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 | 从课堂到欧洲,刷新知识框架,永葆探索激情
发布时间:2025-08-11 17:06 浏览量:1
当对外MBA项目依托学校国际化优势和国际化平台,融入跨国多元的校园文化,提供高覆盖率的国际商业竞赛、境外交流交换、境外访学机会,始终坚持和不断彰显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特色。
2025年6月2日至6日,为了促进MBA学生掌握前沿管理知识,开阔视野,MBA师生在浪漫之都巴黎圆满完成了探索创新之旅。
下面请跟随访学团成员刘婕,听听她的收获和感受吧!
刷新知识框架
本次访学我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几天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形式的学习,构建起关于艺术、创新、技术、文化、企业家精神等不同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与知识框架。以前在学校时,老师曾说MBA应该学会更多地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我想此次访学真的促进我新建或者更新了一些知识体系。有了这个框架,回国以后我可以继续沿着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深入了解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充分体会到了每位老师都在认真的传授知识。每一个认真做事的人都是可爱的、可敬的。
精心策划课程
本次访学亮点有很多,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我们的课程体系安排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也许发生的时候不觉得,但是回顾起来,其实四天的课程本身也是个艺术品。每天上午的理论、观点,到下午的实践呈现;每天递进的知识体系,从历史讲到创新、从创新讲到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家精神讲到创业孵化器、从孵化器讲到大型企业的技术研发、从技术研发讲到奢侈品行业的实验室、从奢侈品在回归艺术与管理。一路走来,越发感觉到这些课程的策划者的用心良苦。在这套课程体系的背后,离不开我们贸大的老师和ICN学院的老师们之间的接洽与沟通,他们才是最辛苦的。
永葆探索激情
此次访学,创造了我人生中很多个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到欧洲远行,第一次明知自己英语不精、法语更不行还鼓起勇气一个人走出去,第一次和周围的同学同事好朋友分享我对此次法国之行的盼望与兴奋。当然我也收到了很多关心与帮助,首先是学校和老师给予的认真讲解与照顾,在我们集体外出的过程中,在杨院长和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在每一天外出企业参访等集体行动中形成了“下了地铁等一等”、“环顾一下周围的小伙伴是否到齐”、“英语好的同学会主动帮大家同声传译”等等。离家远了,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更像是一家人。
上面说的这些可能很感性,如果从学习收获的角度来看,收获分为几个阶段。听课的时候,每听到一种知识、并由知识转化成观点的时候,就觉得收获满满,例如:在讲创新的时候,一位教授说“创新必然要有他的价值”、“创新有两面性”、“创新带来变化,变化多了需要保持,保持需要资源”、还有通过各项数据将创新理论与产业链、供应链的数据结合分析,这些内容使我拓展了我对创新的理解和认知,也让我更加能以客观的创新态度去对待工作、学习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
再比如,在第四天课程中,老师先从艺术与管理的课程开始讲起,让我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说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在这里,艺术的边界非常的广阔,艺术与管理本来就是相互联通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审美的认知可以应用于产品设计、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拉德芳斯这个“城市中的高品质丛林”,在艺术前辈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了解到当代艺术、了解到这里是艺术家的公园、了解到这里是最大的户外展览,了解到几根摇曳的铁杆是大地与天空的对话、了解到迎风招展的圆锥形旗帜是风在这里留下了签名。
在沉浸于当代艺术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我们继续前行,去卢浮宫领略了几个世纪之前留下来的艺术瑰宝,这又是不一样的一种美丽。在卢浮宫的短暂参观过程中,我有幸在楼梯辗转之间拍到了我们连续前进的队伍,虽然视频拍摄手法一般般,但是当我回顾这段视频的时候真的会感动,青春与探索不分国界、不分年代、不分年龄,唯一需要的是我们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
在离开的时候,老师提议我们用英文写下对对方学校的祝福与感谢。我的英文不好、法文更是刚刚起步,但是通过几天的观察,似乎这里的老师们内心还是更愿意我们能听的懂法语,所以我利用翻译软件,“抄写”了一篇法语的感谢信,内容是真心的,单词嘛...真的是一个一个抄写的,我想以这个形式来表达我的尊重与真心的感谢。我想说,回北京以后我会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好好学习法语,争取下次来的时候不用抄了:)
2020级MBA半日制1班 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