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代表们关心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5-08-11 17:09  浏览量:1

王雪静代表:

强化协作

筑牢妇女权益保护法治屏障

妇女权益保障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雪静一直关注的议题。近日,她在参加咸宁市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开放日活动时,关注到一起冒名婚姻登记监督案件。

王雪静了解到,这起案件的背后,是一个困扰当事人近20年的难题。2003年,朱某珍冒用姐姐朱某翠身份信息办理结婚登记,导致朱某翠长期无法登记结婚。今年3月,朱某翠向法院起诉,但因超过诉讼时效,经法院释明后撤诉,后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赤壁市检察院查明事实后,在综治中心召开公开听证会,与法院、民政局等单位讨论后一致认为,原婚姻登记因身份冒用且行政机关审查存在疏漏出现错误,应依法予以撤销。

听证会后,赤壁市检察院与该市法院加强协作,向民政局制发检察建议和司法建议,不仅推动撤销了错误婚姻登记,还从完善审查机制、加强身份核验、规范登记流程等方面提出具体整改建议,促进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

“该案具有典型意义。”王雪静在深入了解案件办理过程后指出,检察机关通过履行民事检察职能,既有效解决了妇女权益受损问题,又促进了行政机关工作规范化,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

王雪静还了解到,2023年以来,咸宁市检察机关全面加强妇女权益保护工作,共办理涉妇女权益案件520余件。她建议,检察机关应进一步深化与妇联、民政等单位的协作配合,在反家暴、反就业歧视等领域加强类案监督,筑牢妇女权益保护法治屏障;同时针对农村地区妇女权益保障较薄弱的现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以更优质的检察履职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孔相卿代表:

让法治阳光辉映“千年窑火”

全国人大代表孔相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多次就钧瓷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近日,他受邀参加河南省许昌市钧瓷文化检察保护协作配合座谈会暨钧瓷文化综合保护中心揭牌仪式。

会上,孔相卿说,曾经,市场上出现大量假冒伪劣钧瓷,严重阻碍了钧瓷业健康发展。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有力打击了生产销售假冒钧瓷的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检察机关建立“检护万彩”钧瓷文化保护机制,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推动制约钧瓷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突出问题“销号式”解决,相关举措写入禹州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

“从助力钧瓷业发展的首部法规《许昌市钧瓷文化保护和发展条例》出台,到成立钧瓷文化综合保护中心,检察机关的创新实践为钧瓷文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孔相卿对许昌市检察机关的钧瓷文化保护工作表示肯定。

“非遗保护是系统工程。检察机关聚焦钧瓷文化、知识产权、产业发展三大重点,与发改委、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强大助力。”孔相卿说。

他希望检察机关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护钧瓷这一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检察的衔接协作,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法治的阳光下焕发生机、永续发展。

吕卉代表:

提升刑事执行检察公众知晓度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广电视台音乐频率运营中心广播剧工作部主任吕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公众对监狱、看守所等场所仍然存在一些神秘化的想象,而检察机关的办案故事恰恰是最鲜活的法治教材,希望检察机关通过开设执检“微记录”、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等形式,多维度增进公众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了解。

刑事执行检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检察机关加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在监狱巡回检察、社区矫正监督、财产刑执行监督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吕卉在与检察机关接触中感受到,一方面,监督力度持续加大,监督方式更加多样,“派驻+巡回”监督机制,有效规范了监管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技术赋能成效突出,大数据监督平台使减刑假释等关键环节更加透明。

结合自身的履职与观察情况,吕卉坦言,公众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还比较陌生。刑事执行监督不仅关乎被执行人员的权益保障,更涉及司法公信力,有必要进一步创新监督方式、宣传方式,在法律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彰显公平正义。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不仅是法律问题,更关乎民心,只有让公众真正了解高墙内的正义,他们对司法制度的信任才更强。”吕卉提出,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监督流程和成效,讲述刑事执行监督案例,增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透明度。

吕卉进一步建议打造“看得见的执检”,开设执检“微记录”视频版块,用跟拍的形式展示检察官如何开展监督,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增进群众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理解。同时,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鼓励群众提供监管场所的违规线索,对收到的线索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佟亮代表:

将案件“晒一晒”评一评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检察院举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优秀案例讲评会。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佟亮受邀担任讲评人。

佟亮在现场听到,故意伤害案中,检察官用心用情促成刑事和解后,该院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有效化解亲属间多年宿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非法行医案中,该院启动自行补充侦查程序,找出关键证据,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办案,推动行业整治,守护群众健康;违规收取餐具费整治案中,该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整治强制收费乱象,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该院以大数据技术赋能行政检察监督、申请最高检技术中心支持,化解土地承包纠纷。

“检察干警讲述的办案故事展现了辽中区检察院‘四大检察’的履职成效。办案过程彰显了司法权威,也传递了法治温度。”佟亮点评道。他一直非常关注检察机关如何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在他看来,该院聚焦“三个管理”,简案优办、繁案精办,定期将案件“晒一晒”、评一评,既是对优秀案例培育经验的总结,也是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的尝试。

辽中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围绕落实“三个管理”,深耕监督办案,进一步加强业务管理,更加主动服务大局;践行司法为民,紧扣案件管理,强化技术赋能;将案件质量作为检察履职生命线,紧抓要案办理、典型案例培育,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

马建国代表:

构建多元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格局

身为长期坚守在祖国最北方的教师,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立人学校校长马建国,一直关注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马建国应邀到黑龙江省检察院大兴安岭分院宣讲两会精神时提出,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中,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效果不佳,各职能单位要协同发力。

近日,马建国从大兴安岭检察分院了解到,该院联合教育局、公安局、法院、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等15家单位会签《全面构建大兴安岭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实施方案》,内容包括罪错未成年人行为分级干预措施、专门教育矫治措施、校园欺凌异常信息收集和处置措施、困境儿童信息共享、协作配合措施等。方案规定,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携手,促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加大法治教育力度,加强对宾馆、娱乐场所等监督与管理,将犯罪预防与帮教、家教指导、心理疏导等结合,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听取上述工作汇报后,马建国说,希望大兴安岭地区持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新格局,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