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大军”来袭,中药驱蚊包轻松“拿捏”(内附福利,免费领!)
发布时间:2025-08-11 15:06 浏览量:1
夏季气温高升、降水增多,蚊子大军也进入“营业高峰期”。蚊虫叮咬不仅让人瘙痒难忍,还可能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
昨天,杭州市民李女士收到一个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互联网医院的特别包裹,打开包装后,一阵浓郁的草本清香扑鼻而来,很快充盈整个房间。
这是一款由浙江省新华医院研发的融合古老智慧的中药驱蚊香包,在互联网医院上线后,迅速引发市民购买热潮,短短一周,咨询量激增,日均销量超过8000份,成为家庭抵御蚊媒疾病的新选择。
防蚊媒疾病
中药驱蚊香包来助力
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备受关注。“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浙江省新华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茹清静介绍。
基孔肯雅热的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 “弯脊之痛”,形象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明确而单一: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被叮咬后,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通常为3至7天,随后突然发病。”茹清静主任解释说,典型症状表现为“热-疹-痛”三联征,即突发高烧(体温可达39°C以上)、明显关节疼痛(尤其手指、手腕等小关节)、皮疹(约80%患者在发热后出现)。
“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茹清静主任指出,这种病毒性疾病最令人困扰的是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疾控专家提醒:针对蚊媒传染病,就是加强防护,尽量不要被蚊虫叮咬。
中药香包防疫历史悠久
古人就有避瘟除秽的习俗
中药香包文化在中医防病史上源远流长。“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道出了中药香包在传统防疫中的重要地位。
早在两千多年前,民间就有佩戴中药香包避瘟除秽的习俗。在历史上,中医先驱们很早就发现有些草药天生就带着蚊子不喜欢的“气味”,把它们做成中药香囊,以一种温和、自然的方式,保护人们免受蚊虫叮咬。
从中医学角度看,佩戴中药香包属于中医外治法中的 “衣冠疗法”。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陈滨海博士强调,其原理在于精选芳香中药研磨入囊,用薄荷脑、丁香酚、艾草挥发油等中药成分,能通过气味刺激蚊虫触角的嗅觉受体,干扰其对二氧化碳和乳酸的感知,从而达到驱避效果。
陈滨海博士还说,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除了中药香包,陈滨海博士还分享了一个利用手边材料制作简易驱蚊用品的生活小妙招:“其实,我们还可以就地取材。比如拿一个橙子或者柠檬,削掉顶部并挖出部分果肉,在里面放上艾叶点燃(使用时请注意安全,确保通风并远离易燃物)。这样,柑橘类果皮本身的清香加上艾叶燃烧产生的气味协同作用,也能达到一个不错的驱蚊效果。”
那么驱蚊香包,到底该如何选择和使用?
“我们也需要强调,中药香包取材草本植物,虽然与化学驱蚊剂相比,中药香包具有无毒性、携带方便、无残留、安全性比较好等优势,但在使用方法上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才能达到相对较好的驱蚊避蚊的效果。”陈滨海博士说。
1
选择正规医院出品的中药香包
中药材质量和经典配方是中药香包有效的关键前提。
2
做到定期更换
中药香包使用一段时间后,气味变淡,驱蚊效果减弱,一般1周就需更换药芯。
3
悬挂方式要正确
中药驱蚊香包隔衣佩戴,也可以放置于卧室、客厅、办公室等场所,中药香包驱蚊范围有限,放在身边驱蚊效果更好。
4
去掉香包华丽的包装
华丽的香囊包装虽然美观,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药气味的自然散发。
福利活动
现我报联合浙江省新华医院,为广大市民朋友准备了50份新华驱蚊香,在评论区留言并截图,向工作人员出示留言截图即可免费获得新华防疫香或新华驱蚊香:1包(磨成中药粉,含精美香囊袋),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活动时间:留言时间从即日起—2025年8月15日下午17:30前,领取时间为8月18日后
领取地点: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新闻大厦新大楼一楼大厅每日商报广告部
如需后续购买,可登录浙中医大二院互联网医院进行购买。
另外为让更多的小区使用上优质的中药驱蚊香,浙江省新华医院后续将送出电梯、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定制款体验香包。
参与方式:
事业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小区物业经理在本推文下留言,获得高赞的评论,工作人员将择优与您联系接洽批量赠送事宜。
每满/商报记者 江晓微值班编辑:侯惠惠一审:陈军 二审:施颖 三审: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