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检查后厨!假“原切”牛肉现原形……
发布时间:2025-08-11 19:04 浏览量:2
加盐调制牛肉制品
标称“原切牛肉酥片”
腌制烘焙制作的风干牛肉
也标称“原切真牛肉”
......
在线上平台,“原切”成肉类及其制品销售噱头,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原切肉”的信任和对专业术语的认知盲区,将各类调理肉都套上“原切肉”的标签,甚至隐瞒添加剂成分。8月上旬,《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何为“原切肉”?
“原切”其实是一种加工方式,“原切肉”通常指未经任何预处理(如腌制、调味)直接切割的整块肉品。根据行业标准,原切肉仅需经过修整、分割、包装等物理处理,不添加任何辅料。
记者调查发现
一些平台上的商家喜欢将产品
贴上“原切”标签进行引流
8月8日
记者在一家购物平台
以“原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咕噜零食好店”
该店销售的一款熙熙猴牛肉脆在外包装上标注着“整块原切”,广告宣称“100%安格斯牛”“谷饲肥育 大片原切 拒绝合成”“零添加剂 ”“除了牛肉就是调味料”。
“淘乐零食企业店”
该店销售的一款熙熙猴鲜烤牛肉广告宣称“原切鲜牛肉”“整块原切牛肉”“蛋白质添加64%”“100%真牛肉制作”“鲜烤牛肉采用古法香料腌制”,记者查看其产品配料表,标称为“牛肉、白砂糖、食用植物油、香辛料、食用盐、食品添加剂(乳酸钠、双乙酸钠)”。
淘乐零食企业店宣称“原切鲜牛肉”。网店截图
靖江王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生产的熟肉干制品也标称“原切牛肉脯”,记者看到该产品的配料包含牛肉、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共10种配料,其中食品添加剂中还包括4种添加剂:乳酸钠、甘油、D-异抗环血酸钠、双乙酸钠。
靖江王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标称“原切牛肉脯”。网店截图
外卖平台上
“原切牛排”相关产品
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等问题
SUPERSTEAK 原切牛排福州店多款产品标称原切,其中一款 “原切肋眼牛排约 150”(g) 宣称 “招牌 买一送一”,标价 0.1 元(划线价 68.8 元)且 “限一份”,但点击后显示 “2 份起购”,合计 68.9 元。其掌柜称 “精选优质肋眼,鲜嫩多汁”,但用户评价不一,有人赞好吃,也有人质疑是 “纯纯大合成肉”,并非原切。
8月8日,记者从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管局获悉,在近日开展的肉制品专项整治雷霆行动中,该局城门市场监管所成功查处一起利用外卖平台虚假宣传“原切牛肉”案。
城门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在某外卖平台网络巡查时,发现一家西餐店宣传的 “黑椒原切牛肉意大利面” 存在疑点。其宣传图片看似诱人,但消费者评价称 “口感不对劲”,且图片中的牛肉疑似冻肉。执法人员敏锐固定电子证据,初步判定该店涉嫌虚假宣传。
查处虚假宣传“原切牛肉”案。仓山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随即,执法人员突击检查直捣后厨。只见冰柜里全是预包装冷冻肉,产品名称赫然写着“预制牛肉”字样,标签显示该牛肉为原料经过切割、调味、搭配组合的“速冻生制菜肴制品”。面对铁证,店主表示,为揽客用了“原切”噱头。执法人员当场责令立即整改线上宣传。对该店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城门市场监管所正式立案调查。
消费者该如何正确区分
“原切肉”和“合成肉”呢?
福建省产品质量松研究院林彤工程师表示,以牛排为例:
原切牛排是指仅经过物理分割、冷冻等基础加工,保持天然属性的肉制品,可见其纹理自然、粗长,呈树枝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生、鲜肉禁止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因此原切牛排的配料表简单,只有牛肉。
合成牛排是将散装牛肉用卡拉胶、谷氨酰胺转氨酶等食品添加剂,经腌制、滚揉、压模或定型、冻结等工艺加工而成,也叫拼接牛排,也属于调理肉制品的范畴,形状比较统一,圆形居多。
调理牛排是以鲜、冻分割牛肉为原料,配以辅料调理加工而成的块状牛肉制品,例如整切牛排(将原切牛排进行腌制)。依据《牛排》(QB/T 5442-2020)中规定,调理牛排应该用醒目的字体标出“调理”,且标签中不应出现“原切”字样,并如实标注原料、工艺及添加剂,避免误导消费者。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
提醒消费者
挑选肉制品要学会“望闻问切”
看一看、按一按、闻一闻
选择色红质紧无异味产品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张文章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