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绿水青山!兴安盟给你教科书式的答案

发布时间:2025-08-11 15:54  浏览量:2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安吉余村考察调研,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理论内涵和实践应用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作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内蒙古兴安盟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扎实前行。近日,“兴安盛惠 盟动四海”内蒙古兴安盟特色农产品推介暨文旅融合推广季的圆满举行,正是兴安盟展示“两山”实践新成果、京蒙协作新成效的生动窗口。

生态为基

林海草原筑牢发展之本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生态家底堪称得天独厚:全盟三分之一区域是草原,为畜牧业提供优质基底;三分之一为森林湿地,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生态功能;还有十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守护着珍稀物种与独特生态系统。全年95%以上的空气优良天数、100%达标的水源水质,让这片土地的生态优势在全国名列前茅,也成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源头保障。

农牧赋能

以绿色品牌串起 “特色产业链”

依托优质生态,兴安盟在特色农牧业领域深耕细作,打造出一系列响当当的品牌。在“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 上,当地以黑土地为基、纯净水源为脉,通过标准化种植培育出的兴安盟大米,凭借出众品质斩获 “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 等数十项荣誉,品牌公益价值不断实现突破。

现场大米企业相关代表表示,兴安盟大米正凭借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市场,力争被更多人知晓,近两年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

在畜禽养殖领域,兴安盟推行绿色养殖模式,“兴安盟牛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羊肉则以独特口感赢得市场青睐。每一粒米、每一块肉都深深镌刻着“源在兴安”的金字招牌。如今,兴安盟年粮食产能超140亿斤、牲畜存栏1300万头只,生态优势已实实在在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振林表示,近年来兴安盟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守护生态的前提下宣传农畜产品,推动“好产品卖出好价格”,让百姓在做强品牌中获益。谈及未来,李振林强调将持续发力生态保护,依托区域公用品牌擦亮招牌,让农畜产品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卖好价,实现富民强农。

文旅融合

用山水画卷擦亮 “兴安名片”

兴安盟将生态资源与文化底蕴深度融合,走出特色文旅发展之路。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闻名,代钦塔拉草原的五角枫林秋季色彩斑斓,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乌兰毛都草原推出游牧体验项目,神骏湾则建成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体验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自然之美。

同时,当地活化非遗资源,将马头琴制作技艺、剪纸艺术等融入旅游体验,通过“天天那达慕”等民俗活动展现民族文化魅力。创新推出的“产业+主题景区”“节庆活动+美食体验”“非遗文化+产业链延伸”三种融合模式,让文旅产业迸发强劲活力。目前兴安盟已有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7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2025年上半年旅游数据同比大幅增长,文旅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协同发力

共谱生态富民“新篇章”

京蒙帮扶为兴安盟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助力。在农牧产品领域,借助北京的市场资源,兴安盟优质农牧产品顺利进入首都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先进技术的引入,推动了兴安盟农牧业生产升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文旅方面,两地深度联动,吸引更多北京游客前往兴安盟体验草原与林海风光,促进了兴安盟文旅产业的繁荣,进一步挖掘了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

互促共生

让生态产业奏响“和谐曲”

兴安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生态保护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生态保护。这种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其他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绿富同兴

用生态红利铺就 “幸福路”

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五岔沟镇党委书记、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宋松介绍,作为老国有林区,该镇依托生态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与特色饮品开发,走出了生态富民路。

目前,阿尔山市五岔沟镇大棚园区50座养殖大棚年产值超400万元,年发放工资70万元,带动2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宋松表示,阿尔山市五岔沟镇正在践行“两山”理念,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稳定增收。

现场牛肉干企业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正以守护初心为动力,致力于将产业打造成兴安盟一张亮眼的名片。谈及发展机遇,该负责人特别提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显著红利。他表示,生态的改善直接提升了肉质品质,更通过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加持,为企业带来了强劲的经济拉动效应。

以农为媒 以旅为介

诚邀各界共赏兴安风味

此次“兴安盛惠・盟动四海” 特色农产品推介暨文旅融合推广季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兴安盟展示资源优势、深化产业协同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活动通过中国三农发布、农视网、乡村振兴TV、抖音、快手、今日头条、视频中国、新浪微博、视频号、网易新闻、百度新闻、斗鱼、bilibili、知乎等数十家账号及平台直呈现,构建全媒体直播矩阵,在线观看人数超500万,有100+媒体平台同步宣发报道,其中包括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商报、工人日报、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人民政协网等权威媒体,预计总触达人次超8000万的广泛影响。

现场达人助力、直播带货更让兴安盟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大增,杜蒙牛郎、龙先森181、内蒙任大哈三组达人累计直播15场,触达受众数百万,涵盖内蒙古兴安盟产品20多种,其中阿尔山云上矿泉水超百单,其他产品包括当地特色兴安盟大米、小米、卜留克、沙果干、沙棘汁等,推动兴安盟农特产品走上了全国人民的餐桌。同时,通过网红达人短视频助力,抖音“兴安味道”话题播放量已突破1315万次,网络达人“勤开心”发布的作品观看量超100万次、获赞8万+,成为现象级“兴安爆款”。让“兴安味道”愈发深入人心,有效促进了文旅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兴安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局监督检查科科长王丹阳表示,本次活动以农为媒、以旅为介,向全国观众集中展示了当地地道的特色风味与纯净的自然风光。同时,借此机会向社会各界朋友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走进兴安盟、探访阿尔山,亲身品鉴这里的美食、领略这里的美景。未来,兴安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