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专降分无人填!重庆养老专业挤破头,学历真贬值了?

发布时间:2025-08-10 20:50  浏览量:1

专科学历这张纸啊,今年在河南是真被603所大专院校的补录名单给揉得皱巴巴的了

就连郑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这种号称“专科里的985”的学校,都得招103人呢。有些学校缺的人实在太多,都得降20分求着学生来填坑,可就算这样,报名系统还是空荡荡的。

可让人觉得魔幻的是,就在这同一时间,重庆那边冒出个“养老服务公费生”专业,计划招100人,结果录取线全都踩在本科分数线上,一分没降不说,还招得满满当当的。

这冰火两重天的架势,活脱脱就像菜市场里,一边是烂菜叶子白送都没人乐意要,另一边是新鲜猪肉抢得头破血流,还得加价才能买到!

说真的,现在的考生和家长啊,算账都算得门儿清。

河南那603所要补录的大专,多半都是市场营销、跨境电商这类专业,名头听着挺唬人,可毕业了不是去送外卖,就是在流水线上蹲着,学费倒是一年一两万地往上涨。

有家长直接就撂下话了:“我宁可让孩子去学汽修,也不去读这种‘水大专’!”这话听着糙,可理不糙——你看那蓝领焊工一个月能挣八千,坐办公室的文员才四千,换作是你,你咋选?

更别说有些民办大专了,校舍都是旧中专改的,老师也是兼职凑数的,实训设备比小区里的健身房还寒酸。学生进了这种学校,就跟买了包装精美的烂水果似的,拆开一看,全是霉点。

可你要是以为所有的专科都凉透了,那可就错了。重庆那个养老服务专业为啥这么火?说简单点就三句话:不要钱(学费住宿费全免)、包工作(民政局盖章保证就业)、晋升稳(干得好还能当院长)。

说白了,人家这是把家长最愁的“白花钱”和“没出路”这两个痛点,给摁得死死的。再看郑州铁路职院,今年搞“本转专”招本科生,专业全是动车检修、高铁维修这种实打实的硬专业,结业了直接就能进铁路系统——这种专科,谁还会嫌掉价啊?

有本科生咬着牙往这儿钻,就是因为看明白了:戴着安全帽修高铁,可比穿着西装填Excel赚得多呢。

数据就更打脸了:2025年专科生就业率56.6%,本科生45.4%,硕士生44.4%。学历越高,活儿越难找,这就像超市货架顶层那些最贵的商品,反而积的灰最厚。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起薪就有7200元,比河南某酒店招的传菜员(一堆本科生抢着月薪4000的岗位)高了快一倍呢。这年头,谁还信“学历改变命运”啊?靠能力换饭碗才是真道理。

这种冷热不均的背后,藏着专科教育的分裂人格呢。一类是“真专科”:就像河南水利环境职业学院这种,教的是防汛勘测、水电站运维,学费才三四千,本地企业都抢着要人;另一类是“假专科”:弄个网红专业的名头,教材十年都不更新,老师自己都没干过这行。

后者现在被00后集体用脚投票了,就跟菜市场大妈一摸就知道黄瓜新不新鲜似的,考生们早就学会扒开专业的画皮看实质了。

还有个狠招正在改写这游戏规则呢——就是专升本政策。

湖北今年就明文规定了:优先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这些前沿专业,文科类的就靠边站。辽宁就更绝了,专升本考试加考技能操作,摆明了就是告诉学生“动手比动嘴重要”。

最现实的是合肥某专科的数据:专升本成功的学生,起薪比直接工作的高1300元,考公务员的机会也多7倍。对寒门孩子来说,这就跟拿到一张站票似的,可终点和本科生的软卧是同一个地方。

眼下各地的补录大战正打得热闹呢。广西的考生今天(8月10日)傍晚上网填志愿,能选40个学校专业组,不过得提醒一句:看清楚了再勾“服从调剂”——万一被塞进“跨境电商专业”,毕业了可能真得去做跨境外卖呢。

河南的考生更得绷紧了弦,8月19日那次补录是最后机会了,可千万得避开那些名字花哨的民办校,除非你想体验一把“交三万学费,获赠一沓废纸”的滋味。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学历这张纸还值不值钱啊?看看重庆养老服务专业那爆满的报名表,答案明明就是“值”!可再看看河南那603所大专求着学生赏脸的窘相,又觉得“废纸都不如”。

说白了,这纸的价值从来不在它本身,而在上面印了些啥——是教你真本事的培训图,还是忽悠你混日子的广告单?现在的学生啊,可比老板还会算性价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