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酒就等于同意?女高管性侵胜诉后,评论区留下最脏一刀
发布时间:2025-08-11 18:18 浏览量:2
她将施暴者送进监狱并赢得工伤认定,网络暴力却扑面而来:“没死,就不是强奸”。
1
2023年9月22日深夜,杭州某酒店的商务宴请已持续四小时。
天津德科智控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崔丽丽,正陪同董事长王某接待决定新生产线授权的关键客户。
“你陪着多喝点,我快挂了”“后劲儿大啊”。
尽管酒量欠佳,作为销售总监的崔丽丽无法拒绝。当晚11点多,她强撑着完成最后一次买单,记忆就此中断。
凌晨四点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王某房间的床上,衣物散落一地。“我是怎么进来的?发生了什么?” 恐惧让她浑身发抖。
在丈夫陪同下,她调取了酒店监控——画面显示王某横抱着不省人事的她穿过走廊,酒店工作人员上前劝阻却被推开。
更关键的证据来自检察官的发现:凌晨1点30分,隔壁房客持手机走出房门录音。那段音频里,床体挪动声、女性反抗声与呼喊“不要”的声音交织。
2024年4月2日,杭州市滨江区法院的判决书落下:王某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2
刑事判决生效次日,崔丽丽收到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理由竟是“旷工110天”。
而事实上,她自2023年10月起就持有天津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具的病假条,诊断为重度抑郁、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公司早已停发工资、关闭办公权限并将她移出所有工作群。
被开除当天,崔丽丽做出一项连律师都摇头的决定:申请工伤认定。“咨询过七八位律师,都说精神损害认定工伤没有先例”。
她需要攻克三重壁垒:证明性侵与履行工作职责存在因果关系;证实PTSD由性侵直接导致;确认精神创伤属于工伤范畴。
她独自整理了232页申报材料,每份文件贴着彩色标签分类标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最终确认:“崔丽丽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系性侵所致精神损伤”。
2024年12月2日,津南区人社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首次在认定书中明确 “精神损害与身体伤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当公司提起行政诉讼辩称“醉酒不属工伤范畴”,法院斩钉截铁回应:“醉酒状态与强奸无因果关系,犯罪者的恶意加害才是伤害根源” 。
五个月后,劳动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等111万余元。
3
这场胜利揭开了工伤认定体系的深层困境。
为证明“陪酒属于工作职责”,崔丽丽不得不提交王某要求陪酒的微信记录;
为说明精神损伤程度,需反复暴露隐私医疗记录。而《工伤保险条例》将“醉酒”排除工伤的规定,更迫使受害者自证“被动醉酒”的屈辱。
王某被判刑后,公司迅速变更法定代表人试图切割。更有多名同事劝崔丽丽“以公司利益为重”,甚至有人作证倾向公司。
这种系统性包庇,暴露了职场性侵中权力网络的共谋结构。
目前全国仅6省市将心理治疗纳入工伤保险报销,年报销限额不足万元。而崔丽丽两年治疗费超8万元,全靠自费支撑。
当法律追责姗姗来迟,受害者的身心重建早已举步维艰。
4
2025年3月,崔丽丽的短视频账号发出第一条维权自述。
镜头前的她语速飞快、逻辑缜密,将性侵经过、法律条文、举证逻辑剖析得清晰透彻。
她收到了数条性侵受害者的私信求助:“最年轻的才14岁,被补习老师侵犯后不敢告诉家人”。
她开始与公益组织开发反性骚扰课程,手写78页《职场女性安全手册》——“我们的入职教育教操作机床,却没人教女生遇到咸猪手该怎么办”。
而镜头之外,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从未中断。
手机里的用药提醒时刻跳动,地铁换乘通道的拥挤、酒店走廊的光线、电梯的密闭空间,都可能触发惊恐发作。
5
当然,短视频带给她的,还有大规模的网络暴力。
“没死,就不是强奸,“陪酒就是默认同意”的指责铺天盖地。
当网络暴力袭来,她斩钉截铁回应:“对于个别人的网暴,我不会用死证明我的清白”。
而最具讽刺的对比是:受害者实名承受质疑,加害者却享受着“王某”的化名保护。
我想起步惊云讲的段子:
“等贞操这个词变成历史课本里的、放进博物馆里的,跟那些曾经杀人的凶器摆一块,什么青龙剑、偃月刀、贞操。路过的小孩还要问,贞操是什么,怎么什么都没有。”
“你说的对,它本来啥都不是。”
最后,还是借用步惊云段子里的一句话: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着,活着,活着呀!
- 上一篇:浙里向北,约一场山海间的艺术趴!
- 下一篇:上译德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