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重演吗?日本‘共荣圈’与以色列加沙计划的惊人相似!

发布时间:2025-08-11 18:10  浏览量:1

作者 | 燕赤侠

此时此刻,加沙城的天空再次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这座拥有约80万居民的庞大城市,已经成为以色列军队的目标。80万平民的命运悬于一线,整个地区的和平前景风雨飘摇。

以色列安全内阁的一纸声明,让硝烟弥漫的加沙地带面临着更加深重的黑暗。

2024年8月8日,内塔尼亚胡办公室正式宣布,已批准一项由总理提出的提案——以色列国防军将接管加沙地带北部的心脏、人口最密集的加沙城。

这项推土机式的占领计划,不仅仅是战场空间的争夺,而是以色列对加沙地带为期22个月残酷攻势的再次升级,当前巴以冲突正面临自2023年10月以来的最危险转折点。

以色列的声明专门点出占领“加沙城”而非整个地带,暗示着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接管”将是一个精心策划、步步为营的过程。

此前,以色列国防军已实际控制了加沙地带约75%的土地,除了加沙城。

如今,以军目光锁定了尚未完全掌控的北部核心加沙城,以及中部密密麻麻的难民营。

以色列口口声声说,自己只占领加沙城。可实际上,整个加沙就加沙城还没被以色列拿下,这跟占领加沙全境有什么区别?

以色列官员描绘了即将到来的恐怖图景:以色列计划强制撤离加沙城内的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为一场大规模地面攻势清扫战场。

这意味着超过80万加沙城居民将被推向未知的命运,加沙地带总人口约200万,本就压缩到极限的生存空间将面临更残酷的挤压,人道灾难的深渊已在眼前。

需要注意的是,以色列军方与政府间的尖锐矛盾在此次决策中暴露无遗。

以军方警告,加沙城作为拥有80万人口的密集城区,以军若强行占领将陷入比当前更复杂的游击战泥潭。

以色列军政高层间存在难以弥合的巨大分歧,军方主张通过外交途径结束战争的方案已被政治决策层抛弃,内塔尼亚胡内阁固执地追求“最大化战争目标”——彻底摧毁哈马斯。

这种军政分歧的公开化,使得内塔尼亚胡"全面占领加沙"的真实意图备受质疑。

哈马斯对此发出尖锐指控,认为内塔尼亚胡的全面占领计划,实质是宁愿牺牲剩余以色列人质的性命,也要服务于其个人政治利益。

内塔尼亚胡政府设想的战后格局,已经在声明中勾勒出轮廓。安全内阁多数成员支持结束战争的五项条件:

解除哈马斯武装:彻底剥夺其军事能力。

归还所有人质:包括所有幸存者及死亡人员的遗体。

加沙地带非军事化:确保其不再具备威胁以色列的军事潜力。

以色列的安全控制:以色列将对加沙地带保留广泛的安全控制权。

替代文职政府:建立一个既非哈马斯,也非当前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新的文职管理机构。

这五项条件清晰地指向一个目标:以色列意图牢牢掌控加沙的安全命脉,并塑造一个符合其战略需求的治理结构。

深入分析以军"渐进式占领"的策略可见,选择加沙城作为首个完全控制点具有象征与实战双重意义:这里不仅是哈马斯传统据点,更是加沙地带城市化程度最高、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区域。

但军事逻辑掩盖不了政治困境,即便完全占领加沙城,距离"击败哈马斯"的目标仍相去甚远。

哈马斯组织架构具有去中心化特性,其军事分支"卡桑旅"早已化整为零转入地下。

更棘手的是,以色列声明中设想的"非哈马斯文职政府"在现实中根本找不到对接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已多次拒绝。

这种政治真空将迫使以军长期驻守,恰恰验证了以色列军方"数年清理行动"的预言。

更吊诡的是,以色列安全内阁声明既要求"归还所有人质",又批准可能危及他们的军事行动,这种政策自相矛盾连德国总理都公开质疑"难以理解"。

占领加沙的决定一经宣布,瞬间引爆了国际社会的愤怒浪潮。

从阿拉伯国家联盟到欧盟,从中东的约旦、埃及到欧洲的英法德,谴责声浪高度一致指向对国际法的违反。

德国总理的表态尤其引人注目,他直言越来越难以理解以色列的军事计划如何有助于实现其宣称的合法目标,并宣布了一个实质性措施:

