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生长:美育倡议书

发布时间:2025-08-11 15:20  浏览量:2

沃土·生长

美育倡议书

亲爱的美育同仁、家长朋友及社会各界:

当城市的孩子用画笔描摹窗外公园的四季流转,当山乡的孩童以陶土揉捏出群山的轮廓与飞鸟的灵动——美育,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是滋养生命的刚需。

湖南美术馆自2022年起始, 连续4年深耕“种子”儿童美育项目,见证了无数创造力破土的瞬间:

乡村孩子用树枝造出彩色的梦,让课桌开花,让创意结果;

长沙少年用水墨解构西汉文物,用AI描绘潇湘河的古今交响;

10组艺术家家庭在碰撞中让两代人的笔触共生,诠释“父为土壤,子为枝果”的成长寓言。

这些鲜活案例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每个孩子都是一粒饱含潜能的种子,而美育是唤醒生命的雨,家庭、学校、社会是共同托举生长的沃土。

在此,我们郑重发起一场行动倡议:

致家庭:

家不必是美术馆,却应是容得下笨拙笔触与天马行空的港湾。

我们倡议您:每周留出一段无屏幕时光,与孩子共绘一纸。如同《熊孩子VS伢老子》项目中的艺术家父子——父亲放下透视法则,拥抱孩子的随性涂鸦——此刻艺术无关技艺,而是亲子沟通的密码,让家成为孩子“爱”与“美”的原生土壤。

致学校:

艺术可以不止出现在美术课,还可以发生在校园的任何角落。

我们期待您:打破学科的围栏,让美育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开花!当孩子学习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或许可以先让他们用吹塑版刻印心中的荷塘?岳阳孩子正是这样将古楼风物刻进竹刀与留白之间。少问“画得像不像”,多赞“敢想不敢想”,最值得为孩子们颁发的是“最具创意奖”。当美育教学与身体感知共生,每间教室都将成为破土的苗圃。

致社会:

美育的成长,需要社会这片天地的共同托举。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美育实践平台,让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成为孩子们亲近艺术、释放创意的温暖家园,让艺术资源更平等地惠及每一个角落。激活社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在公园、广场、街角,创造更多可参与、可互动的艺术触点,让美的体验融入日常生活。关注并支持多元的美育实践。特别是那些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和群体,让城乡的孩子们都能享有艺术滋养的机会。

今日,我们以“沃土·生长”为名发出倡议,共同承诺: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行动,让每一颗蕴藏无限可能的种子,都找到破土而出的力量;为每一个蓬勃生长的生命,耕耘一片向美而生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