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幽门螺杆菌不仅是胃癌元凶,大肠癌风险激增59%!
发布时间:2025-08-11 17:24 浏览量:1
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胃癌I类致癌物,新兴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在其他消化道癌症,尤其是结直肠癌中具有潜在的病因作用。随着结直肠癌全球发病率攀升,比如2022年中国新发病例近52万,寻找可干预的风险因素至关重要。
《柳叶刀》旗下期刊eClinicalMedicine新近发表一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文庆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杜灵彬副教授及其合作团队的成果。
研究通过大规模观察性数据与荟萃分析,揭示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腺瘤具有显著关联,风险分别增加59%和47%,而抗感染治疗与结直肠肿瘤总体风险降低56%有关。
截图来源:eClinicalMedicine
观察性研究部分纳入了浙江省3475名接受结肠镜筛查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的参与者,对他们进行前瞻性随访。其中2199例为结肠直肠黏膜正常或非腺瘤性病变人群、1245例为腺瘤患者,31例为结直肠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为37.4%,结肠直肠癌患者(58.1%)和腺瘤患者(42.6%)的感染率显著高于结肠直肠黏膜正常人群和非腺瘤性病变患者(34.2%)。
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分析数据显示,相比结肠直肠黏膜正常或非腺瘤性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157%(OR 2.57)、腺瘤风险升高37%(OR 1.37)、晚期腺瘤风险升高94%(OR 1.94)、总体结直肠肿瘤(包括腺瘤和结直肠癌)风险升高40%(OR 1.40)显著相关。感染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联没有明显受到胃部病变状态(如萎缩性胃炎)的影响。
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荟萃分析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与结直肠癌和腺瘤风险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三大数据库截至2025年4月的数据,共纳入54项研究,并合并上述观察性队列的数据(共覆盖近4900万人)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59%(OR 1.59)、腺瘤风险升高47%(OR 1.47)、晚期腺瘤风险升高77%(OR 1.77)、总体结直肠肿瘤风险升高49%(OR 1.49)显著相关。
基于不同大洲的研究结果相似。
此外,对3项回顾性研究中共超过20.5万人数据的荟萃分析显示:
根除Hp可使结直肠肿瘤总体风险下降56%与结直肠肿瘤总体风险显著降低56%相关(OR=0.44),尤其是与腺瘤风险降幅达到70%(OR=0.30)相关。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肿瘤的关联提供了证据。未来仍需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成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并相应推进筛查和预防工作。
原文出处:Li X, Tao HQ, Zhao JE, Zhu J, Du LB, Gerhard M, Li WQ.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adenoma: an observational study and a meta-analysis. EClinicalMedicine. 2025 Jun 9;84:103299. doi: 10.1016/j.eclinm.2025.103299. PMID: 40547441; PMCID: PMC1217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