德国政府将暂停批准任何可能在加沙地带使用的军事装备的出口,“直至另行通知”。

这标志着西方盟友对以色列行动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欧盟对以色列的立场正发生实质性转变。

美国的态度依然是既要又要,美驻以大使一方面表示“是否全面接管加沙地带将由以色列政府自行决定”,另一方面也强调巴勒斯坦人“不应该被迫离开”。

此前,匿名高级官员爆料,特朗普在与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爆发怒火。

当内塔尼亚胡试图否认加沙存在普遍饥荒,称相关报道是哈马斯“捏造”时,特朗普高声打断了他,愤怒地表示助手已出示加沙儿童挨饿的证据,并斥责内塔尼亚胡的说法是“假的”。

美国最高层已对以方叙事产生严重不信任,这种盟友间的公开分歧在历次巴以冲突中均属罕见。

实际上,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灾难早已达临界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声明中"骇人听闻"的定性绝非夸张,以军现有控制区已占加沙75%领土,约200万居民被压缩在原先四分之一的空间内生存。

若按"疏散加沙城居民"计划实施,相当于制造新一轮大规模强制迁移。

古特雷斯强调,唯有结束这种非法占领,推动“可行的两国方案”,该地区才有望实现持久和平。

他掷地有声地宣告:“加沙是巴勒斯坦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始终如此。”

面对即将降临加沙城的战火,联合国表明了坚定立场:目前暂时没有从该城撤离工作人员的计划。

对于以色列来说,只要中东其他国家不插手,占领加沙不算难事,以前以色列就已经实现过。

可为什么后来以色列又退出加沙地带了?

因为这里的巴勒斯坦人普遍具有反以思想,思想是武器无法消灭的。

除非把这里的巴勒斯坦人全杀了,不然只要还有一个人,哈马斯就会死而复生!

长达几十年生不如死的煎熬,锻造出了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钢铁意志。

以军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加沙,可以随意屠杀巴勒斯坦平民,但却无法改变他们反抗的意志!

以色列只剩下一个选择,就是从根源上断绝哈马斯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在长期占领中“驯服”巴勒斯坦人。

不知道大家觉得是否很眼熟,反正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当年日本侵略者妄图建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从本质上讲,当年日本侵略者和现在的以色列没有区别,他们都在实施侵略以后,开始了“驯服人心”的工作。

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首次提出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口号,鼓吹“日满华三国合作”,企图独霸中国,排斥西方列强在华势力,也就是后来的“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侵略者打着“共存共荣”的幌子,想要达到统治中国的目的。

具体操作就是在实施军事占领以后,在思想文化方面,强制推广日语,实行奴化教育,消灭中国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

为了控制被占领地人民的思想,日本侵略者认为,要从教育以及宗教和文化上入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的渗透,才能征服被占领地区的民心。

尽管当年日本侵略者的大东亚共荣圈”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中国人民没有妥协,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以后,半壁河山终复国,小日本被我们赶回了老家!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证明,想要通过“改变思想”来达到占领目的,根本不可能实现!

曾经犹太人被纳粹赶到集中营,被各种方式所屠杀。

如今以色列把无数巴勒斯坦人赶到加沙,修筑起几十公里的隔离墙,把加沙建造成全球最大的露天监狱。

以色列正在复制德国纳粹当年的恶行,他们屠杀加沙平民时同样一点没有手软。

但是以军为何消灭不了哈马斯?因为每一个加沙废墟中长大的孩子,都成为了哈马斯!

不可否认,犹太人很聪明,很重视教育,很懂得经商,获得了很多诺贝尔奖。

但为何两千多年来,从埃及到罗马,从英国到德国,再到现在的阿拉伯,犹太人总是处处受到排挤,这都是有原因的。

亡国灭种的行为,以前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做过,小日本对中国人做过,他们没有例外都失败了!

今天以色列想要将巴勒斯坦亡国灭种,最后也注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