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官员怒斥:中国反制我认了,盟友敢反抗特朗普?那就往死里整

发布时间:2025-08-11 19:39  浏览量:1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近期,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大逞“嘴炮”之能。

于一次专访中竟脱口而出:“当今世界上唯一敢在关税问题上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就是中国”——结果他自己“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赶紧踩刹车。

但那句话已经甩出去了,意图昭然若揭:你中国反制可以,但其他盟友也敢对美国较劲?那就让你尝尝“往死里整”的滋味。

这波操作,简直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社死现场。

这事发生在——2025年8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宣布,自8月7日起对加拿大《美墨加协定》(USMCA)涵盖之外的商品实施35%惩罚性关税,理由是加拿大对美国铝制品和软木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这一决定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对传统盟友的贸易政策进入全新阶段——从协商施压转向赤裸裸的胁迫。

8月4日上午,格里尔在CBS节目中为这一决定辩护时,无意间吐露了美国贸易战略的核心逻辑:“在关税问题上,世界上唯一敢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唯有中国。”

尽管他随后试图"踩刹车"修正这一表述,但核心信息已经传递——美国可以随意对盟友加征关税,但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反抗。

同日稍晚,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NBC《会晤新闻界》(Meet the Press)节目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立场,称这些关税"或多或少已经锁定",即便金融市场出现负面反应也不会调整。

这种双重表态,把美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权逻辑展露无遗。

在此之前,美国已宣布 8 月 1 日针对加拿大进口产品加税至 35%,并以其报复行为为由“甩锅”,向加拿大泼了冷水。

紧接着,格里尔那番话就像在告诉其他盟友:“别以为你们是美国人‘好朋友’,敢跟着来点小反抗?不,坚决不允许”。

这不是特朗普个人“口无遮拦”,更是一种战术逻辑:外交语言是精准打击+软硬兼施的混合拳。美国妄图对盟友实现完全掌控,进而维系其全球霸权。

然而中国的抵抗突破了这套组合拳——中国反制有理有据,打破了美国盟友“乖乖听话”的神话。这使盟友们认清了现实:唯有强硬对抗,方能保有尊严,否则就会遭受美国的肆意宰割。

美国的单边霸凌行为,正在激起盟友前所未有的反抗。加拿大的反应尤为典型:

加方不仅维持对美铝制品和软木产品的报复性关税,还加速推进与欧盟、亚太国家的自贸谈判。2025年8月5日,加拿大宣布将中国列为首要自贸谈判对象,计划在2026年前达成协议。

从"抵制美货"运动到"Canadiano"咖啡的流行,加拿大民间反美情绪高涨。

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出现自发组织的"买加拿大货"(Buy Canadian) campaigns,超市美国商品销量下降27%。

加方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指控美国违背《美墨加协定》(USMCA)精神。同时联合墨西哥要求启动协定下的争端解决机制,这是USMCA生效后的首次重大考验。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国的霸凌行为正促使全球形成隐性反制联盟。

2025年8月9日,巴西总统卢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40分钟通话,重点讨论在金砖框架内加强合作,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

同日,中国—东盟金融交流会宣布扩大本币结算,越南投资发展银行等6家机构加入"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这些举措虽未明言反美,但实质上是构建平行体系的尝试。

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中国所采取的应对手段秉持坚守原则又富有弹性的应对策略。

中国始终坚持在WTO框架内解决贸易争端。

2025年5月12日中美日内瓦会谈之后,中国依照协议把对美关税从125%下调至10%,此举彰显出中国遵守国际承诺的诚意。

即便在美国不断加码的情况下,中国也保持反制力度与美方行动相称,避免过度升级。

中国的反制并非出于情绪化的应激反应,而是基于精准评估的战略之举。

这一行动经过深思熟虑,旨在维护自身权益,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展现出大国的智慧与谋略。

2025年4月4日,中国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击美国高科技产业软肋。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有效打破了美国的威慑企图。

中国加速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落实,深化与东盟金融合作。

2025年上半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对东盟货币直接交易品种增至9对。这种制度性安排,正在构建不依赖美国的平行贸易体系。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突破,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的量产,显示中国正通过技术突围化解美国"卡脖子"风险。这种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比单纯贸易反制更具战略意义。

这件事比表面上的“嘴炮”更深层,是全球秩序博弈中“规则与诚信”的较量:美国和盟友之间信任崩塌,中国反制展现了既保护国家利益又守规则的可能。

未来,想要达成可持续和平发展与共赢合作,不能靠“谁更会吼”维持格局,而是得通过“制度+多边机制+规则共识”建立国际秩序的新基础。

中国在这场较量中的表现证明,捍卫国家利益与维护国际规则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

通过坚守多边主义、推动制度创新、构建合作网络,中国正在为全球化新时代提供一种不依赖霸权的新型治理方案。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清风望月

《白宫官员为特朗普关税辩护,称已有超 50 个国家提出谈判,网友反讽:是企鹅岛认错了吗?》2025-04-07 | 来源:环球网

《北美观察丨特朗普的关税大战:短期喧嚣还是长期隐忧?》2025-08-02 | 来源:环球网

《“计划到底是什么?” 美参议员灵魂拷问特朗普贸易代表》2025-04-09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卡尼再晤特朗普:加美两国将争取 30 天内达成贸易协议》2025-06-17 | 来源:中国新闻网