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图书馆《滇南草本》活化项目荣膺全国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25-08-11 15:51 浏览量:1
2025年8月6日至8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指导、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图书馆报承办的“AI驱动古籍创新利用”2025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经验交流活动在古都西安举行。云南省图书馆申报的“《滇南草本》知识库建设与活化利用”项目,从全国24个省(区、市)90余家单位报送的百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优秀案例”。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萨仁高娃,图书馆报总编辑袁虎,陕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周云岳等嘉宾分别致辞,陕西省图书馆副馆长、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强颖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的相关领导、专家及科技企业代表180余人参加活动。
在案例分享环节,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颜艳萍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云南省图书馆《滇南草本》知识库建设与活化利用”为题,向全国同行介绍了云南省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及活化利用的成功经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萨仁高娃在点评中高度评价该项目,称其为“单点深度挖掘的典型案例”,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影像数据库”向“全文知识数据库”的跨越,是极具代表性的“知识重组型”创新,为全国古籍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该案例在《图书馆报》文献保护专刊中刊登。
图为颜艳萍作案例分享
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和推动下,云南省图书馆自2014年起持续推进古籍数字化工程,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截至目前,全省古籍数字化总量已达160余万拍,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文字古籍30余万拍。在此基础上,云南省图书馆秉持“建设与服务并进”原则,加强资源内容组织,搭建了“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发布平台,累计发布数字资源3637部10080册,为构建云南古籍数字资源知识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滇南草本》知识库”
同时,云南省图书馆还积极推进古籍数字资源的活化利用,开发《滇南草本》系列文创产品,并策划“典籍里的云南草药”实地研学活动,带领读者走进山水辨识典籍记载的草药,有效促进了这部记载云南地方性药物知识和民族医药智慧的珍贵古籍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为传承云南特色文化开辟了新途径。
图为研学团队在百草村辨识药草
图为《滇南草本》系列文创产品
此次获奖,是对云南省图书馆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工作的充分肯定。未来,省图书馆将继续依托丰富的馆藏古籍资源,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深化AI等新技术应用,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活化利用模式,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贡献云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