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见证每一粒黄沙的 “绿色转身”

发布时间:2025-08-11 16:55  浏览量:2

8月11日,鄂温克族自治旗防沙治沙项目实施沙地。

8月11日,天蓝云淡。鄂温克草原不断新生的草芽顽强地钻出沙土,为呼伦贝尔大地涂抹上日益扩大的绿色。芦苇编织的网格固沙带如巨大棋盘延展,曾经肆虐的黄沙被牢牢锁定,这正是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实施“绿进沙退”战略的生动图景。

“科学铺设的草方格沙障有效削弱风力、截留水分,显著提升沙层含水量。”旗林业和草原局生态建设办公室吴浩介绍。

今年5月以来,一场沙化土地攻坚战全面打响。全旗4个苏木乡镇的60个地块、一万亩沙地成为主战场,冰草、羊草等顽强草种被精准撒进方格,在黄沙中孕育新生机。

治沙智慧源于持续探索,该旗以科技为盾,久久为功,多方合力封锁黄沙。在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支撑下,当地融合芦苇沙障、灌草混播、封育围栏等多种技术,成效斐然。仅“三北”五期工程中,伊敏河东岸近1700亩沙地通过“芦苇沙障+乔灌混播”重焕生机,4000余亩沙地借封沙育林披上绿装。截至目前,全旗累计建成防护林21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4万亩,流动沙丘被成功遏制。

治沙奇迹背后,是高效协同的长效机制支撑:旗政府整合财政、生态、科技资源,以政策和资金强力护航;林草部门技术团队全程把控,从种植到监测精准施策;苏木乡镇组织农牧民投入土地协调与后期管护;创新“三方共建”模式,引入优质企业贡献资金、技术及机械化方案。机制的创新,让绿色事业行稳致远。

当草种破土,绿色蔓延,鄂温克草原守住的不仅是生态防线,更铺展出一幅人与自然深度和解的壮美画卷。如今,全旗1387万亩草原生态活力正在复苏,每一粒被降服的黄沙,都成为鄂温克族自治旗绿色传奇的坚实注脚。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新军

鄂温克族自治旗融媒体中心记者:邢玉茹 敖丹 郭强

新闻编辑: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