展区,持续做强产业平台,推动城乡在产业协同、资源共享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布局建设“十子连珠”科创开放平台,相继建成浙西南科创产业园、绿谷信息产业园、华侨双创中心等科创平台;实行人才流动共享改革,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流动通道,助力山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07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6.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个百分点,发展动能持续迸发。

青年兴,则城市兴。2022年,丽水启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创新推出“青年发展型单元”“数字游民旅居共创”等系列举措,为青年成长进步、创新创业搭建更大舞台。2024年,4.45万名青年成为丽水的“城市合伙人”,在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行榜上,丽水排名跃升至第40位。

县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融合城乡发展要素的重要枢纽。集中力量抓“强城”,不仅要发挥中心城市核心牵引作用,也要把县城、中心镇、重点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化推进。

发源于云和的“小县大城”战略,20多年来陆续建成48个异地搬迁安置小区,让60%的农民实现了下山转移,全县80%的人口都集中在县城,93.4%的学生在县城接受教育,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县域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

云和是全省山区海岛县中少有的常住人口净流入县,其“法宝”就在于以城聚产、以产留人,仅占县域面积2.6%的县城集聚了全县96%的企业,全县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从事木玩及相关产业。云和也因木玩而兴、因木玩而名。

20多年来,丽水持续实施农民异地转移,累计2843个村实现整村搬迁,建成搬迁安置小区531个,帮助58.8万名群众搬出大山、进城奔富。人口集聚为城镇的产业发展注入动能,当地依托充足劳动力吸引更多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链延伸,形成“人产城”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山区海岛县而言,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更为突出。浙江公布首批(山区海岛县)省级“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名单,我市9条“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入选,为县域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清晰路径。

松阳谋划打造“古今交融”发展轴,通过县域生产力布局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遂昌围绕“生态工业、数字科创、新型城镇化”三大平台建设,谋定“一核一镇九片”的“金色共富”发展轴;龙泉突出“一核引领、两翼并进、六片联动”,强化“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致力打造一条以轴聚人、以产留人、以文化人的剑瓷品质全域共富轴……

从“一域精彩”到“全域共美”,在共同富裕的时代征程中,丽水将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让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的强劲动能,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